浅谈园林工程树木栽培技术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5
/ 2

浅谈园林工程树木栽培技术要点

邹建华 1 党海霞 2

1 身份证号: 61242719811216**** , 陕西省

2身份证号:64222119910504****陕西省

摘要为了促进城市各方面平衡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为此,政府部门理应提高对于园林工程的重视程度。通过对栽培技术展开深入分析,以此使其效果能够得到有效发挥,进而使得整个城市的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园林工程开展的过程中,树木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并对于其中的细节内容方面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园林工程;树木栽培;及时要点

引言

树木栽培是我国林业建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于2009年召开林业工作会议时强调,加强林业建设不仅能促进林业增效,满足生态需求,为农业生产提供生态屏障,而且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对林业树木栽培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建立一套完善的栽培流程,有利于推动林业发展,进一步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解决“三农”问题。

1.树木栽培前的准备工作

1.1选苗

树木种类繁多,每种植被的生存条件大不相同,所以做好选苗工作是保证树木栽种成活率的首要要素。一是要深入分析林区常见的病虫害情况、气候情况、土壤条件,选出适宜林区种植的树木类型。二是要综合分析林区产业结构模式和林区整体植被结构,计划出与当地林区经济与环境相匹配的可行性栽培方案。综合考虑上述两方面确定所要种植的树苗[1]

1.2优化林区环境

创造良好的林区环境,不仅能提高林区树木的栽培质量,而且能大大提高树木的成活率。通常,需翻新土地,翻耕深度 40~50 cm,并撒施土壤改良剂如生物质炭。由于生物质炭疏松多孔,含有一定量的盐基离子和大量的官能团,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如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土壤孔隙度、减小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持水能力等。另外,生物质炭可以改善土壤对氮、磷元素营养的保持能力,防止造成土壤养分流失,创造有利林木生长的条件,满足树木栽培要求。

2.树种的栽培工作

2.1树种起苗

在进行起苗的时候,首要思考的内容便是苗木自身是否需要额外设置土球。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同树木自身的生长习惯有所不同,因此对于湿度条件以及温度条件的需求也完全不一样。在土球内部,可以为苗木提供一定量的水分和营养。因此根据其生长水平,从而判断是否需要额外携带土球。如果当前树苗需要进行土球携带,此时便需要对于具体规格进行明确。而如果当前树苗不需要进行土球携带,理应把握其根部条件是否足够发达。

2.2树苗运输

在进行树苗运输的时候,理应尽可能防止其出现损坏的情况。如果有必要,还需要使用麻袋工具,对其展开填充,以防树苗彼此之间出现碰撞的情况,进而导致损坏。一般来说,树苗运输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因此需要确保其在运输的过程中,能够获取充足的水分,以防因为缺水的情况,造成枯死。如果树苗本身携带了土球,则需要防止其出现脱落的情况。一般来说,最为常见的方式便是在其外部进行额外包裹。在进行搬运时,也需要防止对土球进行接触。

2.3放置树苗

放置树苗之前,首先确认所选树种的适宜栽植深度,开挖沟槽。其次,挖掘树坑。根据树木根系生长情况挖大小适宜的树坑,深度一般以50 cm为宜,同时保持树坑下部有15 cm的松软土层。再次,放置树苗,使树苗根须与土壤紧密接触。最后,施肥。肥料应首选腐熟粪肥,其可为树木提供充足的养分。需要注意的是,施肥后要及时填平深坑,保证回土均匀。

2.4树种栽培

在进行栽培的时候,应当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所有工作,通常最好可以在当天结束。如果无法实现,理应对树种采取保湿处理的措施,确保其外部水分的供给充足,为之后的栽培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在进行栽培的时候,理应把握其自身的生长习惯,不同植株对技术条件方面实际要求完全不一样。为了提升其生长能力,理应结合树苗的基本情况,严格遵循具体要求。一般而言,栽培的方式主要为两类,分别是带土栽培以及裸根栽培,二者的具体栽培模式完全不一样。如果选择带土栽培的方式,理应对于土地质量方面有所重视,确保和植株本身携带的土球条件十分接近。而如果选择裸根栽培,理应尽可能防止对其土球造成任何破坏,继而影响后期的正常生长[2]

2.5浇水

树木栽种多选在春季,为保证树木生长能吸收充足水分,需在树坑中浇适量水分,再放置苗种。栽种好树苗后,要定期浇水。同时,在雨水较多的季节,林业人员要及时有效排除积水,防止树木根部溃烂,影响其正常生长。

2.6修剪

不同树木的枝芽、开花习性都不一样,其修剪方法也就不同。因此,要根据栽种树木的生长特点、习性等进行合理修剪。比如,顶端优势明显、能形成具有中央领导干的圆锥形树形,修剪时要保证主尖的绝对生长优势;喜光树种要尽量开张枝条角度,形成开张的开心形树形,以利于内膛通风透光,形成更多花芽,实现立体开花。另外,不同树种的耐修剪能力不同,如梧桐、玉兰等萌芽发枝力弱或愈伤能力弱,应少修剪或只进行轻度修剪;而悬铃木、大叶黄杨等具有很强的萌芽发枝能力,能耐多次修剪。而且要根据树木长势进行修剪,如果树势偏弱,应适当进行较重的短截,以减少花量,并集中营养,促发壮枝;如果树势偏强,修剪时应适当轻剪,多留花芽,多发短枝,缓和树势。

2.7缠干

树木在生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风险,如被大风刮断或侧弯、断根等,为提高栽种树木的成活率,林业人员要依据栽种树木的生长特点及实时天气情况,对需要“支撑”的树木实施缠干,提高其抗风能力。实际操作流程是要把树木的主干和连接分枝用草绳或条状物品缠牢树干,或者用结实的木棍绑牢,这样不仅能增强其抵抗风雨的能力,还能有效减少土壤水分的蒸腾。

3.树木的后期管理

3.1树木的冬季管理

从当前情况来看,许多工程人员在完成了栽培工作之后,往往对其管理工作有所忽视。如果树木处在夏天和秋天季节时,通常没有太大问题。但是进入冬季之后,由于天气温度骤然下降,虽然从表面或许无法看到虫害带来的影响,但根部却很容易出现冻害的情况。这种问题无法直接通过肉眼观察能够感知,因此很难进行发现,但实际带来的负面影响非常严重,往往会对树木造成致命的伤害。但凡发现当前树木因为冻害的问题,出现了生长异常的情况时便为时已晚,基本上离死亡已经不远了。所以,工作人员理应提高对于冬季管理的重视程度,通过额外应用一些保温材料,促使其根茎得到保护,时刻保持着较高的温度。不仅如此,通过这种方式,还能有效完成灌水工作,进而使其可以更好地进行生长[3]

3.2树木的养护

对于树木来说,养护工作同样非常重要,可以有效确保其实现正常生长。通常来说,养护管理工作主要是对周边的杂草展开清理,并对其枝叶部分进行裁剪。如果处理不到位,杂草的快速生长,很容易将树木自身的水分全部吸收干净,使其无法正常进行营养汲取。而进行枝叶修正,主要目的便是将其杂枝全部去除,促使其可以实现正常生长,同时还能提升其美观度。基于这一情况,工作人员理应对于养护工作提高重视程度,定期进行处理,以此保证其生长水平得到提升,从而能够做到健康生长,同时还能有效满足其自身对于美观条件的基本需求。

4.结束语

实施树木栽植时,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转变过去呆板的栽植模式,提高种植灵活性。同时,林业单位要做好对先进技术的引进工作,对无土栽培等新方法、新技术加强研究,并定期组织林业工作人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林业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推进技术创新,提高树木栽种质量,以创造更高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李龙辉.园林工程施工中树木栽植实践探究[J].绿色科技,2013(10):93-94.

[2]白建华,胥谦,周艳丽.林业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6(24):190.

[3]王佳巍,金鑫,狄松巍.林业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管理措施[J].民营科技,2015(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