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5
/ 2

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泽仁拉么

若尔盖县民族寄宿制小学校 624599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必须要进行大量的应用题练习,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水平。由于很多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程度比较差,甚至无法对应用题的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高。必须要积极寻求恰当的方法,提高对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数学知识进行熟练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应用题的教学始终是教师关心的重点与难点,一方面是因为小学生的思维逻辑水平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对应用题目的内容无法深入的了解,很多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水平也无法得到有效拓展,导致对应用题目存在一定的畏难心理。在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必须要积极掌握恰当的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习惯保证学生能够充分运用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具有非常严密的逻辑性,要想学好数学知识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在讲解应用题时,必须要让学生对题目的内容进行正确的审题,让学生认真仔细的对题干部分进行阅读明确题目的要求以及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如果只看到题目就将数字简单的组合,没有深入的对题目的内容进行了解很容易引发错误,应用题是有一定情节和内容的,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让学生学会读题,尽管有许多的应用题,描述的过于抽象让人无法理解,但是只要找出重点把握关键词,这样对数学有着深刻的理解。

例1 :(一)在动物园中有猴子和大象,一共300只,猴子的数量是大象的2/3,请问猴子一共有多少只?(二)果园中有苹果树,300株梨树的株是苹果树的株数2/3,请问梨树有多少棵?

这两道应用题目初看起来非常的相似,但是实际上的提议存在明显差异,因为题目一中的300只是共有数,而题目二中300株则是种类数,在计算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不同的计算方法,如果学生没有认真分析明确共数和个数的区别很容易导致离题万里。 强化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正确的运用分析法和综合法,确保对题目的内容进行妥善处理。所谓的分析法就是根据应用题目的类型以及隐藏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在题目中的具体作用,要将重点进行归纳与总结,分析已知和未知条件正确的处理题目,在口头表达时要严格根据题目的具体流程进行分析。而综合法则是根据应用题的已知条件进行推导,最终获得题目的答案。

例2:小货车每次运煤400kg,大货车比小货车多运输50kg,请问大货车和小货车一次共运煤多少kg?

在解答这道题时,要想知道两辆车一共能够运多少kg的煤,必须要认真分析,大货车的整体运煤量根据分析推导,能够发现小货车的运煤重量为400kg,大货车比小货车多运50kg,大货车的运煤重量在450kg,通过这个条件就能够计算两辆车一共能运煤的总数即400+450=850kg。通过这样的综合训练方法,能够将应用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进行联系,最终获得问题的答案。 帮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在新课标教学要求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通过应用题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对题目的内容进行反思,通过改编扩编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例3:在盒子里有20个红气球和25个蓝气球,请问蓝气球比红气球多几个?这道题目非常的简单,只需要加减计算即可,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掌握,但是如果再将题目进行扩编。设置更多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例如盒子内有20个红气球,25个蓝气球,请问红气球比蓝气球少百分之几?或者盒子里有20个红气球,蓝气球比红气球多1/4,请问蓝气球有多少个?

通过这样的变式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开阔思路,在遇到问题时也能够更加轻松灵活的应用数学公式,避免学生只会死记硬背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效果。 四、复杂的题目简单化

有许多的应用题目内容比较复杂,对学生的基本数量知识考察非常的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最常见的思维解题方法,包括顺推和逆推顺推,就是指根据已知条件来获得最终的结果,而逆推则是根据问题而分析所需要的已知条件,最终对题目结果进行验证,通过逆推和顺推的灵活运用能够让题目内容更加的简单。

例4:一辆摩托车的价钱是3000元,比一辆自行车的价钱贵7倍还多300元,请问自行车价格是多少?很多学生如果按照顺推的方式,往往会将3100元加300元除以7。的计算方法,但实际上这一答案是错误的,而如果运用顺逆推的思维,将摩托车的价钱减去300元,用2800÷7,那么就得到了每辆自行车的价钱为400元。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传统的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学生记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单调枯燥,很容易导致学生对应用题目产生厌烦的感觉,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激活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通过引入恰当的多媒体信息,能够为学生直接展现恰当的场景,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教学时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也可以拓展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5 :学校组织900名师生一起去游乐场,每辆校车可以坐48人,请问一共需要几辆校车,根据这一问题,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出示游乐场的视频,让学生将应用题目的内容与视频内容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提高应用题的教学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应用题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必须要根据相关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得录.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趣味应用题教学的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8):161.

[2]祝福洪.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160.

[3]李培新.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67-168.

[4]王柳英.试析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7):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