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协同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4
/ 2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协同管理研究

孙令武

三亚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 ,海南三亚 572000

摘要:协同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对国家财政项目的项目管理更是至关重要。面对当前建筑管理难度日益增大的现状,科学合理的运用协同管理就显得很有必要。建筑施工企业运用协同管理的目的,就是要运用各种方法对建设工程管理涉及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合理而科学的管控,以期用最小的投入和最少的资源获得利益和回报的最大化,这有这样才能有效兼顾各方利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协同管理;研究

导言:

建筑项目工程是以建筑物为施工目标,按照规定的项目流程,在既定时间内完成建筑物建设任务,并达到规定的建设质量要求的工作项目。

1建筑工程项目协同管理概念

    1. 建筑工程项目一次性特点

由于每次建设目标的不特定性、不统一性,决定着每一次的建筑工程项目均存在差异性,即每一次建筑工程项目不具有相似性和完全相同性。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也难以将以往的标准与经验加以推广利用。建筑工程项目的一次性特点给建筑项目管理带来许多挑战。

    1. 特定的建筑项目具有特定约束条件

由于每次建筑工程项目不相同,所以每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均有不同的、特定的约束条件,具体包括时间约束条件、质量约束条件、资源约束条件等。

    1. 建筑工程项目有严格的建设流程与建设要求

作为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工程项目,建筑工程项目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的建设流程和建设要求开展工作。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过程中,从项目规划、项目设计、项目施工、项目验收以及后期新项目维护等,必须按照建设流程和建设要求执行,各个必要环节绝不能节省,更不能颠倒,这也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要点之一。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为了规范化推进建筑工程项目流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运而生。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内,采用流程最优化方法和管理手段,按照建筑工程项目流程,对建筑工程项目实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的活动。

    1. 协同管理基本原理

协同管理是基于协同理论概念发展而来的管理方法。协同理论由HermannHaken创立,是协同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协同理论是一种中间学科,主要研究不同学科之间的共同特点,并基于共同特点,为学科之间的协调、有序、融合提供参考。协同理论认为,虽然各个学科之间存在差异、学科内容大不相同,但是各个学科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或内在关系,利用这些关联或内在关系,可以了解各个学科之间的协同运作机制。在协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管理学相关理论,发展了协同管理。协同管理就是将传统的各自为阵、信息孤立的管理模式改变成各个环节分散协同,最后将其整合为一体的管理方式。

2现阶段建筑项目管理中的问题

2.1管理体制尚未健全

健全的、完善的建筑项目管理体制,是实现建筑项目顺利完成、促进建筑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尚未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便会使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影响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就现阶段来说,我国尚未创新项目管理体制,而传统项目管理体制无法满足建筑工程逐渐提高的要求。

2.2项目实施不规范

工程量大、涉及范围广是建筑工程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基于此,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项目管理的难度相对较大,难以实施规范化管理。若是施工人员未严格遵循施工要求进行规范化操作,或者是在未全面把握建筑工程施工目标的前提下进行施工,则会导致建筑工程建设陷入混乱,对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1.3缺乏安全管理意识就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建筑企业依然比较注重经济效益,过于追求降低建筑项目的成本,而对安全管理方面的内容不够重视。为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而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尤其是民工,本身受教育程度较低,若未加强安全教育,则会给建筑工程项目带来诸多安全隐患。

3建筑项目中协同管理的运用实践策略分析

3.1应用协同管理处理项目中各个环节间关系

建筑工程项目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中关联了各个环节,所涉及的人员多、单位杂、范围广。在管理中,一旦存在某环节信息闭塞、资源中断等问题,将全面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正常实施。因此,运用协同管理理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和流程进行管理,打通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沟通桥梁,实现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确保建筑项目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进而提高建设效率和质量。

3.2运用协同管理优化内部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的推进依赖于管理有效的内部运作。而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建筑工程项目,最主要的执行单位是总承包商,因此承包商的内部管理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顺利执行的关键。运用协同管理理论,对内部组织关系、供求关系、人员关系等进行管理。具体措施包括:科学配置单位和岗位,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优化人员配置并挖掘人力潜力,发挥人力资源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提早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源调度计划,合理安排建筑工程项目资源配置等。

3.3运用协同管理协调与第三方机构协同关系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分包商等第三方机构是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必须协调处理好与第三方机构的关系。通过运用协同管理理论,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始之前,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沟通机制,将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分包商等第三方机构纳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之中,并一起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提供沟通、联系及建议。

3.4运用协同管理强化建筑生产技术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一些生产技术现场是事故多发阵地,象起重吊装、脚手架施工、物料提升机和塔吊等。为了避免建筑工程项目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强化建筑生产技术的管理,最大可能地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及施工现场的安全。通过运用协同管理理论,将建筑生产技术流程形成标准的专项技术方案,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培训合格再上岗。此外,在施工现场加强管理,通过设置现场安全员、现场技术员等岗位,确保在施工人员操作过程中,有技术安全人员懂技术、懂安全,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开展。

4协同管理在建筑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4.1整合和处理数据信息   在建筑项目的管理当中,整合和处理数据信息对提升管理的效率及质量十分有利。协调管理在建筑项目的管理当中可对合理有关的信息加以处理与协调且对有关的数据加以整合,管控项目当中所发生的矛盾与问题。经创建信息化的平台,能强化各人员间的沟通与交流,强化各管理部门的时效反应力,促使其对项目有着预警与反应处理的对策,优化和完善项目的运作。整合和处理数据信息把建筑项目当中各个复杂和无序的数据信息置至信息平台当中,可有效保证数据信息及时和有效。   4.2业务联动   在项目管理的体系当中,各类业务均来自不相同的部门,看似关联并不是很明显,然而这部分部门的业务间通常均是互相联系与配合的。若把整个建筑项目看作是一台运行中的机器,各部门就好比是此机器中的各部件,只有这部分部件间正常的运转方可确保整台机器能正常的工作。若在运行当中任一部件发生问题,均会造成机器停止运转。同样,在建筑项目的管理当中任一构成内容发生问题均会使其管理的困难程度增加,并且会对施工的质量产生极大影响。协调管理能用协调管理的系统当作运行的平台,把各类不能关联在一起的管理软件相互联系起来,达到业务环节标准化的管理要求,保证各管理与实施的部门之间能够协调的运行。   4.3及时响应   建筑项目的时间较长、所需资源较多,经完成招投标、风险监测、施工运行与质量管理及组织计划和材料供给等一系列的阶段,其中会涉及诸多的部门和技术,在这期间有可能会出现各类意外和随机的事件等,于建设项目的管理中对协同管理加以应用,可以按照切实状况来逐一加以缓解与处理,其关键就是针对建筑项目的各个环节以及所涉及到的元素加以时效性的管理,充分将每份人力和物力等发挥出来,把整体的项目当成一个大型的系统,维持各个环节顺利的运转。应用协同管理能针对同一个目标,充分的对各资源加以调动,促使各个部门间协同配合的完成目标。协同管理不仅能强化各部门间的联系,推动部门之间的配合及交流,而且还能于反应不及时的时候减少危害,管理人员可根据实际状况及时做出有效对策,确保顺利开展项目。这不仅能提高管理的质量,而且还能提升应急响应的效率。

5结论

随着国家发展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建筑工程事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做出了一定贡献。一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取决于它的施工管理。在建筑管理的过程中应用协同管理,可以促进工程高效实施,保证一定的工程质量。因此,本文以上将就协同管理进行阐述,对它的应用意义进行分析,进而给出具体的应用研究,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世刚.对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协同管理的实施研究[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4,000(B10):P.177-178.

[2]刘国宁.协同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6(24):194-194.

[3]寿文池.BIM环境下的工程项目管理协同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4.

[4]陶慧敏.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9,017(00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