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加力助产术在处理头位难产中的应用价值及对降低头位难产的剖宫产率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4
/ 2

气囊加力助产术在处理头位难产中的应用价值及对降低头位难产的剖宫产率的作用

曹蓉

龙岩人民医院产房 福建 龙岩 364000

摘要目的:探究气囊加力助产术在处理头位难产中的应用价值及对降低头位难产的剖宫产率的作用。方法:头位难产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收集100例,根据其不同助产方式进行分组,其中50例施予气囊加力助产术、50例施予徒手旋转胎头,比较和分析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5.81±1.32)h、第二产程(0.57±0.21)h、总产程(6.38±1.53)h均短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位难产产妇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224.21±2.65)ml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处理头位难产中应用气囊加力助产术,能够使头位难产的剖宫产率明显降低,同时能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气囊加力助产术;头位难产;应用价值;;剖宫产率

研究发现,在足月阴道分娩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为头位分娩。随着我国孕期产检的不断完善和围产医学的迅速发展,多种异常胎位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但头位难产仍为产科需要重视的问题[1]。头位难产即以胎儿头先露的难产,在总难产中占比百分之二。头位难产由于胎头经过骨盆时受到阻碍,易增加围产儿死亡风险。故此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头位难产为保障母婴安全的关键,其中气囊加力助产术是产科新型助产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等优势,在头位难产中具有显著效果[2]。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气囊加力助产术的优势,并进行对比,具体见下文。

1.资料/方法

1.1基线资料

研究对象为收治时间在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进行分娩的头位难产产妇,100例头位难产产妇中,50例为观察组、50例为对照组。

纳入标准:均为足月、头位、单胎;宫口扩张大于等于3cm;无骨产道、软产道畸形或异常、无头盆不称;无严重妊娠合并症;产妇和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存在精神异常;存在产前出血;合并妊娠并发症。

观察组中,年龄平均值(25.16±1.32)岁。

对照组中,年龄平均值(25.65±1.54)岁。

两组的各项资料比较,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P大于0.05表示。

1.2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气囊加力助产术、徒手旋转胎头,如下:

徒手旋转胎头:取产妇膀胱截石位,指导产妇双手抱膝,使臀部略微向上翘,并将耻骨联合抬高,消毒外阴部位,术者洗手后戴上无菌手套,对胎方位进行触摸,并在宫缩间歇将胎头轻轻上推、并旋转,同时在后位或左枕横位以逆时针方向旋转45°、再以顺时针方向旋转45°。使胎头小囟转直至耻骨联合下方位置,并进行固定,待下次宫缩时,指导产妇屏气用力,在宫缩后松手,并轻推产妇腹部,使胎背旋转胎体,助产士协助固定,重复上述动作2次-3次。

气囊加力助产术:在产程中选择气囊加力助产,以此达到扩张宫颈目的。在宫颈扩张3厘米-4厘米时,仅扩张一次,待宫颈缓慢扩张至5厘米-6厘米时,再进行人工破膜,进行徒手旋转胎头[3]。操作方法:选择全自动仿生助产仪以及无菌乳胶气囊,型号为KCB-I型,需对仪器的性能进行检查,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需执行无菌操作,将气囊直径设置为8厘米,并采用自动法将宫颈扩张1次后再次扩张阴道2次到3次,若宫口扩张至6厘米-10厘米,可单纯扩张阴道下段位置。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不同产程的产程时间、妊娠结局、产后出血量。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者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者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1. 结果

2.1对比2组不同产程的产程时间

观察组第一产程(5.81±1.32)h、第二产程(0.57±0.21)h、总产程(6.38±1.53)h均短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不同产程的产程时间的对比(h)

组别

例数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总产程

观察组

50

5.81±1.32

0.57±0.21

6.38±1.53

对照组

50

9.52±1.65

1.06±0.14

10.58±1.79

T值

-

12.415

13.728

12.612

P值

-

0.000

0.000

0.000

2.2分析妊娠结局

观察组头位难产产妇妊娠结局(阴道分娩所占比90.00%、产钳助产所占比6.00%、剖宫产所占比4.00%)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分析妊娠结局(%)

组别

例数

阴道分娩

产钳助产

剖宫产

观察组

50

45(90.00%)

3(6.00%)

2(4.00%)

对照组

50

30(60.00%)

10(20.00%)

10(20.00%)

卡方值

-

12.000

4.332

5.594

P值

-

0.001

0.037

0.018

2.3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

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为(224.21±2.65)ml。

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为(254.65±2.88)ml。

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

  1. 讨论

研究发现,气囊加力助产术不仅能够使产程得以缩短,同时能够使剖宫产发生率明显下降,在产科领域中受到广泛应用,使产科质量得以提高[4]。气囊加力助产术具有仿生性,其在助产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由电脑控制的逐渐增大的气囊模拟胎头,其目的在于增强产力、诱发宫缩、扩张软产道等,与自然分娩规律十分相似。但由于多数产妇惧怕疼痛,故此存在缩短产程的心理需求,渴望能够减轻分娩疼痛。而气囊加力助产术主要是通过诱发宫缩,使产力增加,达到缩短产程目的,同时能够降低分娩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使医护人员工作量得以减少[5-6]。其诱发宫缩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该种助产方式能够产生机械刺激,同时促进宫颈成熟,将宫颈扩张,引起垂体后叶素反射性,进而对前列腺素和内源性缩宫素的合成和释放产生刺激,促使宫颈软化,加速、扩张宫缩,使产程缩短。②在破膜后先露部对宫颈和子宫下段直接压迫,进而引起反射性宫缩,使产力增加。③在将阴道进行机械性扩张的同时,易对直肠产生压迫,进而诱发直肠子宫反射,使其能够快速宫缩,促使产妇能够自主屏气、并向下用力,迫使先露下降[7]。④宫颈软产道被扩张后,能够使胎头下降的阻力得以减少,使产程明显缩短。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第一产程(5.81±1.32)h、第二产程(0.57±0.21)h、总产程(6.38±1.53)h均短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位难产产妇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224.21±2.65)ml少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处理头位难产中应用气囊加力助产术,能够使头位难产的剖宫产率明显降低,同时能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参考文献】:

[1]陈鑫.徒手旋转助产干预对头位难产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23):114-116. 

[2]黄文华.体位改变配合徒手矫正对头位难产孕妇经阴道分娩率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12):144-145. 

[3]莫萍,饶文玉,江丹丹, 等.侧卧位式仿生气囊助产术在头位难产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7):12-14. 

[4]迟培,陈洁,张晶晶, 等.用气囊仿生助产术与徒手旋转胎头术联合骨盆摇摆法对头位难产产妇进行 助产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2):70-72.

[5]黄倩.低位产钳助产术在产科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7):36-37. 

[6]杨文静.气囊加力助产术在经阴道分娩头位难产中的应用价值评估[J].临床研究,2018,26(10):80-82. 

[7]翟会玲,丁玉玲,秦应花.骨盆摇摆配合气囊仿生助产在头位难产中的应用探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7):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