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路养护现状分析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4
/ 2

中国公路养护现状分析与思考

杨晨根 1 王艺蓉 2

1 延安公路管理局宝塔公路管理段,陕西省延安市 716000

2延安市科学技术馆,陕西省延安市 716000

摘要: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为人们日常出行、交通通行提供便利,一定程度上带动经济发展,基于此,加强对公路的养护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中国公路养护现状展开分析,并具体提出加强对公路养护和管理的有效措施,以期提升公路养护管理水平,解决公路养护现状问题。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裂缝;BIM技术

引言:中国公路养护是公路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交通负荷日益加大,公路养护管理面临全新的挑战,因此,相关公路养护部门,必须提升对公路养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公路养护现状的分析,不断创新公路养护手段,减少公路路面损坏,全面推动我国公路事业健康长远发展。

  1. 中国公路养护现状分析

公路养护主要是针对公路路面局部破损、坍塌等问题进行修缮和改进,是一种优化公路环境的主要措施,可有效提升公路管理水平,就现阶段中国公路养护现状来看,公路养护仍处于转型阶段,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亟需改进,主要表现为:

  1. 养护管理观念落后

市政部门等公路管理相关部门,在养护管理理念上存在误区,将管理重心放在公路设计和公路施工上,忽视了公路养护工作,致使公路质量问题始终得不到改善,包括护栏锈迹斑斑、路面塌陷、路面大面积裂缝等,无形中埋下了安全隐患,基于此,相关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必须加快转变公路养护理念,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公路通行质量。

  1. 养护管理机制不健全

国家陆续出台了与高速公路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六部,然而涉及到公路养护和技术操作标准方面的法律文件少之又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同时,由于公路养护机制的不完善,在实际养护操作过程中,无据可依,操作性较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不够明确,出现问题,相互推诿,在公路养护管理上,整体质量不高。政府及相关部门现有的公路养护工作,过于形式化,未从根本上解决公路养护现状问题,导致公路养护工作未能发挥真正的效用。

  1. 养护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过硬

公路工程建设中,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施工单位培训指导下,取得一定的进步,然而施工单位未设立专门的公路养护部门,在公路工程完工后,仅由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巡检,并将公路巡检记录向上级部门汇报,整个程序时效慢,加剧了质量通病处理难度,养护成本得不到控制,养护效率不高。

二、加强对中国公路的养护措施的思考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养护管理机制

市政及相关公路部门,必须提升对公路养护的重要性认识,结合公路工程建设实际、公路养护现状进行分析,科学制定公路路面养护管理机制,加强对公路的养护和保护,国家交通有关部门、政府要加大养护经费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全面推动公路养护工作高效开展。公路养护机制中,要明确划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要求养护管理人员,按照统一的养护管理标准,开展巡检、养护、处理等工作,养护管理人员之间要做好交底工作,切实将公路养护工作落实到实处,及时解决路面塌陷、裂缝等问题。市政部门,要加强监督和指导,加大对重点养护环节的控制,会同公路养护部门加强评估,确保养护管理效果,提高公路养护质量,保证公路交通通行顺畅[1]。同时,要加强对公路网络的改造,将一级、二级公路与国省干线联通起来,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交通路线选择,制定出高效、及时的应急处理办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公路养护现状问题。

  1. 提高养护人员专业化技术水平

为避免公路事故发生时,出现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国省干线公路养护部门,明确落实养护管理目标、制定养护管理技术、部署养护管理任务,成立专门的公路养护管理机构,加强公路局、交通局、政府及有关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为共同改善公路养护现状贡献力量。政府要加大宏观干预力度,加强引导,将具体责任落实到养护管理部门,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和奖惩机制,确保公路事故有责可追。同时,相关部门要定期对养护人员开展养护管理培训工作,灌输相关养护方面的知识,积极转变传统的养护管理模式和手段,定期举办养护技术交流会,加强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断积累经验,更好将先进的养护技术、养护理念应用到公路养护实际中,确保在专业培训理念下,全面提升养护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2]。公路相关养护人员自身要积极学习公路养护方面专业知识,培养自身预防性养护意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强化自身的信息化素养,提高机械设备操作水平,更好壮大道路养护专业化队伍,推动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向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另外,公路养护管理人员,要及时将养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上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修复好公路缺陷。

  1. 建立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公路局、交通局及相关部门,为转变传统的公路养护管理模式,严格遵守《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管理规范化检查评分标准》开展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编订更为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方案,要求相关养护部门做好公路路面清扫工作,增加巡检次数,要求巡检人员做好相关记录;针对路面小面积坍塌问题,公路养护部门要保证在1d内完成修缮工作;针对路面裂缝问题,施工人员要做好清缝工作,做好灌缝施工处理工作,确保公路路面的完整度和平整度。

同时,相关公路养护部门,要定期安排专业人士,做好路面沉降、位移、变形监测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在路基养护过程中,养护管理人员,要加强对路基边坡控制管理,以及路基排水情况,结合路基实际情况,设置排水系统,避免路基积水,影响公路整体结构,避免路基渗透雨水,影响公路通行效果。政府有关部门要联合相关企业,做好交通环境管理工作,制定符合国省干线公路养护标准的制度体系,部分省市基于我国公路养护现状制定了《普通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示范路技术标准》《普通干线公路养护工作要点》等,加快落实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制度,优化公路养护管理的各个环节,并在实际养护管理中取得显著的成效。

结论:综上所述,加强对中国公路养护管理,可有效提升公路交通的安全性,更好发挥公路建设的社会效益。在实际进行公路养护过程中,公路局、交通局、政府及相关交通部门,必须联合做好养护管理工作部署、指导、监督,全面落实公路养护管理技术标准,推动中国公路事业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郑杰.浅谈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现状及相关对策[J].科技风,2020(20):106.

[2]伍朝辉,李贤统,魏从洋.BIM在道路设施养护中的应用需求与创新[J].交通运输研究,2020,6(03):11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