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4
/ 2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分析

唐革

四川三信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在建筑工程领域,项目管理的实质是做好项目施工条件、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等方面的管理、控制。高效的管理模式,能够大幅降低建设实践中的潜在风险,保障施工现场人与物的安全。但从新时期项目施工特征来看,建筑工程管理涉及多种信息,信息之间的关联较为复杂,如何及时将施工相关信息进行分享并加以利用,借助现有信息将施工活动朝正向引导,成为工程管理的重要议题。本文以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为研究方向,重点分析新形势下推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并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有利于信息化推进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管理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项目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活跃于大型建设项目、航天项目以及军事项目之中。对于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施工活动中潜在的其他风险因素,都给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大量的建设经验表明,不论工程的大小,要保证项目按期、高质量竣工,就必须做好项目全周期管理。因管理工作不到位引起工期延误、工程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案例并不少,甚至有时会给现场人、物的安全构成威胁。为提升工程管理效率,保障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不少学者开始探索建筑管理新模式。其中,推进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道路,充分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开展管理工作,有机整合项目施工管理、项目建设相关的信息或者资源,是备受关注的一种管理方式,同时也是施工单位管理创新的主流趋势。

1 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信息化管理是以信息化手段实现高效管理的过程,其核心是培养、发展适应于信息时代管理活动的新生产力。从理论层面看,信息化管理整合了现代管理理念以及信息技术,以保证适量的投入为前提,利用信息手段对企业的生产、管理、组织方式等进行改革,从而获取最佳效益。对于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复杂性,无疑给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一般而言,施工管理过程需要关注施工工序、施工工艺、施工相关的材料与机械设备、施工进度等多项内容,其中不少指标、数据之间存有一定的关联,而整个管理过程需要由多个管理部门来完成。在此背景下,管理人员不仅需要解决属于自己本职工作范畴的管理难题,还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来处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信息化手段的提出,以及建筑工程相关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一方面,为管理人员提供了先进的工具,方便了管理信息的共享与历史信息的查询;另一方面,信息管理系统可整合必要的数据或信息,利用系统预设的功能协助管理人员完成施工质量的评估等工作,这将可大幅提升施工管理的效率,并降低管理活动中的人为差错。因此,就项目管理而言,推行信息化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2 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2.2 提升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相关管理机构的合理设置、职责与权力的合理分配以及各个机构的协调,现行管理模式是否与管理目标相符合,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效率。以安全生产为例,目前建筑工程面临的安全问题较为严峻,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施工过程监管不到位,导致施工的质量不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而从工程管理的特征来看,施工现场的劳动人口密集,各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参差不齐,项目周围的施工环境复杂等因素,都直接增加了项目管理的难度。而由于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横向、纵向信息沟通不畅,更加剧了施工管理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信息化管理提供了相对有效的解决方案。首先,管理信息化能够依靠信息技术打破信息流通方面的壁垒,确保重要信息及时传递至责任人,这避免了信息传递不及时、信息不对称引起的管理风险。其次,信息管理平台为管理者提供了丰富的管理功能,如利用移动终端查询施工现场的进度,查看施工现场质量检测报告等。最后,就现有管理系统的应用情况来看,其在项目相关图纸、施工方案、施工进度以及质量检查记录等资料的管理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能够以网络渠道实时传输相关的信息,满足管理人员随时、随地获取此类信息的需求,从而简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

2.2 促进新技术的应用

就工程建设而言,先进施工技术、新型施工材料的合理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整个施工环节的效率以及施工的质量,还可有效降低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隐患。在建设实践中,以先进施工技术的引进为前提条件,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与防护体系,是建设单位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具体到项目,先进施工技术是否适用,以及施工活动遇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都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作为支撑。利用信息技术推行先进施工技术,对技术应用进展进行实时追踪,可及时发现新技术的应用难点与适用性。期间,管理人员可收集与新技术应用相关的信息,形成原始数据库,为今后新技术的大范围推行提供参考。此外,对先进技术应用期间涉及的技术难题,可利用信息管理系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讨论,参考既往工作经验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2.3 改变信息获取与利用方式

建筑项目管理涉及多种资源,如何整合各类资源,使其保障项目建设的正常进行,是管理工作的重点。从管理模式的发展来看,以信息化的手段实现相关信息的整合以及实时传输,是现代工程管理的发展趋势之一,而信息管理系统在管理的时效性、管理水平等方面展现的优势,为其大范围应用创造了可能。对于工程管理,其信息化推行需要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改变信息的获取、利用方式,实现建设过程、质量检测等环节的数字化发展。在信息化背景下,原始数据的获取不再依赖于人工测量,各类传感设备的出现,为重要数据的实时监测、采集提供了可能。而计算机的高速处理能力,将大幅提升管理人员的信息处理效率。在信息传递方面,信息化管理一改传统的报告、电话等方式,利用无线电波、光缆等进行更高效、更安全的信息传输。不仅如此,在完善系统的支持下,管理人员能够通过信息管理平台掌握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组织等信息,这极大的提升了信息的集成度。

3 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路径

在信息时代下,以信息管理系统、大数据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事物逐渐渗透进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等领域。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全面推行管理信息化道路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利用专业的应用软件开展现场管理工作,也成为部分施工单位的管理创新路径。但与传统管理模式不同,信息化管理在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变化,如需要稳定、可靠的硬件系统,需要管理人员转变理念等。基于此,管理人员要保证信息系统的实用性与信息化管理的实际效果,需要认清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领域大范围应用的可行性,深度剖析当前信息化管理普及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根据既往管理经验或者参考行业内其他施工企业的管理模式,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逐步提升信息化水平。最后,在管理实践中,还应重视信息化管理暴露出的管理人员信息素养不足、管理系统漏洞、管理功能缺陷等问题,及时做出调整。

4 结语

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居民的生活品质息息相关。在推行信息化管理的背景下,建筑施工单位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正确认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以及行业的新动态,培养与信息化管理模式相适应的新型管理人员,构建更加完善的管理体制。与此同时,管理层还应当致力于构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整合工程管理相关的各类资源,逐步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佟冰. 浅析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发展分析[J]. 江西建材, 2017(5):290-290.

  2. 罗韶冬.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 中华建设, 2017(3):114-115.

  3. 杜阳阳. 建筑业项目管理模式发展研究[J]. 住宅产业, 2017(3):6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