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中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2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中的疗效

漆珊

江西省南昌市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学

近几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而不断加快,各类老年慢性疾病发生率也在不断提升,脑出血发生率也出现逐年提升的趋势。脑出血作为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患者急性期死亡率在30%-40%左右,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目前,因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脑出血患者死亡率随机显著降低,但因后遗症的影响,患者仍有较高的概率出现认知障碍、运动障碍和言语障碍等后遗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院为提升脑出血患者护理效果,改善患者预后,通过分组的方式对不同护理方案下脑出血患者入院前后的生存质量、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能力评分差异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已上报我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批准同意,抽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所有均应用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经统计学软件验证组间各项一般资料数据差异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9:23,相较于对照组的21: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2.18±5.32)岁,相较对照组的(62.52±5.33)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本研究中各项观察指标数据的比较标准,可以进行比较。

    1.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静脉通道的建立,遵医嘱予以患者静脉输液。同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进行监控,并记录患者的排尿量和痰液量,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待患者病情平稳后,护理人员应定时进行病房巡查,并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饮食方案和康复锻炼方案的制定。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路径。首先,抽取我科室资深医护人员共同组成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在脑出血相关标准研究的指导下根据患者个体化差异的不同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制定完成后,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告知,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临床护理路径的重要性,提升患者依从性。其次,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循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带领患者熟悉医院环境,并检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及时予以疏导,最后,患者的每日饮食应在营养师的帮助下进行调配,康复锻炼方案的制定也应参考患者个体化差异,从而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进行生活禁忌的宣教,告诫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定期进行复查。

1.3 评定标准

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均应用《生存质量调查量表》(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存质量越好)、《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量表》(Barthel评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活动能力越强)和《肢体运动能力评分量表》(FMA评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肢体运动能力越强)进行问卷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对组间各项观察指标数据差异进行验证比较,软件版本为SPSS 20.0,计数指标采用X2进行检验,计量指标则采用t进行检验,检验后对统计量及相对应的P值进行计算,若P值小于0.05则表示组间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入院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比较

实验组患者入院时平均生存质量评分为(68.92±4.36)岁,相较于对照组的(68.82±4.31)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57、P=0.9161)。实验组患者出院时生存质量评分为(88.16±5.18)分,要高于对照组的(84.96±4.76)分,t=2.9479、P=0.0042。

2.2 两组患者入院前后Barthel评分差异比较

实验组患者入院时Barthel评分为(71.52±3.57)分,相较于对照组的(71.39±3.5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76、P=0.8673)。出院时,实验组患者Barthel评分(91.65±4.52)分,要高于对照组的(87.63±4.33)分,t=4.0690、P=0.0001。

2.3 两组患者入院前后FMA评分差异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平均FMA评分分别为(35.84±13.51)分和(36.05±13.56)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11、P=0.9435)。出院时,实验组患者FMA评分为(77.26±6.74)分,要高于对照组的(68.92±6.88)岁,t=5.6118、P=0.0000。

3 讨论

在本研究中,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实验组出院时生存质量评分、Barthel评分和FMA评分均高于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这一研究结果证明了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良好效果。临床研究发现,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对护理目标进行明确,通过鼓励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进行参与,有助于患者护理依从性的提升,对于临床护理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董丽峰学者的研究发现,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有助于脑出血患者Barthel指数的改善

[2]。这一研究结果同本研究一致。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和生活活动能力的提升,且该患者措施还有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患者出院时肢体运动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朱玲,王利容.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02):139-141.

[2]董丽峰.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