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恢复室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式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2

麻醉恢复室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式浅析

孙艳颖,彭吉国

解放军第 63820部队医院麻醉科,四川省绵阳市 621000

摘要 麻醉是手术治疗中不可忽视的一项措施,不仅需要麻醉医师在术前为患者制定麻醉方案实施麻醉,而且还要麻醉护士在手术开展过程中给予患者密切的监测,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除此之外,在手术结束以后麻醉护士还需要在麻醉恢复室内为患者提供短时间的严密观察与监护,主要以呼吸功能恢复不全、循环功能不稳定以及犬舍麻醉后尚未清醒的患者为主,在这段时间内患者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这就需要麻醉护士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处理。为此,本文在查阅多篇文献以后总结了麻醉恢复室内常见的并发症,并将处理方式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麻醉恢复室内的并发症处理工作提供指导建议。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并发症;处理方式

麻醉恢复室是麻醉意识观察麻醉患者苏醒的场所,一般来讲,当患者手术结束以后,因麻醉、镇静、镇痛等药物还未完全代谢,保护性反射也未完全恢复,难免会发生气道阻塞、恶心呕吐或误吸等并发症,而且据相关数据统计,约有一半以上的术后死亡病例是在手术后的第一个二十四小时内发生,所以对于这些情况需要医护人员精心观察并及时处理,以防患者发生意外[1]。麻醉恢复室的意义就是为患者麻醉后的顺利恢复提供保障,本文将麻醉恢复室内的常见并发症和处理方式进行解析,请看下文详细报道:

  1. 常见并发症

1.1上呼吸道梗阻

当患者处于麻醉恢复期间,极易引发上呼吸道梗阻的原因有舌后坠、喉痉挛等,其中以舌后坠最为常见,其次为喉痉挛,后者多发生于手术之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未痊愈患者,这类患者受病情影响,气道应激性会有所增高,以致于咽喉部出现充血症状,当麻醉逐渐变浅时,则会随着分泌物增多刺激声门从而引发喉痉挛。

1.2误吸

受到手术和麻醉的影响,患者在术后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和呕吐症状,因此极易发生误吸而引发窒息等危险。

1.3低血压

在手术过程中如果患者出血量过多或是补液不足导致出入量不平衡,或是输血反应、过敏反应、血管结扎不实、术中应用降压药过量均可造成低血压的发生。

1.4高血压

引发高血压的原因与手术切口刺激、负面情绪影响、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等引起。患者若在术后出现轻度低氧血症则会引起循环系统反应,比如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如果患者术后持续重度高血压且未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消除,可引发心肌耗氧量增高,引发左室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甚至可造成脑卒中的发生[2]

1.5神经并发症

包括代谢性脑病、脑缺氧等,特别是代谢性脑病如果不及时加以干预极易导致麻醉药物蓄积,以致于延迟患者的苏醒时间。

1.6术后躁动

术后躁动多发于年轻人和儿童,特别是患有精神疾病和闹疾患的患者,此外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胃胀气、尿潴留等也可引发术后躁动。

  1. 处理方式

2.1上呼吸道梗阻

因舌后坠引发上呼吸道梗阻的患者,麻醉护士可以指导其后仰头部,并托起患者的下颌,然后在患者鼻腔或是口腔内放置通气道,必要时可以进行气管插管。如果患者为小儿可以将其肩部垫高,充分开放气道,并协助其更换体位;因喉痉挛引发的上呼吸道梗阻,医护人员不仅要帮助患者后仰头部,还要去除患者口咽部的留置物。如果患者是重度喉痉挛引发上呼吸道梗阻患者,需要医护人员快速在患者静脉注射肌松剂,并建立人工气道控制通气。

2.2误吸

对于误吸的处理关键之处在于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以防气道梗阻窒息的发生,同时可减轻急性肺损伤。首先应更换患者的体位,采取头低足高为,并转为右侧卧位,以此来保持左侧肺部的有效通气。然后使用喉镜检查患者口腔,清除胃内容物。接下来需要纠正患者的低氧血症,需采用机械性通气的方式减轻肺损伤。最后应用激素药物和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

2.3低血压

当患者发生低血压表现后,需要麻醉护士找出引发低血压的原因,并对症进行处理,此外还要适当调节患者的体位,加快输液速度。

2.4高血压

对于术后高血压的处理,同样需要麻醉护士找出引发高血压的病因,然后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处理,此外还要避免刺激患者,结合患者的病情使用降压药物。

2.5神经并发症

可以采取支持疗法,无论是因何种原因引发的苏醒延迟,麻醉护士都要保证患者有良好的通气,同时要补充患者血容量的不足,维持电解质平衡。此外,应通过实验室检查来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纠正、治疗。如果患者是因吸入性药物麻醉过深所致,一般来讲在停止给药且保持充分通气以后患者即可逐渐苏醒,所以不建议盲目为患者提供呼吸兴奋药;如果是因麻醉性镇痛药和肌松药联合用药后产生的残留作用所致,麻醉护士不仅要监测患者的肌松情况,还要拮抗麻醉性镇痛药的效应,后拮抗肌松药的残留效应。

2.6术后躁动

当患者出现躁动表现后,护理人员应第一时间消除引发躁动的因素,比如可适当减少或拔除各种有创性的导管或引流管,定时帮助患者变更体位,以此来改善呼吸功能,且能够避免因长时间固定体位带来的不适感。必要时可以为患者提供镇痛药和镇静药。此外,还要合理使用床挡以及约束带等保护工具,以免患者产生自我伤害。

  1. 结论

在手术结束以后,由于麻醉药物的残留作用,患者无法立即恢复至清醒状态,在这段时间内激发发生各种并发症,而麻醉恢复室的主要工作就是利用各种仪器设备监护和治疗患者麻醉恢复过程,在并发症发生时进行处理,确保患者术后安全直至其返回病房,所以在麻醉恢复室内加强防护措施是保证患者术后安全的关键[3],而麻醉恢复室建立的意义就是为患者术后平稳过渡提供保障,通过针对各种并发症的处理方式,确保患者的术后安全,将其平稳的送回病房,建议各大医院加强对手术麻醉病人的术后监测,制定处理方案。

4.参考文献

[1]李政花,谭金梅.麻醉恢复室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

[2]刘飞.麻醉恢复室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004(051):P.66-66.

[3]周静.麻醉恢复室全麻术后患者常见并发症分析与护理体会[J].养生保健指南,2019,000(047):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