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的培养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2

新时代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的培养机制研究

张霖鑫

郑州财经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逐渐影响了人们的健康与生活,并且已经渗透进大学校园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高校辅导员应该采取引导与约束相结合的教育手段,发挥必要的导向和规范作用,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绿色、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在提升大学生学习生活质量与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培养机制

一、前言

生态环境决定着人类的未来,而人类需要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与自然和谐共存。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过度的开采和消费使人类的生活环境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突发事件和灾难也让人们意识到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早在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因此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对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与深远的意义。而大学生群体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答,任重道远。

二、大学生生活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从时间分配看,是以学习为主,其他活动为辅;从活动场所看,在校内基本是食堂、宿舍、自习室“三点一线”,在校外经常去的地方是超市、网吧、电影院和商场。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们对自己生活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生活方式也存在一定问题。

1、课余活动安排不够合理。

并非每位大学生都能处理好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中的矛盾,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多数学生认为,现在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开展得比较少,规律性不强,学校对集体性活动缺乏足够的组织和引导。学生课余活动的安排主要由个体兴趣所决定,有的学生将课余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阅读或者做一些兼职工作,有的学生是用于娱乐和体育活动或者参加社团活动,还有一大部分学生是在电脑前打发时间,几乎不参加体育锻炼或是锻炼不科学,这样不合理课余时间安排都具有很强的片面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日常生活习惯不够健康。

有的大学生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社会上的亚健康生活方式也已侵入大学校园,饮食方面主要表现有忽视吃早餐或者将早餐带进教室,一边听课一边吃饭,经常吃垃圾性食品,浪费现象严重;作息方面主要表现在整宿上网娱乐,晚上参加同学聚会,导致白天听课的效率急剧下降,考前突击开夜车,上课迟到、早退现象频频发生;消费方面主要表现在无计划性消费,攀比和奢侈等消费观念严重,这与社会和网络上的不良影响有关,也和家长和老师平时的教育有关。笔者在与部分同学的谈话中了解到,在大学生中大部分都没有计划消费这个概念,在校期间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等钱用完后就找同学借或者从父母要。

3、绿色生活理解不够全面。

有的学生理解为应该让思想绿色起来,自己开心的同时也能够带动别人开心;有的学生理解为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做到不消极、不颓废,积极乐观地面对一切;有的学生理解为生活中应该远离烟、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让身体健康起来,在生活中节约用电、用水和用纸等等。其实,学生们的理解都对,只不过略显片面一些。

三、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的培养机制

绿色生活方式不是一个新名词,但绿色生活方式的培育始终是个全新的话题,这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而且要靠社会、学校、家庭多方位共同培养,使大学生们在日常的衣、食、住、行、游等多方面遵循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原则。

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到,思政工作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做建设者和开拓者。大学生正处于全面培养责任感和承担社会责任的阶段,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守护和建设绿色家园成为一种责任,从思想层面引导学生主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2、加强校园绿色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教师和学生的精神家园,决定着学校的价值追求和发展目标。校园是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建设绿色校园文化,将绿色生活方式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逐步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绿色生活方式意识。具体可利用如下几种方式进行校园绿色文化建设:在校园中设立垃圾分类箱,让学生学习垃圾分类方法,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文明就餐,不浪费,尽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绿色生活方式宣传。在当前的大形势下,网络已经无处不在,师生网络上的交流互动越来越频繁,因此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宣传绿色生活方式,让绿色生活成为一种校园文化。

3、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做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先行者。树牢“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养成简约适度的消费模式,发挥党员的艰苦朴素精神,培养健康有益的爱好和生活习惯,保持平和乐观、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守护身心健康、崇尚绿色生活,并积极带动身边的同学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4、记录绿色生活轨迹,赢取绿色值。

依托智慧校园建设,在网络平台中植入小程序,记录学生生活轨迹,分析学生生活行为方式,为绿色生活方式打分 综合计算绿色值及健康值,促进学生主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5、发挥社团的积极作用。

学生社团在高校学生中具备着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志愿者社团在高校社团中也具有人数优势,利用社团优势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社团活动,带动广大在校学生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做好绿色生活方式的宣传活动。如每学期开展“环保第一课”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养成良好的绿色生活习惯。

四、结语

大学生是有文化、有理想、充满朝气的特殊群体,承载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其生活方式绿色与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因此,研究当代青年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培育问题,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出发,采取引导与约束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发挥一定的导向规范作用,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特别是引入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借鉴多元生态文化,让大学生在提升学习生活质量、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贡献青春正能量。

参考文献:

[1]柳媛媛.辅导员引导大学生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研究[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5).

[2]杨翠萍.培养绿色消费理念的心理教育对策[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5(1).

[3]胡忠英.多元主体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路径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6(3).

[4]赵建军.深入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价值[EB/OL].人民网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607/c40531-30041757.html(2018-6-7).

[5]周萍.营造绿色生活机制 维护人与自然和谐[N].湖南日报,2020-02-27(007).

个人简介:张霖鑫,女,汉族,1984年10月出生,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