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2

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技术的应用

漆军

福建五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700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给排水工程主要能源消耗,接着分析了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节水技术的应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节水技术应用

引言:

节水节能是未来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研究的方向,我们应不断加强对建筑节能技术及新能源利用方面的研究,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工程设计领域建立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打下基础。

1 建筑给排水工程主要能源消耗分析

1.1给水系统供应的消耗问题

建筑给水系统在实际开展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分析热水供应以及各个环节实际情况。其中热水器作为热水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能够实现全民全天热水的供应问题,但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如果不够重视科学合理的设计,热水器水管则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会出现质量以及相关问题,不利于热水器的长期使用,甚至还会导致管道的绝缘性缺失,不仅会影响热水的使用质量,同时还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严重影响水资源的稳定发展。

1.2各个环节的材料浪费与安装问题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实际开展建设的过程中,不仅会涉及多种施工技术,同时需要涉及大量的施工材料与安装技术。因此,若实际开展施工的过程中材料选择不够合理,则长时间使用会造成管道老化以及变形等相关故障,进而导致给水系统出现泄漏等相关现象,并出现水资源浪费的现象。

1.3给排水工程水资源渗漏所造成的污染问题

众所周知,建筑给排水系统在实际施工时,经常会遇到管道渗漏以及阀门渗漏的现象,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甚至还会对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其主要原因是管道的质量相对较低,相关金属配件规格不合理,出现生锈以及相关现象,一旦出现管道漏水现象,若没有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则会严重影响附近的水环境,而且水资源污染会不断地影响人们的正常用水。

2 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节水技术的应用

2.1合理分配用水量定额和水压

为了满足高层供水,很多建筑给排水系统盲目提高供水压力从而导致超压出流,这是不可取的。新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从防止给水配件超压损坏的角度出发,已对给水系统的压力作出合理限定,但对于超压出流的控制仍比较有限。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结合市政供水压力、供水设备性能、建筑物供水高度等合理设计给水分区,主管网水压保持在各分区所需水压的平均值附近,尽量利用市政给水水压直接供水;个别分区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减压或加压设备,在保证正常供水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避免管路超压,如可将可调式减压阀安装在水表前,通过调节实际出水压力来控制超压出流量。

2.2推广使用节水型用水器具

节水型用水器具主要通过减少水的流量和防止水的泄漏来起到节水的作用。如过去普通的螺旋升降式铸铁水龙头,全开状态下管路水压完全释放,水流量很大,而且长期使用后也容易出现龙头松动和龙头难以拧紧而造成的漏水现象。而采用陶瓷阀芯节水龙头,在水压相同并处于全开状态时,其出流量可小于螺旋升降式铸铁水龙头30%以上,具有显著的节水效果,并且管网静压越高节水量越大。各种用水器具和卫生器具与人们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其良好的节能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的节水效果。随着建筑节水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的节水型用水器具正在被推广使用,常见的有感应式水龙头、延时自动关闭水龙头、电磁式淋浴节水装置、感应式坐便器、免冲式小便器等。

2.3减少无效冷水

无效冷水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应设法减少无效冷水的排放或是将其收集之后再加以利用。一是改进热水循环方式,新建建筑应根据建筑用途、经济条件等选用支管或立管循环方式;同时,对于一些使用要求不高,供应系统较小的定时供应系统,可不设循环管。局部热水供应可适当减少管线长度,减少管路中冷水积存。二是积极推广操作灵敏、性能稳定的单管水温控制设备,减少水温调节过程中产生的无效冷水。目前我国很多建筑双管热水系统大多采用双阀门调节和混合龙头,使用前为获得适宜的水温需要手动反复调节冷热水阀门,由此也造成了大量的水浪费。对此可逐步采用带有恒温或电子调温装置的冷热水供应系统,以快速获得符合温度需要的热水。三是做好热水管的保温,特别是对于管线较长且布置于室外的热水管路,应做好保温工作,减少热量散失。

2.4选择优质管材,防止供水管路的泄漏和污染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合理选材是避免供水系统出现泄漏和污染的重要措施。新建建筑应使用新型的管材与阀门配件,如现在比较流行的PE管、PP-R管、铝塑复合管等都具有较高的强度以及良好的抗老化、耐腐蚀性能,可避免管路长期使用后因腐蚀等问题而产生的漏水和水污染。为减少高层建筑水池、高位水箱等在加压输送和贮存过程中造成的污染,建议采用变频调速泵进行供水。

2.4加强对中水的回收利用

中水是指从自然降水或生活污水中收集,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和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非饮用水,包括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雨水、淘米水、洗漱用水等,可以采用中水系统将它们收集或是简单处理之后再用于冲洗厕所、园林灌溉等方面,从而使废水、污水变废为宝,节省清洁自来水的使用量,如一些建筑中设置了雨水收集器,将雨水收集并简单过滤之后即可用于园林灌溉,而不是将雨水直接排走。在新建建筑中,我们应本着经济、环保的原则,大力兴建中水设施,以减少污水排放和节省用水量。

结束语: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在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今天,对于水资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日常生活中对于水资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水资源供需紧张的状况日益突出。建筑用水是水资源消耗的主要途径,据调查,约有80%以上的水资源消耗在各种建筑中。因此,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节能问题也是未来绿色建筑发展中所必须考虑的。

参考文献:

[1]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方慧.绿色环保建材.2019(06)

[2]探析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高艳.绿色环保建材.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