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技术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2
/ 2

中医技术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与研究

1 姬渊源 2 苏比努尔 ·色提尼牙孜 3 何玉红 通讯作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830000

摘要:皮肤病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病症,机体可能出现的任何异常现象都是皮肤病出现的重要危险因素。中医学历史久远,具有内外兼治、辨证治疗等特点,应用中医技术对皮肤病患者进行护理,具有重要治疗意义。通过中医学理念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皮肤情况、发生皮肤病的诱因、预防及治疗措施均有更好地了解,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皮肤科由于专业性较强,在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对各项操作及中医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护理人员应严格掌握中医理论基础,运用良好的护理技术手段,将整体护理理念贯穿治疗始终,以达到最佳护理效果。

关键词:中医技术;皮肤科;护理;湿敷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看重治疗过程中护理的质量,选择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医疗机构的患者越来越多,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在皮肤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模式就更重要了。因为皮肤疾病具有发病急、皮肤坏死和糜烂比较快、从发病到治愈的时间较长和反复发作等特点,这给病患的身体上和心理上都造成了打击。这个时候,患者更需要医护人员优质的护理,减轻病患的心理压力,最终达到让人满意的效果。

1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是中医学科重要组成部分,讲求整体护理理念及具有辨证施护特点。祖先以智慧结晶为中医非药物疗法,既体现中医深厚历史背景,又容易被现代人民所接受,历史传承价值较高。中医护理技术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尤其在皮肤科应用价值广泛,对治疗各类皮肤疾病均有显著疗效。中医护理技术具有适应证广、安全、疗效确切、简单易行,且作用迅速等诸多特点。中医技术在皮肤科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湿敷、中药熏蒸、穴位贴敷及中药药浴等。

2中医护理措施

2.1中药湿敷

中药湿敷是将纱布用药液浸透,拧至不滴水为宜,敷于患处,与皮肤紧密接触,大小与皮损相当,30min/次,每隔10min更换一次,1-2次/d。该法是利用冷或热的物理作用,改善局部体液循环,从而达到抑制渗出、止痒、止痛及促进侵润吸收的作用。覆盖的湿润敷料可软化痂皮,吸收各种分泌物,隔绝外界刺激,因而有保护皮肤及清洁的作用,同时,湿敷的药液可使胶质细胞膨胀,从而利于药物吸收。因此中药湿敷有抑制渗出、收敛止痒、消肿止痛、控制感染、促进皮肤愈合等作用。

3.1冷湿敷法温度以0-10℃为宜。具有降温、减慢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组织充血或出血,制止炎症扩散等作用。

2.2热湿敷法

温度在30-40℃之间。主要是减轻慢性疼痛,促进血液循环、舒筋活血等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湿敷面积不可过大,不超过体表面积的1/3,冬季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2.2中药熏蒸

中药熏蒸即以中医理论作为指导,有效应用药物煎煮后产生的蒸汽,采取熏蒸皮肤的方式,以达到疾病的治疗目的,是一种中医临床常用的中药外治方法。将中药效果直接作用于患者皮肤的顽疾病灶中,达到清除病根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可以使患者皮肤产生抗过敏原的抗体,从而改变其过敏体质,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使皮肤保持自然的生理机能,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在对患者进行中药熏蒸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中药汽疗仪予以治疗,以患者的实际病情为基础,辨证地选择中药成分,将煎药锅放置在加热盘上加热,温度调至37℃时,协助患者进舱,进行为期20min的治疗。治疗结束后,嘱咐患者将皮肤擦干,更换衣物后休息片刻再出舱,1次/d,20min/次。

2.3中药药浴

中药药浴是在浴水中加入一定量的中草药,以适当的温度通过一定的方法洗浴,以达到缓解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可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驱风散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调整阴阳、协调脏腑、通行气血、濡养全身等养生功效。现代药理也证实,药浴后能提高血液中某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强肌肤的弹性和活力。具体方法是将浴室温度调节至20-22℃,根据患者病情,辨证使用中药,把煎好的药液倒入浴桶中,加适量的热水,药液与水的比例为3:10,桶内温度控制在38-40℃,使患者躯体及四肢浸泡于药液中30min/次,以出汗为宜,每日1-2次。

2.4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即将中草药研制成多种剂型,贴敷于患者患处皮肤特定穴位,以中药对人体穴位敏感性而引发的刺激作用与中药药理作用,达到疾病的治疗效果,具有无创、无痛、简单易行等优点,穴位贴敷的治疗方法,一方面有效利用了穴位的刺激作用,另一方面利用了皮肤组织对不同药物成分的吸收作用,使药理作用发挥到极致,达到双重治疗的作用。临床常用的贴敷剂型包括:祛湿散以及止痛散等。在对皮肤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时,要注意加强病情观察,对于病情较轻患者,护理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皮肤受损的情况,监测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应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避免出现皮肤过敏状况以及不良反应。加强患者饮食护理,中药医书中曾记载:“凡患者恣啖无忌,以致症候因循反复。”说明在治疗以及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患者治疗具有积极作用,而皮肤病患者在饮食方面应倡导清淡饮食,禁食刺激性较强的食物。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应秉持整体护理理念,在以人为本的指导理念下,分别从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三方面进行整体护理,达到辨证施护的作用效果,有效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3优质护理模式

皮肤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相对较大,不仅要进行常规的护理,还要不断的熟悉各种医疗设备的操作和应用,这些都要求我们的护士要有能吃苦爱劳动的精神,还要以治病救人为天职,细心的关心和爱护每一位病人。要耐心的回答每一位患者的问题,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特别是性病患者,更需要护理人员的关系和爱护,并且护理人员还要疏导患者的心理顾虑。还有那些老年人和小孩,都是弱势群体,也需要我们加倍小心地进行护理。这就需要我们的护理人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强的责任心进行优质的护理,从心里上减轻他们的负担,从身体上减轻他们的痛苦。在治疗的过程中要给患者一个好的治疗环境。还要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由于大部分的皮肤病容易反复发作,而且治疗时间也比较长。这就要求我们要了解病人的疾病特点,积极主动的和患者进行沟通,使得临床资料效果更好。

结语

自中医护理技术开展以来,在皮肤科得到了广泛应用,效果显著。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疾病特点,逐渐健全完善并规范了中医护理的各项技术操作内容,紧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考究患者病情及体质,充分发挥了中医疏通经络、协调脏腑、行气活血等作用理念,根据不同症型,予以调整阴阳、虚补实泄等调理措施,使患者由外而内感受中医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了护士日常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有效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形成,护理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陶蓉.中医护理技术在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医学信息,

2019(31).

[2]乔华.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骨科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医药指南,2019(5).

[3]陶利群,皮肤护理小组的构建及成效.全科护理,2019(32).

[4]吴英捷.浅谈皮肤科护理工作.中国卫生产业,2019(30).

[5]胡志玲,柳繁秀,付庆蓉,等.中医护理方案在湿疮患者中的应用.现代医药卫生,2019(21).

63]张璇君,郑彦璇,李春香.皮肤科中药浴疗法的护理安全问题与防范对策.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