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30
/ 2

浅谈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

龙昌满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咨询公司 湖北省 武汉市 430000

摘要:安全生产、效率生产、经济生产是每一个行业进行每一项工作都想要达到的效果。其中以安全生产为首,在达到一定效率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经济上的更多利益。本文以工程地质勘查为基础,对地质勘查中的其中一个问题,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分析,点明在工程开始之前进行地质勘查的重要性,尤其是进行水文地质勘查的重要性。以此为基础,分析现行工程类的地质勘查中关于水文地质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以点为面,对水文地质的勘查有助为整个工程打地基,对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有利于整个工程的顺利开工,以达到安全、效率、经济,三者的的结合。相反,如果在工程地质勘查中确实存在水文地质方面的问题,就会影响工程的安全进行,以至于影响最后的结果。因此,笔者在下文当中分为三部分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字:地质勘查;水文地质;解决措施

引言:工程地质勘查是一项地质调查研究工作,调查的范围是地质因素的全部。总结来讲,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地质结构;一类是地质构造。进而这两类又包括了水文地质条件在内的地貌,土与岩石的物理力性质,当地所存在的自然地质现象以及可利用的天然建筑材料。进行地质勘探的目的是为了查明上述地质因素是否会影响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以上述提到的这些因素为基础数据可以进行工程的可行性评估,这影响到工程的选址和工程图纸的设计以及如果建造工程如何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等。因此,进行工程勘查可以为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前提与基础数据。对水文地质的研究则是出自于在地质勘测中对这一因素的忽视,由于在前期对水文地质的调查较少而造成的基础下沉和建筑物开裂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有利于吸取教训,以史为鉴。

一、工程地质勘测中的水文地质因素概述

在进行工程的图纸设计之前进行工程勘测的过程中,水文地质因素总是相对其他因素不易受到注意。那么这一结果的直接影响就是会导致后期的建筑物因为缺少对这一因素对工程影响的评估而出现质量问题,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水文地质勘测属于工程地质勘测的一部分,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其原因在于,水文地质条件与岩土关系密切。水文地质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岩土工程的施工和使用效果,例如,地下水属于岩土体的组成部分之一。如果未对地下水进行勘查,测量数据,那么在山区,就有可能会因为强降水而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此,水文地质的相关数据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于水文地质的勘测,实践中通常集中在对岩土结构的考察这一问题上,考察的点是在当地的岩土结构下,是否适合开发工程,并以此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具体的考察分为以下几个点:第一,测量岩土的软化系数高低,通过得出的数据,可以判断被测量地的岩土是否可以承受工程的压力,能否顺利展开施工。第二,测量岩土的透水性高低。判断当地的岩土结构是否稳定的一项标志是岩土的裂缝发育是否好,透水性是否好。如果岩土的结构稳定,那么岩土的透水性会比较差,岩土的发育也会比较差。反之,则相反。第三,岩土的崩解性考察。当有外力作用时,岩土的成分和结构会发生一些变化。根据这一特点来判断岩土是否稳定,可以总结为,岩土的崩解性越强,岩土越不稳定。第四,考察岩土的给水性。在水分比较充分的情况下,受到重力的影响,会有一些水流出。我们对水文地质的考察可以通过出水量的多少来判断其给水性的好坏,以此来判断被测量地区岩土的含水量高低以及结构是否稳定。

二、工程地质勘查中存在的水文地质问题

1.工程地质勘查中缺少水文地质评价

在大多数的工程地质勘查中,都没有对水文地质评价这一参数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想要解决工程地质勘查中存在的水文地质问题,首先应当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发现新问题并予以解决。

2.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不论是天然原因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还是人为原因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只要是地下水位的变化超过一定的界限就会造成地表岩土工程的一定损害。具体来讲,分为三种:

第一,地下水的水位上升造成的危害。造成水位上升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气候变暖,加速积雪的融化造成的地下水位上升。而水位上升,会造成三种危害。对于有勘查作业的工作人员来说,地下水的水位上升会减缓其工作进度,甚至会影响工程的顺利完工。对于工程体本身来说,短期内,随着部分水不断的渗入岩土中,会使得岩土的结构密度增加,相应的会产生压力,当此压力超过给建筑物设定的抗压值,就会对其造成损害。长此以往,即使设定的抗压值较大,在长期的这种环境下,也会造成岩土的结构稳定性下降。

第二,地下室水的水位下降造成的危害。地下水的水位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用水量与水资源的不平衡。当现有的水资源无法满足人们对于水资源的利用时,地下水也在面临水位不断下降的问题。由于城市化的快速进行,当前的城市土地已是大面积的硬化路面,这种情况下,即使是降雨频繁的夏季,也不会缓解地下水水位下降的问题。而地下水的水位下降到达一定程度会导致地下岩土机构的不平衡,可能会造成地面塌陷等问题,对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第三,地下水的水位变化对岩土结构的危害。当地下水的水位不断变化时,会出现岩土频繁变形的情况。岩土的结构失去支撑,失去稳定,地面随之会出现塌陷。尤其是对于抗压力不高的轻型建筑物,地下水的水位上升会导致地面塌陷,地下水的水位下降会使得地面降沉,影响工程质量和公众安全。

三、关于解决工程地址勘探中的水文地质问题的措施

1.建立工程地质勘查中的水文地质勘查评价机制

要求每个工程的开发商都相应国家的号召,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配合法律法规的施行。在开发工程中,合理分工,做到有效的监督,切实保障,工程设计前的勘查工作数据真实有效。同时,应当设置由专业的勘查人员组成的勘查小组。对水文地质评价建立合理的参数,以便确定在工程地质勘探中的进行水文地质勘探的标准。对于勘探后的材料报告,也应当由勘查小组明确列出并予以提交。这其中应当包括上文中提到的对于岩土的检测,另外还有对于地下水的水位数据收集与检测,水位等。

2.在防治基坑突涌问题中做到未雨绸缪

基坑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的地基是否稳定。因此,对于基坑一定要重点排查。排查包括:基坑周围的水文地质基本情况,断水层厚度,岩体结构等。这样做有利于防止和制止基坑突涌问题,以保持建筑工程地基的稳定。此外“未雨绸缪”还应当体现在,在对这一基坑进行调查勘验之后,应当由勘验小组对这一基坑发生突涌的可能性做出报告评估。另外,万一发生这一情况,应当开启何种模式的应急机制等。

四、结束语

工程地质勘查中的水文地质问题间接决定了这一工程的质量,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必须建立一定的机制,从工程建设前的选址到发生意外事件的应急机制,都应当建立评价标准。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安全、经济、效益的结合。

参考文献:

[1]马腾飞.浅析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8.

[2]刘芳.浅谈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4).

[3]肖道平.工程地质勘查中的水文地质问题[J].自然科学,2016

[4]蔡金琦.浅析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J].水利与电力建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