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30
/ 2

房建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

胡安众,车传超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房建施工中应用绿色施工技术,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污染,降低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环保发展。本文介绍了绿色施工技术概述,并结合某工程实例,阐述了绿色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绿色施工技术;房建施工;应用

1绿色施工技术概述

  绿色施工是一种基于资源效益和环境保护的现代化节能环保型的建筑施工理论。绿色建筑施工是我国建筑行业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主要是指建筑工程施工中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以节能环保为施工原则,以提高建筑材料资源利用率为重要核心,科学规划,统筹管理,在保障建筑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不断提高房建项目的建筑材料、水电能源、土地等资源的资源利用率,追求房建项目施工的环保、低耗、高效化发展。

2工程概况

某综合楼工程右侧及背面为平房民居,该建筑物长42.5m,宽27m,高51.8m,地上共13层,另地下室1层,该工程基础为预应力管桩基础,釆用预应力管桩,地下室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抗渗等级为0.8MPa。

3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

3.1节水措施

3.1.1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当选用先进、成熟的节水工艺;对施工现场的路面进行喷洒以及绿化灌溉时,应当尽量不使用市政自来水;施工现场内的供水管网可按照用水量进行布设,遵循科学合理、管路简捷的原则,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管网及用水器具的漏损;施工现场所有机具设备以及车辆冲洗的用水,应设置循环用水设施,以此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同时,在现场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借此来确保水资源能够得到循环利用;对于分项工程及不同标段,但凡具备条件,均应当对用水量进行分别计量,并将节水定额纳入合同条款;对于用水集中的区域,如混凝土拌合站等,应进行专项计量考核;在施工现场应建立雨水、中水的收集利用系统。

3.1.2对非传统水源进行有效利用

在混凝土生产和养护施工中,可采用中水,若是有条件,则可利用收集的雨水对混凝土进行养护;若是工程处于基坑降水阶段,可以将地下水作为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在雨水较为充沛的地区,应布设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并将这部分水源,用于施工当中。

3.2节材措施

在建筑工程中,需要使用的施工材料较多,为了达到节约材料用量的目的,在施工前,应当编制合理可行的节材措施。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时,应当重点审核节材以及与材料利用有关的内容,同时,应按照施工进度和库存情况对材料的采购与进场时间进行合理安排。进场的材料应当有序堆放,存储环境应当适宜,并建立完善的保管制度,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人。

3.2.1结构材料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当大力推广使用预拌制混凝土和商品砂浆,同时为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应多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在对钢筋及钢结构进行加工制作前,应认真复核下料单和样品,确认无误后,方可批量下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对于大型钢结构而言,应对采用工厂制作现场拼装的方法,分段吊装整体提升。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及大跨度结构,可采用数字化技术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改进。

3.2.2围护材料

对于围护结构中的门窗、屋面以及外墙等,应选用耐久性良好的材料,并在施工的过程中,确保密封性和防水性,门窗应采用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型材和玻璃;屋面和外墙材料则应选用具备良好防水性能和保温隔热性能的材料;屋面或墙体等部位需要施工保温系统时,应选用高效节能的保温隔热材料,由此除了能够减小保温隔热层的厚度之外,还能起到节约材料用量的目的;可按建筑工程的特点,对屋面及外墙保温隔热材料进行优选,如粘贴保温板、喷涂聚氨酯硬泡等,这样除了能够达到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的效果之外,还能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做好保温隔热系统与围护结构的节点处理,降低热桥效应,结合建筑不同部位,选取不同的保温隔热材料,从而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

3.2.3装饰装修材料

在对贴面类装修材料进行施工前,应进行精细的排版策划,这样能够有效减少非整块材料的数量;可以使用非木质材料或人造板材来代替木材;施工中使用的防水卷材、壁纸等均匀当符合相关要求,油漆及粘结剂应做到随开随用,未用完的应进行密封处理;木装修用料可在工厂定制,可使用自粘类片材,这样能够减少液态胶黏剂的用量。

3.3节能措施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达到节能的目标,应当在施工正式开始前,制定合理可行的能耗指标,借此来提高对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应优先选用国家及行业推荐的节能、环保型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带有变频技术的施工设备等等;按照施工现场内不同的设备,对用电控制指标进行设定,并对用电量进行定期计量及核算,一旦超出应及时查明原因,制定措施加以解决处理;对施工工艺进行安排时,应优先考虑采用能耗低的工艺;可结合施工所在地的气候和自然资源,对太阳能和地热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合理利用。在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上,应尽量选用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设备,这样能够防止大功率设备低负载运行的情况发生;安装机电设备时,可以选用节能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手持式电动工具等等,这样便于节能目标的实现。应对施工工序进行合理安排,借此来提升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单位耗能。

3.4节地措施

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如临时加工厂、现场作业棚及材料堆场、办公生活设施等的占地指标。其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应采用经济、美观、占地面积小、对周边地貌环境影响较小,且适合于施工平面布置动态调整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钢骨架水泥活动板房等标准化装配式结构。施工现场围墙可采用连续封闭的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活动围挡,减少建筑垃圾,保护土地。临时设施布置应注意远近结合(本期工程与下期工程),努力减少和避免大量临时建筑拆迁和场地搬迁。

3.5绿色环保技术措施

3.5.1控制扬尘污染

在对土方、建筑垃圾、施工材料等运送的过程中,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严密封闭,避免造成现场外道路的无损,可在施工现场设置洗车槽,确保车辆的清洁;土方开挖时,应当采取洒水或覆盖等措施,降低扬尘的产生,确保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并且不会向场地外部扩散;对于容易产生扬尘的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对构筑物进行爆破拆除时,应选择风力较小的天气进行。

3.5.2控制噪声及振动

施工现场内的噪音应当不超过国家现行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使用低噪音和低振动的施工机具进行作业,并采取有效的隔音及减振措施。

3.5.3控制水污染

施工现场产生的污水,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排放,对于不同的污水,应当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对于地下水资源应当进行保护,采用隔水性较好的支护技术。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和生活理念的转变,绿色施工管理技术逐渐成为了现代建筑的需求,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居住品质,追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还能实现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而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海军. 房屋建筑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简述[J]. 门窗, 2019.(5):71-72.

[2]黄明. 房屋建筑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初探[J]. 中国房地产业, 2019(2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