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秸秆压块燃料化利用的可行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8
/ 2

探究秸秆压块燃料化利用的可行性

宋焱

大唐黑龙江五常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黑龙江五常市) 150200

摘要:利用秸秆发电可以减少有限的煤炭资源消耗,减少秸秆随地燃烧对大气产生的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秸秆发电技术已趋于成熟,秸秆发电是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本文将主要论述探究秸秆压块燃料化利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秸秆;压块燃料;利用率;可行性分析

  一、秸秆压块燃料化的概率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的茎叶穗部分总称,在通常情况下是指玉米、小麦、水稻等其它农作物收割以后的剩余部分,秸秆内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都是植物经过光合作用的产物,包括氮、磷、钾以及相当含量的木质素。

  秸秆压块燃烧技术,要先把秸秆加工压块后燃烧,秸秆压缩后体积缩小,比重增加到一吨每立方米,极大的改善了贮藏性和安全性。压块燃烧技术可以使秸秆热效率提高到20%左右,不仅不冒烟不污染环境,农作物秸秆燃料压块基本可以代替民用燃料,实现全过程的发电供暖。

  二、秸秆压块燃料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石油煤炭能源价格飞涨价格较高,据调查农民的取暖费用预计增加两千元左右。因此秸秆作为燃料的替代品,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但是农作物秸秆存在着体积较大,难保存不耐烧,在燃烧过程中不易控制,甚至会损害人民身体健康,燃烧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

  农民由于知识水平较低,缺少对秸秆压块燃料化的了解,不重视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导致秸秆在压缩过程中机械磨损过大,容易损坏,对于后续的维修也添加了许多麻烦。此外,在秸秆压块燃料化的发放过程中常常不够精准,没有因地制宜地解决当地农民存在的问题,相关人员监管水平不到位,当地员工还会发生弄虚作假的现象,导致秸秆压块燃料化的资金没有落实到实处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导致后续的秸秆压块燃料化推进工作效率极低。

  三、探究秸秆压块燃料化利用的主要措施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非常丰富,长期以来秸秆用于取暖。近年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秸秆作为燃料逐渐被电化气、液化气取代,因此出现了大量秸秆集中焚烧现象,严重地污染了环境,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玉米秸秆的燃料块热值约为煤的0.8倍,基本上可以完全替代热锅炉茶水炉等燃料市场,在能源市场具有较广泛的前景。

  1、加强成本管理

  在进行秸秆压块燃料化工作过程中,政府要做好相应的基础设施投入,完成秸秆收获设备的购入,并合理设计运输路线,通过拖拉机,铲车等设备将秸秆运输,到厂房内进行统一管理。在后续秸秆压块过程中,根据当地的实际状况,选择不同型号的除杂筛选机,装载机、切碎机、上料机等。保证秸秆压块燃料化工作快速推进。

  例如,相关管理人员在市场调查过程中,发现每吨的秸秆购入价约为70元,压块每吨所需成本约为130元,单吨成本总计200元,按照市场价格380元/吨计算,每吨可获利180元。企业要根据当前的能源市场动态分析。提高资金回收率。

  2、利用政策补贴

  政府要以资金补贴的形式,鼓励农民利用机械化生产方式,不断提高的效率。只有将秸秆压块燃料化补贴的资金落实到农民手里,才能不断推进秸秆燃烧改革,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切实保证秸秆压块燃料化政策推广正常运行,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发展。秸秆压块燃料化是美丽乡村的一种具体措施,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共同作用,带动我国农业经济向着更高更快的方向發展。资金和技术是政府监督管理秸秆压块燃料化的基本保证。政府应该提供专业性的指导,让农民掌握一定的知识,对当地进行大机器作业,直接将补贴发送给农民,确保后续的秸秆效果,减少农民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损失。秸秆压块燃料化可以优先选择基础条件好,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的农机合作社,利用相应的政策在每个村设置玉米秸秆燃料化产业基地,通过合理化的建设运营总结成功经验,利用规范化的作业方式,带动逐步在所有玉米种植较大的区域内,推广秸秆燃料化产业基地,变废为宝,真正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例如,应该设置专门的检查组,在特定的地区设定示范点,定时检查示范点秸秆压框的燃烧效率,综合统筹加工场地、运输线路原料堆放场地,并听取专业人员做报告,对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在秸秆捡拾工序过程中,农机部要大量收集晒干后的秸秆,鼓励农民自主晒干,利用大机械收集,提高工作效率,并利用一定的手段降低秸秆上的带土量,将存放后的秸秆进行侧切,保证长度在30mm到60mm之间。

  3、加强宣传合理设置

  鼓励农民学习认识秸秆压块燃料化,不断推广秸秆压块燃料化的重要性,激发农民从内心的种认同感。同时在后续也要加强压块设备的维修管理,以公开,透明,合理的制度不断推动秸秆压块燃料化的发展,真正做到便民惠民,更加高效地推动秸秆压块燃料化改革。同时农机部门也要联合当地的农业大户加强宣传引导,重点推广秸秆压块燃烧技术,并利用政策补贴扶持,农民利用机器进行收割,落实党中央的各项政策。同时相关人员要合理设置参数,保证压模物料之间摩擦的热量,维持机械长久稳定工作。

  例如,技术人员掌握温度和压力两个重要参数,将正常的工作温度要控制在80度左右,当一旦发现白蒸汽冒出时,要及时调整进料量,观察主机的电流变化,当电流达到额定电流时固定进料量。在后续的包装和储存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包装的物料坚实耐用,封口牢固。将秸秆压块含水率降到10%以下,同时在保存过程中也要定期查看,防止一些动物咬伤包装进入大量水汽,降低燃烧效率。

四、企业管理建议

        (1)在燃烧技术上,加大自主研发的投入,避免昂贵技术许可费用。同时要将国产技术与引进的国际先进技术结合起来,形成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与秩序。充分将国内的制造业与秸秆发电技术结合起来,也能减少投资费用。在锅炉设备和辅助设备上,一般进口设备远远高出了国产设备的造价,只用进口设备造价太大,只用国产设备效率难以保证,这就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秸秆特点和燃烧特性来决定使用哪种设备,这样就能做到因地制宜,减少运行和维护费用。(2)探索出一套农村地区生物质燃料收集的系统。在国内的不同区域,燃料的来源状况差别很大,因此需要一个专门的体系来确保秸秆发电厂燃料的收集。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我国,大范围的燃料收集很难做到,并且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在运输方面也是这样,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因此,对整个秸秆发电厂燃料的收集系统进行优化能够减少收集燃料的成本。(3)开发出适合电厂的燃料预处理和给料系统。在燃料的预处理方面,目前秸秆发电厂采用的系统存在着能耗太高,出力少,而且可靠性差等普遍问题。秸秆发电厂厂内粉碎秸秆的电耗过大,特别是对于软秸秆的破碎电耗。此外,应尽快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低成本、高自动化且具有很好的燃料适应性的给料系统。

  结束语

秸秆资源总量、可获得量、可利用量及有效供应时间都直接影响燃料来源的可靠性。因此,在项目的论证阶段就应充分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同时给予良好政策支持,从而保证秸秆发电项目建成后,能安全、稳定、经济地运行。

        参考文献

        [1]吴文军,刘元.生物质电厂经济性分析[J].能源工程,2013(02):42-44.

        [2]周宁.秸秆发电厂物流探讨[J].可再生能源,2013(07):13-16.

        [3]李京京,任东明.可再生能源资源的系统评价方法及实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0(05):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