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6
/ 2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

冯晶1

渭南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渭南

摘要:毛泽东是成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代表。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倡导者,他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践行者:他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坚决反对各种错误思想并号召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动者: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其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关于党的建设等理论对推动中国的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不可少的思想武器。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一批共产党人就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去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诸多仁人志士都为之奋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而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代表的毛泽东主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倡导者

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出于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反思,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王明回国后,党内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使“右”倾错误进一步拓展,毛泽东开始反思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中共中央在陕北站稳了脚跟,国共关系有所改善,面对由对立到合作的转变,毛泽东开始思考中共如何抗战,统一战线的问题;在对待自己的上级——共产国际的问题上,共产国际领导人对毛泽东,张闻天等人有了新的认识,在共产国际七大上,毛泽东成为中国代表团里的重要成员,同时,任弼时对共产国际做的报告,也加深了共产国际对毛泽东的认可。这些都促成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这一时期,毛泽东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写了许多著作,如:《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奠定基础。毛泽东还号召广大学者、理论工作者们从事理论学术研究,出版了一批马克思主义著作如李达的《社会学大纲》、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等。毛泽东亲笔给郭沫若回复:“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你的史论、史剧有大益于人民,只嫌其少,不嫌其多”[1]。同时,一些外国友人的到来,通过交往,使外国人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宣传中国共产党,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如1936年毛泽东接受斯诺的采访,后经整理写成《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这无疑加深了世界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和发展。

二、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践行者

1.毛泽东坚决反对各种错误思想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践行者,它既反对教条主义,也反对经验主义,且身体力行。1930年5月,毛泽东撰写了《反对本本主义》,初步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他认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是因为马克思本人何其伟大,而是他所提出的理论、方法,在我国的实践中被证明是适合我国发展的。因此,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应该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本本” 为指导,又反对“本本主义”,坚持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毛泽东号召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中国共产党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载体,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高低决定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发展。毛泽东特别重视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鉴于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的特点,全体党员的理论水平一直是当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中的短板。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时就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但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时间较短,许多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也没有中文版本,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水平严重不足。从当时的形势来看,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不久先进行了反帝反封的斗争,之后又长期处在农村艰苦的环境中,既没有条件进行集中的理论研究工作,也没有过多时间对广大党员进行集中培训和教育。这些主客观条件,使得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水平偏低,也造成党内出现了几次严重的照搬苏联经验的教条主义错误。因此,继续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成为当时党内亟需解决的问题。毛泽东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在全党中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水平是完全必要的,因为只有这种理论,才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指南针。”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曾回顾中国革命的历史,说:“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历史和事实都证明了毛泽东说法的正确性。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引领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事业,我们应矢志不渝地坚持。而毛泽东无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践行者。

三、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动者

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做到将革命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总结,进而上升到理论,以便于指导实践。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出了布尔什维主义,中国也需要如此,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毛泽东思想中的一些理论成果正是这样一些新的东西,不仅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并为后来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建国前夕,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相结合,创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就是国家的政权问题。革命的基本标志,就是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手里转移到另一个阶级手里。只有推翻旧的国家政权,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才能获得解放。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创立了适合中国的无产阶级专政——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这种政权的组成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这一制度,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也为我国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毛泽东的贡献是开创性的,奠基性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任何一个人或一代人都不会完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使命,这需要数代人辛苦地探索与创新。同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每个阶段的思想都是密切相连的,毛泽东思想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为后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在今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应借鉴前人的思想的精华,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 季国平.毛泽东与郭沫若[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106.

[2]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534页.

[3] 《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主义理论水平想传统最终形成决策。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也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年,第 336-337页.

作者简介:冯晶(1991-),女,汉,渭南师范学院助教,山西运城人,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作者简介:冯晶(1991-),女,汉,渭南师范学院助教,山西运城人,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