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养心安神祛痰汤联合董氏奇穴与普通针刺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疗效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5
/ 2

自拟养心安神祛痰汤联合董氏奇穴与普通针刺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疗效对比

1 陈娟 2 韩宇 3 李杨 4 高晓冉

1. 邢台市中医院 内三科河北邢台 054001 2. 邢台市第五医院 针灸科,河北邢台 054000 3.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中医科, 河北邢台 054000 4.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中医科 河北邢台 054000

摘要:目的:探究自拟养心安神祛痰汤联合董氏奇穴与普通针刺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于本院确诊患有顽固性失眠患者120名,并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针刺治疗组,每组均为60人;联合组采用自拟养心安神祛痰汤联合董氏奇穴方式进行治疗,针刺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后统计患者痊愈情况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痊愈率(76.7%)明显高于针组(46.7%)(P<005);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95.0%)高于针组(8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自拟养心安神祛痰汤联合董氏奇穴治疗顽固性失眠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字:祛痰汤;董氏奇穴;普通针刺;顽固性失眠

顽固性失眠严重影响健康常见病,患者整夜不能入睡,或依赖安眠药才能入睡。西医没有特效药治疗顽固性失眠,仅使用镇静药物。镇静药物有依赖性,反应较大,停药易反复发作,可能导致加重[1]。中药因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受欢迎。以往的中医研究大多治疗方法以补脾为主[2]。在临床中发现患者是“痰湿内阻”,一般方法不能达到好的效果,而应采用祛痰法治疗。本研究以董氏穴法治疗顽固性失眠,配以自拟养心安神祛痰汤,报告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本院确诊患有顽固性失眠患者120名,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针刺治疗组,每组均为60人。联合组60例,年龄35~73岁,平均年龄53.6±14.8岁,其中男性24人,女性36人。针刺组60例,年龄28~ 72岁,平均年龄58.4 ±13.8岁,其中男26人,女34人。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普通针刺组治疗:针刺百会、神庭、四神聪、三阴交、血海、丰隆穴,随证加减,配合自拟养心安神祛痰汤,服用方法同董氏组。10天为一疗程。

董氏组治疗方法:服用自拟养心安神祛痰汤每天一剂,开水冲服,分早晚温服。其配方如下:党参15g,清半夏9g,陈皮10g,茯苓15g,远志10g竹茹6g,五味子10g,麦冬10g,茯神15g,枳实10g,酸枣仁10克,灯芯草6克,炙甘草6克。服用中药的同时结合董氏奇穴治疗,主要取穴:董氏奇穴之:镇静穴(在眉心(印堂穴)上端5分处);肝灵穴(掌面、无名指线上,腕横纹上方3、6、9寸处,分别是肝灵1、2、3穴,共3穴);心灵穴(手掌面上,两筋之间,腕横纹上1.5寸、2.5寸、3.5寸分别为心灵1、2、3穴,共3穴)。通关穴、通山穴、通天穴(三穴依次在大腿正中线上,膝横纹上7. 5寸、9.5寸、11.5寸处);人皇(胫骨之内侧前缘,内踝上之上3.5寸处);地皇(胫骨之内侧,人皇穴直上4寸处);天皇(蜷缩膝盖,胫骨头之内侧下凹陷处直下1寸)。五花穴(脚后跟正中央处为五花1穴,向前1寸为2穴、向后1寸为3穴、向外横开1寸为4穴、向内横开1寸为5穴)。给予穴位常规消毒,按不同部位使用13mm---40mm毫针,采用平刺、斜刺、直刺等手法。留针30~50分钟。治疗过程中,左右肢体轮流交替,以防止穴位疲劳疗效减弱。10天/疗程,共两个疗程。

1.3治疗效果评价

睡眠率=实际睡眠时间/总睡眠睡觉时间5f6d69f82aa38_html_2bf7769d8d0ad795.gif 100%(国际统一效率值公式)。

疗效评估标准:(1)治愈:睡眠率大于75%,不需药物助眠;(2)显效:睡眠率大于65%,不需助眠药物;(3)有效:睡眠率大于55%,需药物维助眠;(4)无效:睡眠率不到40%,需药物助眠。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及统计在专业软件 SPASS19. 0 软件包 中处理,临床总有效率组间比较采用 χ2 检 验。P <0. 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显效率为(76.7%)明显高于针刺组(46.7%)(p<0.05);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95.0%)高于针刺组(8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无效

有效

显效

痊愈

愈显率(%)

总有效(%)

董氏组

60

3

11

25

21

46(76.7)

57(95.0)

普通针刺组

60

9

23

14

14

28(46.7)

51(85.0)

χ2

5.829

8.026

P

<0.05

<0.05

3讨论

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消除疲劳,能使人保持情绪的安宁。随着竞争的激烈,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失眠率越来越高[3]。睡眠障碍常睡眠困难,或不深,易被唤醒,并无法入睡,其中顽固的睡眠患者整夜睡不着,造成了身心痛苦[4]。西医治疗失采用镇静药物,镇静药物副作用治疗效果不一,影响多,效果不理想。

顽固的失眠在中医理论中,情感刺激,饮食不好,衰老或疾病后,身体虚,然后导致失眠[5]。本研究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疾病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顽固性失眠症的主要病机,并针对本病机提出了痰液除浊、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及相应的自拟养心安神祛痰汤。

本研究采用针药联合治疗后,患者失眠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明显提高,故董氏穴法结合自拟养心神痰汤治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如杰. 针刺申脉照海治疗顽固性失眠40例临床观察[J]. 四川中医, 2008, 26(4):123-123.

[2] 孙旭, 胡徽星, 李晓梅,等. 火针心脾论治对顽固性失眠治疗作用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 2017, 33(8):31-34.

[3] 史金花, 徐展琼. 腕踝针结合中药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 16(16):140-142.

[4] 许冬梅, 邱桂春. 针刺治疗失眠症疗效分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2):185-186.

[5] 毕静, 李桂清, 魏彦玲,等. 新砭石疗法与普通针刺法治疗中老年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对比分析[J]. 河北医学, 2017, 23(3):52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