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对学校生命教育的新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3
/ 2

新冠肺炎疫情下对学校生命教育的新思考

周小春

重庆市合川区学昌门小学 401520

摘要:在2019年年末,新冠肺炎爆发,引起世界各地对公众卫生的关注。由于新冠肺炎对人体带来的伤害,学校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已是必然要求。从古至今无论哪个年代,传染病都一直存在,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因此,学校可通过专业的平台以及相关课程对学生进行生物学教育,提高学生对流行病的防御能力。

关键词:新冠肺炎;学校;生命教育;新思考

由于新冠肺炎发生在2019年,所以被命名为COVID-19。新冠肺炎的突然爆发,使得在世界各地迅速蔓延,不仅让人们的生命健康面临威胁,还使得疾病防控部门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病毒一般由细菌以及寄生虫形成,史上记载已超过几百起。公共事件的发生,人们应怎样去做到减少病毒带来的危害,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加强包括生物安全教育在内的生命教育。接下来,笔者讲提出具体的措施。 一、完善生物学教育平台建设

完善生物教育平台建设时,首先,可以与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进行联系,与此沟通,让其支持学校完善生物教育平台,并对其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这样不仅能够使得生物教育平台更加符合现代发展,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生物教育平台的重要性。但是最为重要的是,众所周知,教育部门是指导学校教育发展的“指南针”,教育部门指导学校完善生物教育平台,可以使得生物教育平台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面临新冠状病毒,通过生物教育建设平台的完善,学生能够对新冠状病毒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更加全面地做好防御工作[1]。另外,卫生部门是保障社会人们身体健康安全的重要“基地”,当学校完善生物教育平台建设过程中,与卫生部门进行协同商量,卫生部门可以提出更加有效的决策和更加符合现代社会情况的具体措施。如,在新冠状病毒肆意妄为的情况下,卫生部门可以向学校提供更加便捷的自身诊断方式,如提供新冠状病毒的症状,让学生根据提出的内容进行自我诊断,若符合上述条例,紧急进行自我隔离,并拨打相关求救电话,让其工作人员进行治疗。其次可以创办专业的学术期刊学术期刊对教师的发展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当前我国已存在不少的生物期刊,如《生物学教学》、《1972期刊》等,但是,内容大多涉及教学实践,不能够有效推动生物学教育理论研究。因此,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2]:第一,相关生物期刊可开设中教育学研究的模块,给予老师更多的教学指导,而后对学生进行更加高质量的生物教学,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的理解。第二,可创办研究型的报纸刊物,为老师提升自身生物学素养提供理论知识支撑。第三,可以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创办教育综合学报,促进生命教育的实践应用和推广。 二、加强学校的身心健康教育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形成之地。基于此,学校应放宽眼界,在提升学生学科知识的同时,进行相应的身心健康教育,保证学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后有效开展学习。与此同时,为更加强有力的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可为学生建立交流空间,众所周知,由于受到新冠状病毒的影响,大多学校并未在特定时间开学,学生长时期处于新冠状病毒的特定影响下,心情难免会受到影响,相比父母,与同龄人进行交流能够更加缓解紧张、烦闷心理,因此,学校可借助互联网平台为学生建立一个专门的交流空间,打破空间的限制,让学生能够进行感情联系,然后在此过程中畅所欲言,缓解内心情绪。但是为保证学生不受到传染病的侵袭,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作出以下要求,学校应让学生每天通过填写健康表,汇报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与此同时,应告诫学生不要外出,减少被传播的几率。其次,也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由于新冠肺炎的爆发,社会引起恐慌,加之地区封锁,学生不能外出,每天待在家中自我隔离、保护,导致学生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校方可召开教师会议,要求老师上课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减少学生心理压力。如上课期间可要求学生一起唱歌、举行词语接龙等一系列轻松的游戏,缓解学生心理压力,降低紧张感,而后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正确对待新冠肺炎的产生。总而言之身心健康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如果自身有较好的健康意识以及良好的体魄,就能够更好的承担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责任。因此,学校要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帮助学生保持身体健康,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自身免疫力,最后加强心理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促进生态课程学科的渗透

促进生态课程学科渗透时,其一,可采用考核制度。有关教育部门要深刻理解生态课程学科的教育意义,抛弃生态学科“副科”的地位,更新观念[3]。其二,促使老师更新教学方式。首先要做的为:提高课堂趣味性,把知识“讲活”,让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得知识回归现实。其次,可利用探究、翻转课堂、微课、游戏、情境教学等不同形式展开教学。除此之外,也可组织线上辩论会(要求参与人员模拟现实要求,需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并佩戴口罩,做好防护),可以设置医生、护工、病人等不同角色,站在不同角度进行辩论,促进生态课程学科更好渗透。在当今社会,如较前之前爆发的非典般,新冠肺炎给人们带来灾难,对于“不请自来”的病毒,需要应发挥自身先进思想的作用,促进生态课程学科的良好渗透,增加学生对生命教育的理解,从而能够更好的保护自己,维护自身生命安全。

结束语

总而言之,面临新冠肺炎的突然爆发,学校应注重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提高学生对新冠肺炎的了解,从而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保护自己不受其害,同时也减少传染炎的产生。与此同时,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当下国家所颁布的相关政策,推动政策更好的实施与执行,减少新冠肺炎对人们带来的伤害。此外,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更加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传染病暴发的几率,减少疾病带来的伤害。

参考文献:

[1]胡继飞, 许少敏. 由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对学校生命教育的思考[J].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2):1-7.

[2]董鹏, 程传银, 赵富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学校体育的价值、使命与担当[J]. 体育学研究, 2020(2).

[3]赵正国.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科普概况、问题及思考[J]. 科普研究,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