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及控制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2

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及控制的探讨

沈景舟 寿橹迪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 诸暨 3118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各行业在生产中需要更加高精度的零件设施,机械加工工业要随之展开技术升级,提升零件加工精度与效率。根据机械加工工艺的应用现状可知,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较多,要准确把握零件加工的质量和效率,必须实现机械加工工艺技术的优化升级。文章主要就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展开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机械加工工艺的优化渠道。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零件加工精度;影响;控制措施

引言

现代化机械零部件加工在标准要求上越来越严格,只有保证所加工生产的产品具有规范要求下的精度,才能有效应用在机械组装上,使机械设备正常运行,推动现代化机械发展模式的构建。但就目前机械零部件的具体加工状况而言,还常出现加工精度不足的问题,机械加工方及零部件应用方都会由此造成一定的损失,所以更需增进相关工艺要点在机械加工操作中有效落实,严格控制加工精度,深入探究影响加工精度的各种因素,并增进更多针对性控制策略的应用,使机械加工更加科学规范。

1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

1.1机床的新旧与质量

在机械零件加工过程中,运用最多的就是机床,机床的质量与新旧程度会影响零件加工的效率与良品率,机床本身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机械零件加工的水平与档次。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磨损度的增加,机械性能的降低,机床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老化情况,造成加工零部件的精度降低,进而降低产品的合格率。

1.2外部影响因素

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是指非机械设备操作及其自身误差造成的精度影响,这类问题主要可从机械加工中常见的热变因素及受力因素两方面加以考虑:其一,热变因素。机械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热量,这是很难避免的,比如各类组件的高速切割、摩擦加工,都会产生热量,短时间对设备组件不会造成较大影响,但一经长时间的高负荷操作,很容易因过高热量而造成机械设备组件结构的受热变形,使机械设备无法按照既定的加工程序展开施工操作,或者因热量而对加工材料造成一定的影响,也会导致加工操作不当,以此影响到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其二,受力因素。目前机械加工仍是通过设备与工件直接接触而展开的加工操作,所以难免会对工件造成一定力的影响。最常见的受力精度影响就是加工设备对加工材料的挤压破坏,导致加工材料出现变形问题,即便规范加工过程,最终也会变成一项残次品;比如在实际加工参数限定中没有充分考虑机械设备挤压力对工件的影响,就会导致成品零部件丧失既定标准值的充分对比性,使其出现较大偏差。此外,机械加工操作中也会出现一些应力,虽然比较微小,但如果在加工过程中对其不加以控制,也会出现较大精度影响。

1.3热变形因素

机械设备在高速和高强度的运作下,会产生大量的热,随着加工持续展开,热量持续上升,将会产生热变形现象。1)机械热量影响工件材料表面温度,导致毛坯工件出现变形,在零件的后续加工中,无法确保零件的精度。2)机械刀具的热变形,导致零件加工精度出现偏差。高强度和高速度的加工中,机械刀具表面会产生热量,发生变形,所展开的加工工艺将会出现精度偏差。3)机械设备长期作业之后,内部的负荷增加,热量产生会导致机械出现故障,带来运行过程中的误差。

2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控制措施

2.1对零件加工的制造过程展开严格的控制

在零件加工的实际开展中,要想让精度达到预期,让加工工艺对精度的影响得到非常合理的控制,就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优化选取,同时在几何误差方面,一般情况下,是出厂的设备要接受非常严格的检查,因为很多的误差是出厂的机械设备自带的,这样就需要对设备本身的误差有非常直接的掌握,在优化选取的时候,要保证加工设备是达到相关标准的。已经投入生产的设备,经过改造后,让设备在零件加工中,可以发挥出良好的性能。对误差展开统计,将误差精准输入机床的系统中。

2.2降低外力对零件造成的影响

机械加工工艺应用中会产生两种作用力,一种是有意识的挤压力,完成对零件的加工处理。另一种是无意识的摩擦力。在零件加工精度控制中可以通过优化控制挤压力的方式,设计力的作用方向等达到加工效果。而摩擦力是无法控制的。1)在零件加工工艺设计中将摩擦力的参数纳入设计标准,从而形成一种力的抵消,避免摩擦带来的精度误差。2)实现对机械加工设备的维护管理,从而避免因为机械设备表面粗糙等现象所带来的摩擦力的增加。如,通过对机械表面进行打磨,更换缺口粗糙的刀具等来降低摩擦力,提高精度。3)制定补偿误差措施。对于机械加工工艺中不可避免的误差,制定相应补偿误差工艺至关重要。当前可以用增加材料的方式来实现误差补偿和填补。如,通过数字统计分析,得出该零件加工中产生误差的环节,之后适当缩短机床丝杆之间的螺旋距离,将机床的装配参数调整到标准值之外,从而补偿零件加工中的误差问题。

2.3提升操作人员技术水平

人是机械加工的主体,相关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对零部件加工精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要保证零部件加工精度符合要求,就要对相关操作人员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针对刚入职还没有上岗的操作人员,要通过培训考核的方式进行筛选,考试通过的才可以入职。针对在职操作人员,要制定考核标准定期抽查其工作情况,要求所有人掌握相关的操作标准与技能。在临时抽查中,一旦发现操作人员不符合操作标准,要令其停职,重新参加培训学习,严重者直接开除,以保证公司所有操作人员都掌握技术,为机械设备的正常操作和零件精度的提高奠定基础。

2.4引进各类先进加工工艺

加工工艺的创新是促进机械零部件加工精度提升的重要方法,通过加工操作中的经验总结、先进设备与技术引进更能促进零部件精度的准确控制。所以各零部件加工企业更需增进各级工作人员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引进各类先进加工工艺的同时也要促进加工操作中各项经验的汇总,不断改进加工技术,促进零部件加工精度的提升。比如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可有效降低人为因素在精度控制上的干扰,结合零部件样品的数据内容对自动化设备各项参数加以调适,应用智能自动化程序完成零部件的精确加工,并借助自动化监测系统对加工过程进行详细监测,对于非人为因素造成的各项误差通过传感器能够准确识别,并结合设定内容展开误差补偿,以此最大程度降低零部件加工中可能出现的误差问题。在先进加工工艺的引进中需多增进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定期开展技术学习、设备熟悉等活动,使操作人员准确把握各项先进技术的规范应用要点;同时还可组织一批技术精湛的工作人员展开加工精度影响因素的攻坚实践,通过众多加工精度故障问题的综合分析,探究有效管控办法,以此不断提高零部件加工精度。

结语

现阶段我国机械制造技术虽然得到不断的升级,但是其在具体的加工操作中仍旧存在问题,如对零件加工的精度控制不高,导致加工的零件质量不高,市场应用率不高,资源浪费情况严重。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机械制造行业实现对自身加工工艺的优化升级势在必行。基于当前的技术手段,机械制造加工行业可以“对症下药”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减少因为机械设备故障、热变形等诸多因素导致的零件精度不佳问题。

参考文献

[1]尚艳敏,于秋.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J].南方农机,2019,50(5):82.

[2]徐爱军.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及其控制[J].内燃机与配件,2020(8):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