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2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周巧凤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童急诊科 湖南 衡阳 421000

摘要:目的:总结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哮喘方面的急诊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总共入选患儿100例进行研究分析,100例患儿基于随机数表法完成分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舒适护理模式。统计疗效指标与满意度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有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急性哮喘患儿,在急诊护理服务中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具备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普及。

关键词:舒适护理;小儿哮喘;急性哮喘;急诊护理;应用效果

哮喘属于临床中相对普遍的哮喘性疾病,其主要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疾病特征[1]-[2]。哮喘的致病因素相对比较复杂,当代病理学认为哮喘的致病因素与患儿本身的遗传情况、身心状态、内分泌以及健康情况有直接关系,同时发病因素涉及到生活环境、气候、饮食[3]-[4]。尤其是对于幼儿、老年患儿,因为患儿本身的特殊性,气道功能、免疫力相对差,所以患儿哮喘的发病率更高。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哮喘的综合护理能力,本文基于急诊护理服务中小儿急性哮喘患儿为例,探讨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总共入选患儿100例进行研究分析,100例患儿基于随机数表法完成分组。分组结果为实验组患儿50例,男女患儿29例、21例,年龄区间2到13岁,平均数(7.51±3.50)岁,病程均为4天内;常规组患儿50例,男女患儿28例、22例,年龄区间2到12岁,平均数(7.65±2.21)岁,病程均为4天内。两组患儿均属于急性哮喘且家属对研究知情。两组患者分组结果无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主要是提供抗感染、解痉等护理措施。

实验组采取舒适护理模式: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注重与患儿的沟通交流,尤其是注重患儿是否存在情绪波动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安慰与关系。在患儿症状发作时因为存在比较焦躁的情绪,此时可以借助动画片、电视节目实现对注意力转移,尽可能分散注意力并缓解负面情绪问题;2、生活护理。维持患儿良好的生活环境,并注重通风质量的维持,维持空气清新度。需要定期对室内进行大扫除,预防细菌滋生,优化室内空气。病房内需要严格控制温度与湿度。做好室内的各种过敏原控制,定期对沙发、低碳以及空调当中的灰尘进行处理,尤其是满部件的螨虫以及霉菌等微生物,这一些都是引发与加重哮喘发生发展的关键。在平常生活中需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空调滤网需要采取定期清洁处理方式,被褥应当定期洗晒。在开窗通风时需要注重感冒的预防;3、注重营养支持。在饮食方面适当的增加蛋白质、微生物以及微量元素的食物,饮食方面坚持瘦肉、禽蛋、豆制品以及水果蔬菜等食用。对于小儿可以适当增加营养食物,可以添加一些小儿喜欢吃的猕猴桃、橙子、广柑以及西红树等食物。哮喘患儿的饮食应当保持清淡且营养丰富,同时坚持少食多餐、杜绝过甜、咸食物;4、雾化护理。雾化治疗期间需要合理选择药物,尤其是需要注重用药剂量与次数的控制,一般为每天2次、每次20分钟,治疗5到7天。在吸入治疗期间需要注重对患儿的指导教育,预防误吸等现象的发生;5、康复锻炼。在症状缓解之后需要尽可能强化锻炼,但是需要规避过度的疲劳。确保睡眠充足,强化体育锻炼实现体质增强,提升机体对于气候环境的变化适应力,尽可能减少哮喘的发病率。哮喘患儿可以按照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慢跑、游泳、爬山、散步以及广播操等各种耐力运动,但是应当坚持个性化原则。对于部分患儿可以开展冬季耐寒的锻炼,以冬病夏治原则,在夏季开展各种运动,并结合计划性、循环渐进的原则接触冷空气与冷水,借助一些习惯性刺激方式实现对哮喘诱因的控制,借助耐寒的锻炼可以显著提升患儿的寒冷耐受能力。

1.3观察指标

统计疗效指标与满意度指标。均应用自制量表,以百分比进行评价,分数80分以上判断为显效与非常满意,60分以上判断为有效与满意,不足60分判断为无效与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采用SPSS21.0软件实行数据的分析对比。数据录入进行核对确保无误。数据不同类型采取相应处理方式,其中百分比采用X2值、均数采用T值。数据的对比应用P值进行判断,P<0.05证明数据对比满足统计学意义要求。

2.结果

2.1疗效对比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有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疗效对比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实验组(n=50)

24

23

3

94.00%

常规组(n=50)

15

25

10

80.00%

P值

-

-

-

<0.05

2.2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有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1满意度对比

组别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实验组(n=50)

30

18

2

96.00%

常规组(n=50)

14

25

11

78.00%

P值

-

-

-

<0.05

3.讨论

哮喘属于咳嗽和哮喘的联合性疾病,属于WHO所提出的一种全新医学诊断名称。临床中患儿哮喘不仅会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同时还会导致患儿健康成长受阻[5]-[6]。哮喘属于免疫性调节疾病,疾病的发生和患儿的免疫功能不足有直接关联性。因为哮喘属于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类型,但是并没有典型的肺部阳性特征,所以临床中确诊时病情已经比较严重。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中的应用主要是在于对小儿身心状态进行改善,促使患儿处于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状态,在哮喘急性发作期间可以规避各种诱发症状加重的因素,降低并发症风险,同时能够更好的控制疾病症状,促使患儿保持一个健康的行为康复模式,实现一定程度的自我管理与疾病预防,为疾病的转归提供基础支持。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有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有意义,P<0.05。该结论证明舒适护理模式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有效应用于小儿急性哮喘,对于症状的控制效果突出,可以作为常规护理方案。

综上所述,对于小儿急性哮喘患儿,在急诊护理服务中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具备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普及。

参考文献:

[1]杨青,曹民旭.舒适护理管理对小儿急性哮喘患儿临床症状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作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9,21(22):41-42.

[2]刘智桃.舒适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行急诊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3(A01):304-305.

[3]朱莲芳,吴春华,聂冬平.精细化护理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18,038(0z1):397-399.

[4]谢鲁冰,杨惠惠,梁进涛.精细化护理管理在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v.22(12):124-127.

[5]李启莲,刘燕.舒适护理在肝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7(04):170-171.

[6]王亚绒.早期康复训练配合舒适护理在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贵州医药,2019,12(21):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