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2

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措施研究

刘同梅

中审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青岛分所 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想要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就必须正确看待财务风险。目前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越来越复杂多变,信息技术有效促进了企业发展,使得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但同时也显著提升风险传播的范围与概率,使得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种类和严重程度都明显上升。所以本文阐述当前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类型,分析如何识别相关财务风险,并探讨如何采取合理措施,有效规避企业财务风险。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问题;措施

引言

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特点,贯穿于企业运营管理活动中。财务风险无法防范,但是可以通过风险预测和分析,制定可行性控制对策,降低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实现企业健康发展。在开展财务工作过程中,对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极为重要。

1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的重要意义

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各种机会和风险,财务风险作为企业风险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财务风险管控对企业稳定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经营发展都是围绕着资金的募集、投放和回收几个环节展开,任何一个环节的财务风险爆发都会导致企业的经营环节被打断,导致严重的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企业应该特别重视财务风险管控,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2导致财务风险出现的主要原因

2.1资本结构不合理

从企业资本结构角度来说,企业资金的组成形式可以真实展现出企业注册资本和融入资金之间的关系,其中融入资金主要产生于债权或者股权投资活动中。资本结构是否合理能体现企业的融资能力及整体效益,对企业财务管理有直接影响。在注册资金与融资比例不合理的情况下,如果融资比例大,债务数量多,企业的压力将会增加,甚至面临倒闭。在股权比例高的情况下,资本数量增加,造成资金短缺,引发财务风险。

2.2筹资类财务风险

企业只要拥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才能够不断发展、不断扩大,才能够有效提升自身产量,所以筹资是当前绝大部分企业获得发展资金的重要渠道。但不同的企业存在不同的投资方式,大型企业一般是通过债券投放或股票的形式进行筹资,中小企业则普遍通过银行借款、民间借贷等形式满足自身的资金需求。但要求企业自身必须具有足够的能力支付相关的利益,同时还能够及时且足额偿还相关贷款。若企业自身缺乏完善的管理,就很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资金风险,不仅无法收回所筹得的资金,同时还必须要为筹得的资金继续支付高额的利息,进而爆发投资类财务风险。

2.3企业风险管控体系薄弱

目前来看,企业都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但是具体到对风险的管控上面还缺乏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很多企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或者有相对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但是没有有效的实施,整体风险管控体系较为薄弱,容易引发财务风险从而带来经济损失。

2.4内控与审计体系不健全

企业经营需要以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作为支撑。但是,部分企业虽然建立了内控制度,却并不健全,无法全面体现企业的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与此同时,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限制,导致企业审计体系不健全;或者建立审计制度,却需要依附财务部门,无法独立运作。规范性与权威性的丧失,降低了各部门分工的专业性,严重影响职能作用的发挥。

3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措施

想要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就必须先识别其财务风险,只有先明确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才能够采取合理措施予以有效应对,及时解决存在的财务风险。

3.1整体角度识别企业财务风险

从整体角度识别企业财务风险,应当从企业财务的增长性、盈利性及流动性方面进行介入,由此判断企业当前的经营情况。企业增长性是指企业的销售收入,通过对此方面数据进行分析,能够直接了解企业当前的市场经营情况,若销售收入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就能够确定当前企业的经营发展规划科学合理,所存在的风险相对较低;盈利性是企业利润的象征,企业获得的利润越高,则其盈利性越高,如此可以保障企业拥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研发、生产或其他方面;流动性用来衡量当前企业现金流稳定情况,如果企业拥有稳定的现金流,则其能够具有更强的实力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不会因为市场出现巨大变动时由于缺乏资金支持而引发财务风险。

3.2优化企业组织框架

合理的组织框架能够使企业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应明确各级部门的工作职责,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通过制定合理的组织框架,能够约束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行为。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落实工作,避免人为操作失误而引发财务风险。与此同时,应引进现代化风险管理理念,强化各级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增强企业风险预防和控制能力,给企业风险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提供良好条件。

3.3加强员工培训

期开展对员工的培训工作,包括企业文化、内部控制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保证员工能够了解企业的全面情况,充分理解管理层制定有关制度的目的和公司的经营发展目标,熟悉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流程。结合员工的岗位职能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工作,为内部控制工作开展进一步优化内部环境。

3.4构建完善的财务共享体系

财务共享体系应由财务活动在内的企业所有生产经营及管理环节与过程共同组成,通过财务共享体系,可以及时、准确的了解上下游全产业链中的每一个环节的资金与物资的信息。通过预设的系统设置对整个财务共享体系进行监督,一旦任意环节出现问题,会自动将数据上传到财务管理端,并根据预设的程序生成相关的报告、报表及分析结果,并给予适当建议。然后由财务管理人员根据所形成的客观信息开展财务风险分析工作,并结合系统所提供的相关解决措施,制定完善的应对策略。此模式下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模式下所存在的后知后觉,甚至未能察觉的问题,通过提升风险防范的实时性和有效性,有效保证企业的财务安全。除此之外,构建完善的财务共享体系还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投融资渠道,使得企业不再将银行贷款作为融资的最主要渠道,进而降低其可能存在的潜在财务风险。完善的财务共享体系可以成为企业融资过程的强有力的征信依据,能够从更大范围、最大程度的解决企业在融资方面的问题,以多元化的融资模式有效化解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

3.5加强财务风险识别

在企业运营发展中,财务风险一般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内部因素,二是外部因素。无论是哪种因素导致的财务风险,都可以提前识别和预防。在财务风险防范过程中,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财务风险预防和控制模型,提前对发展中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并采取一系列防范对策进行控制,降低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在风险识别和防范过程中,需要科学设定财务风险指标,客观分析企业实际财务管理状况,加强风险预防和控制,减少财务风险出现概率。

结语

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做好财务风险识别和控制工作。对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探究,制定预防和控制风险的可行性对策,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把控,降低风险造成的不良影响,给企业健康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嘉欢,高明,王田美.企业财务风险预防及控制策略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11):18.

[2]张小龙.加强财务风险管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思路构建[J].财会学习,2019(2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