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 CT 及三维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2

多层螺旋 CT 及三维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沈东坡

上海市崇明区第三人民医院(岳阳医院分院) 放射科 202153

摘要:目的分析以多层螺旋CT结合三维重建影像进行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分型时的结果可靠性。方法从2019年2月~2020年4月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选取95例,计算机随机分组,47例归入A组,作为对照样本,48例归入B组,作为观察样本,前者执行CR诊断,后者执行多层螺旋CT结合三维重建影像诊断。观察两组分型、诊断情况。结果分型诊断率,各型B组>A组,差异有可比性(P<0.05)。诊断结果对比:B组敏感性[93.75%]>A组[75.43%],差异有可比性(P<0.05);B组特异性[92.51%]>A组[73.59%],差异有可比性(P<0.05);B组诊断效率[95.83(46/48)]>A组[72.34%(34/47)],差异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诊断时,执行多层螺旋CT检测,联合三维重建影像技术,可进行更准确分型、诊断,可靠性更高,优于CR诊断,应用价值良好。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多层螺旋CT;诊断分型;三维重建技术

前言:胫骨平台骨折为关节内骨折,在该类骨折中具有多发性,创伤性骨折常见该类骨折。发生胫骨平台骨折后,病症表现通常为关节部位出现肿胀症状,发生关节淤血等情况,同时,关节部位多见软骨损伤,检查半月板情况,多可见损伤。骨折诊断准确性直接关系其治疗与预后[1]。多层螺旋CT与三维重建影像在此类检测中效果较好。本文即选取该类患者95例,均为2019年2月~2020年4月患者,分组对照分析,评价多层螺旋CT结合三维重建影像的诊断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95例2019年2月~2020年4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计算机随机分组,47例入A组,性别:男/女=32/15,年龄(32.5~77)岁,平均年龄(60.41±6.57)岁;左侧骨折21例,右侧骨折26。48例入B组,性别:男/女=34/14,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60.38±6.42)岁;左侧骨折23例,右侧骨折25例。两组有可比性(P>0.05)。已获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患者知情同意;(2)配合度高。

排除标准:(1)自主意识障碍;(2)精神异常;(3)孕产妇。

1.2方法

A组执行CR检测。B组进行多层螺旋CT检测,并进行三维重建影像诊断。设置CT各项参数为:电流240mA,电压120kV,层厚与层间距均为5mm。患者保持仰卧体位,伸直下肢,使膝关节间隙对准扫描中心位置,从胫腓骨上端开始扫描,扫描推进,直至完成股骨下段扫描。以薄层重建容积扫描图像为三维重建影像,层间距设置为0.600mm。

1.3观察指标

分别以CR(A组)和多层螺旋CT结合三维重建影像进行骨折分型,然后对患者进行手术病理学检验(Ⅰ~Ⅵ型),评价两组诊断率。对比诊断敏感性[敏感性=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诊断特异性[特异性=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评估诊断效率[诊断效率=真阳性+真阴性/(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假阴性)×100%]。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1.0软件处理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相关数据,计数资料(分型结果、诊断结果等)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年龄等)采用t检验,以5f69518f43401_html_9f104aafb903bd45.gif 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型诊断率

分型诊断中,B组各型诊断准确率>A组,差异明显,两组有可比性(P<0.05)。见表1。

1 分型诊断率[%n]

组别

A组

B组

P

n

47

48

>0.05

Ⅰ型

45.45(5/11)

83.33(10/12)

<0.05

Ⅱ型

57.14(4/7)

100.00(6/6)

<0.05

Ⅲ型

50.00(3/6)

87.50(7/8)

<0.05

Ⅳ型

66.67(4/6)

100.00(6/6)

<0.05

Ⅴ型

75.00(9/12)

100.00(9/9)

<0.05

Ⅵ型

80.00(4/5)

100.00(7/7)

<0.05

2.2诊断结果

对比诊断结果,B组敏感性>A组,B组特异性>A组,B组诊断准确率>A组,各项差异明显,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诊断结果[%n]

组别

A组

B组

P

n

47

48

>0.05

敏感性(%)

75.43

93.75

<0.05

特异性(%)

73.59

92.51

<0.05

诊断效率(%)

72.34(34/47)

95.83(46/48)

<0.05

3讨论

膝关节构造具有复杂性,该部位少有软组织附着,极易发生损伤。该部位承受负荷较重,要求胫骨平台具有高度平整性,该部位发生严重创伤后,骨折情况一般较为复杂,要求及时干预,有效救治,避免造成膝关节僵直,或者诱发关节炎。精确诊断、有效治疗至关重要。传统诊疗方式多采用CR诊断,CR诊断中对骨折固位和骨折分型的诊断准确性较低,对于骨折部位塌陷程度也难以准确判断,而以多层螺旋CT为诊断方式,并利用三维重建影像技术对患处进行三维影像重建,诊断科学性可得到明显优化,实现对患处多角度观察,同时可以平面视角确定膝关节和患处的结构关系,借助CT扫描数据,结合表面轮廓数据,获得关节成像,便于诊断[2]

本次研究中,以多层螺旋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诊断,其分诊准确率分别为Ⅰ型83.33(10/12)、Ⅱ型100.00(6/6)、Ⅲ型87.50(7/8)、Ⅳ型100.00(6/6)、Ⅴ型100.00(6/6)、Ⅵ型100.00(6/6);而CR分诊准确率分别为Ⅰ型45.45(5/11)、Ⅱ型57.14(4/7)、Ⅲ型50.00(3/6)、Ⅳ型66.67(4/6)、Ⅴ型75.00(9/12)、Ⅵ型80.00(4/5)。对比各型,B组准确率均更高,差异有可比性(P<0.05)。

对比诊断结果,B组敏感性93.75%、特异性92.51%、诊断效率95.83%(46/48),A组敏感性75.43%、特异性73.59%、诊断效率72.34%(34/47),B组敏感性>A组(P<0.05),B组特异性>A组(P<0.05),B组诊断效率>A组(P<0.05),各项差异可比。

综上,进行胫骨平台骨折病情诊断时,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并以三维重建技术对患者进行影像重建,可更准确地对病情进行分型,提升分型准确性和诊断可靠性。与CR诊断相比,该诊断方式具有更优越的应用价值,应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秦笑乙.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及分型中的价值体会[J].当代医学,2020,26(13):27-29.

[2]杜诗霖.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研究,2020,28(04):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