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术史对高中美术教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0
/ 2

西方美术史对高中美术教学的影响

罗太富

乐业县高级中学 广西乐业 533200

   摘 要:17、18世纪的西方美术文化上起古希腊罗马的神话传说下接现代社会的风云变化,使得美术在风格道路上可谓是日新月异。无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文化艺术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不同的艺术风格。在对高中生美术教学中讲述时代的作品时要把政治的权利变革在画面上解释出来,把经济的不稳定变化从画面中的内容讲述出来,艺术家极其敏锐感受与观察力用美术语言的形式表现得多姿多彩。西方美术史的多样化在教学讲述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

   关键词:西方美术史;巴洛克艺术;情感变化;情感培养

     从历史的横向对比看,西方17、18世纪的美术发展是西方美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形成了一个流派纷呈、民族画派繁荣昌盛的局面,而当时的中国则是清朝时期,也是中国画风的转变时期,有没骨花卉画,以及似与不似之间的泼墨写意画的出现,同时还吸收西方的重彩写实手法,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从历史的纵向看,17、18世纪是西方多数国家美术变革的转折点,高中生学习之后会对美术概念有深入的理解,使之对中国的美术和西方的美术有客观的对比,从而形成自己的判断力,明确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西方美术对美术的影响

   在美术书中我们学习到西方从古典流派转向现代流派的过程,如《人类生活的真实再现——外国古代绘画撷英》从远古时期我们就有很多形象的洞窟壁画,它是在洞窟画上了历史的图片。到14世纪的绘画大多数以古典美为标准,追求贵族和神话的艺术形式。到17世纪大部分的艺术家追求一种真善美的艺术形式。但是这时美术形式的变化已经有了主流的倾向,在西方17世纪艺术风格可分为三种类型:(1)天主教势力占统治地位的意大利和西班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2)君主专制的国家以古典主义艺术风格为主;(3)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则以流行现实主义为主。

   随着17世纪欧洲政治、经济的变化,王权和国家对艺术的需求度也在发生变化。这三种类型从天主教的巴洛克风格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再到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主义风格,这些在美术教学中对高中生的美术认知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震撼,震撼的是艺术的发展如此之快,感到美术的探讨价值,这使学生的个人情操得到洗礼化的认知。从文艺复兴过渡而来的巴洛克艺术因热情奔放、运动强烈、装饰华丽而自成一体。巴洛克美术突破了文艺复兴以来古典艺术的那种理性、匀称、静止、典雅的风格。这些对高中生来说像一面镜子照亮了自己,因为现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有着自己的想法,也许和老师、同学的都不一样,有自己初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美术鉴赏对艺术的鉴别暗示着人生的某个阶段的存在意义,人生某个阶段相当于艺术的某个阶段发展的流派,流派有其糟粕和不成熟性,但是在整个艺术过程中又是必然会走到那一步的。此时,在课堂上讲解时就带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在里面,它不仅是对一个艺术流派的讲解,也是对高中生人生教育的讲解和指引。

   二、西方与中国艺术的关联

   西方的中世纪有点像中国的宋朝末期局面,西方各种君主和他们的嗜好促使艺术流派的变化。文艺复兴有点像中国的明朝,郑和下西洋通商,商品经济发达,艺术思想也是百花齐放。巴洛克时期有点像中国的清朝,不同的是虽然巴洛克反对改革,但是历史的车轮已经无法抵挡,而中国的情况正相反,闭关锁国。

   三、借用美术知识深化高中美术教学的意义

   美术史分析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可以给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提示艺术品的价值和意义。知识的多元化美术教学的使用,不单由形式上认知到艺术的基本元素,更重要是由题材内容及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上带给学生更多的启发,改变学生对美术的认知,开拓美术学科承载的多元学科的价值。

   1.开拓学生视野

   美术学科有着其他科目无法比拟的包容及承载性。如果只是根据教材来教学,可能会阻碍美术学科的承载、拓展性,这让美术教学变成具有绝对研究法的一门学科。所以只有多开拓美术史的学习,让不同种类的分析方法与美术教学一起融合,才能让美术教学变得更加有效、生动,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完善学科所具有多元知识性的价值。这样的美术知识内容丰富,观点也较为创新、活跃,不单由作品的图像方式着手来学习美术基本的组成,通过图像开展现象后的学习,以此理解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和時代性,让学生能多了解艺术家的心理,和艺术家一样去思考,还能通过图像来发现差异。当一种多元知识共同存在于美术教学时,学生视野也会开拓,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教学,让学生真正爱上美术。   

2.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以高中美术鉴赏课为例,如果只用单一分析法对作品开展解读与分析,只会让学生感觉只是单纯用是否漂亮、是否像等这样的角度去定性作品。这种现象太过于单一,更是对知识完整性的缺失。作为人文学科的美术学科,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的学科观点,较强承载性的美术学科特点,如果只用单一的观点来定性,完全扭曲美术学科的本质。深入对美术史开展学习,可以把不同的分析方法融入美术鉴赏课中,可起到美术知识的多门学科的联合使用,且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最主要的价值是完善美术鉴赏学科的方法,对学科知识完整性起到一定的价值。这种鉴赏课学习由图像感知到了深层次的文化含义,再到了发掘出作用的心理特点、民族特点、时代特点等,以此来理解一个作品,最后达到学科知识的完整性。通过知识的学习,可以极大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和其他的知识相联,不能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让学生能联系好实际,对于审美认知由多个角度来发掘。

   3.知识多元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教学兴趣缺乏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问题成因也非常复杂。但课堂中学科知识的内容太单一也是问题之一。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由作品鉴赏角度着手,相对于比较单一,根据作品创伤方式及作品情景还原作为着手点,对美术开展教学。还有的教师只是单纯依照教材来讲解,教师用统一的教案来对美术开展教学,导致了科学知识的片面、单一化。所以需要强调知识的多元化,知识的多元化也成为了美术新课程标准优化的重要内容。

   在新时代下,美术教育的开展需要重视知识的多元化去运用。课堂教学过程单一使用某种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美术史的学习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且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水平,以此来改变学生思考方式及联系多学科知识。在高中三年的美术教育中,高中生从美术流派中可以清晰地认清自己的青春期,如何去面对青春期的各种想法和动态,想必学生都有自己的答案,17世纪的西方美术史给予学生一个比较的过程、自我衡量的过程,从中找到自己的平衡点而去面对自己的人生历程。

   参考文献:

   [1]晁新姣.西方美术史课程学生合作型专题讲授教学模式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14):110.

   [2]张晨晨.论西方美术史中“美的比例”的作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7(11):44-45.

   [3]屈婷,庞思建.那些年我们“拿来”的西方艺术史:西方艺术史的引进之路[J].艺术市场,2017(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