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物引起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9
/ 2

抗结核药物引起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史文

南京市第二医院 210000

摘要:目的 在于探索抗结核药物引起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方法 对收治的32例确诊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抗结核药物引起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32例药物性肝炎患者年龄以 19~59岁为主,占58.36%。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功能损害的几率可达15.36%;抗结核治疗前有转氨酶和 (或)胆红素升高的患者,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功能损害可达36.65%、22.02%,明显高于平均发病率8.03%。发生时间多为8~14 d。预后多良好。结论:对于使用抗结核药物的患者要对肝功能进行检测,要减少肝功能损害的发生。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肝功能异常;临床护理

  药物性肝病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肝脏受药物原型及其代谢产物损害或发生变态反应所致的医源性疾病。根据相关临床资料显示,你能够引起药物性肝病的药物中,药物性肝病约占所有药物不良反应的6%[1]。药物代谢酶分布场所主要在肝脏,所以这就给代谢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升高,据统计,我国的肺结核发病率也是逐渐上升的,在这种基础上,本文对32例抗结核药物致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供临床参考,希望能减少肝功能那个损害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收治的32例确诊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抗结核药物引起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护理。所有研究患者均被确诊为结核病,确诊方式可以是临床诊断、X线检查、痰结核菌涂片/痰结核菌培养、结核菌抗体检测等方式[2],并按要求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发生肝功能那个损害的32例。其中男性17 例,女性15例。

1.2方法

采用查阅病历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对32例发生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根据年龄、肝功能指标、发生肝功能损害的时间、肝损伤的严重程度、基础肝病及预后进行统计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设定为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 抗结核药物致肝功能损害患者的年龄分布比较

表1 抗结核药物致肝功能损害32例患者的年龄分布

年龄

例数

发生肝功能损害的例数

占肝功能损害总发生数的比率,%

0-<19

19-<60

≥60

4

20

8

2

16

6

2.18

56.36

32.31

肝功能损害发生的年龄段以 19~<60 岁多见,占肝功能损害总发生数的 58.36%,其次为≥60 岁以上的老人,由于收治的患者中,19~<60岁所占比例较高,因此发生肝功能损害的比例较大;同时由于老年人肝功能减退,免疫功能下降,药物剂量未作调整而相对偏大易发生肝功能的损害。

2.2抗结核药物致肝功能损害患者的时间分布

表2 抗结核药物致肝功能损害32例患者的时间分布

项目

例数

占肝功能损害总发生数的比率,%

≤7 d

>7~<15 d

15~<30 d

30~<60 d

≥60 d

4

14

7

5

2

18.18

37.27

26.35

11.21

2.01

肝功能损害大多发生在抗结核治疗后的>7~<15 d,占肝功能 损害总发生数的37.27%

2.3肝炎相关指标及发生率

表3 肝炎相关指标及发生率

组别

例数

发病例数

发病率%

表面抗原阳性

表面抗原阴性

转氨酶升高

胆红素升高

5

13

4

10

1

4

2

2

15.36

8.03

36.65

22.02

根据一些资料显示,有些患者就有基础性肝病,使得其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升高。以上数据表明,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功能损害的几率可达15.36%,而表面抗原阴性的患者仅为8.03%。某些患者入院时有转氨酶或者胆红素升高,经护肝治疗后降至正常,但使用抗结核药物并同时行护肝治疗的患者依然出现肝功能损害的表现,停用后肝功能得到恢复,此时可考虑肝功能损害是由抗结核药物所致

[3]。经统计分析,抗结核治疗前有转氨酶和(或)胆红素升高的患者,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功能损害可达36.65%、22.02%,明显高于平均发病率8.39%。

  1. 讨论

抗结核药物所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与年龄,性别及肝功能的基础状况均有较大的关系。本组病例以18~59岁的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害最多,这种情况与别的学者研究的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肝损害是不相符的[4],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这个年龄患者的所占额分问题,在性别差异上来说,女性更容易导致肝功能的损害[5],这和男性体内肝微粒体酶的活性相对较高有关,但是也有学者说抗结核药物的肝损害是没有性别差异的。本文分析的表面抗原阳(15.36%)的患者较阴性患者的肝损害发生率几乎高1倍,且入院时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肝功能损害。

本文对收治的32例确诊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抗结核药物引起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护理。32例药物性肝炎患者年龄以 19~59岁为主,占58.36%。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功能损害的几率可达15.36%;抗结核治疗前有转氨酶和 (或)胆红素升高的患者,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功能损害可达36.65%、22.02%,明显高于平均发病率8.03%,与上述研究一致。但是,针对抗结核药物其发生的机制和用药方案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其发生的机制尚仍不十分明确,迫切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以制订出更加优化的化疗方案,研发出肝损害更小的抗结核药物[6],来应对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肝损伤,而使得抗结核化疗过程顺利进行,减轻患者的痛苦和负担。

参考文献:

[1]l张晓颜,沥畅.关于抗结核药物引起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3(22):102-104.

[2]史佩,李佳乐,李威.抗结核药物引起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08):121-123.

[3]石一军,杨洋.关于抗结核药物引起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J].临床医药电子杂志,2018,4(13):4006-4007.

[4]李爱华,丁李.抗结核药物引起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相关临床电子杂志,2018,4(13):416-417.

[5]李慧.抗结核药物引起肝功能异常的50例的医用资料[J].中国相关临床电子杂志,2018,7(03):703-708.

[6]高晶辉,高萍.抗结核药物引起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相关资料[J].中国相关临床电子杂志,2017,4(13):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