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工程上的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7
/ 2

浅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工程上的意义

杨小军 宋洪正

杭州居安地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1700

摘要:现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质灾害种类繁多,灾害频发,且很多地质灾害诱发的灾情十分严重,有些对建设工程是毁灭性的,为从根本上缓解这一局面,减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在1999年我国国土资源部便颁布了《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并明确指出需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只有评估合理才能获得审批。

关键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程;意义

引言

为避免工程场地在工程建设及运行过程中受到地质灾害威胁,引发次生地质灾害,更加安全、合理地利用建设场地,从源头防治,最大程度去减少、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需在工程建设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提前预测,制定方案以降低地质灾害发生所带来的影响。选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安塞区高桥镇采出水回注站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可能引起的地质灾害做出预测,提前防治,避免危险发生,避免造成人员伤亡,以免影响施工进度。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中涉及的具体内容

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中涉及的内容划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综合评估。第一个方面现状评估,对目前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和分析,对现状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做出评判。其中涵盖的内容包括:地质灾害的类型、特征、分布范围和影响范围、造成的危害、威胁对象、发展趋势与潜在的威胁等。进行现状评估的时候还应考虑部分内容重点分析,例如:地质灾害的诱发条件或因素(强降雨、地下水、人类工程活动等),需要详细了解这些因素出现的根本原因以及防治措施和方法等。第二个方面预测评估,主要针对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的地质灾害和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评估。一般是指在工程建设或施工过程中是否会加剧已有的地质灾害,或者是现状存在的地质灾害是否会对工程建设造成危害,或者随着工程建设对原始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的破坏诱发新的地质灾害。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要多方面多角度的考虑和阐述,例如: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范围、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等,主要分析具体建设过程中或建设完成后可能引发和加剧的地质灾害。例如:矿区附近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就需要对工程建设中和完成之后可能出现的崩塌、地面塌陷等事故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预测。第三方面综合评估,将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进行有效的结合,综合评估常采用定性分析和半定量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相比,半定量分析法在量化指标选取、各项指标分值确定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密度,各种地质灾害点的危险程度、危害程度,以及地质环境条件和由于拟建工程引发的环境地质条件的改变等诸多因素。半定量分析法依据以上各种因素,采用量化指标、结合定性分析结论进行半定量评估,结论更加符合实际,可以大大减少地质灾害对人们的威胁和影响。

2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

根据工程建设所处地质环境条件、工程特征及类型,预测工程建设除了可能引发地面沉降和基坑边坡崩塌或滑坡地质灾害之外,工程本身(建设过程和建成后)还可能遭受地面沉降和基坑边坡崩塌或滑坡地质灾害的影响。

2.1地面沉降

拟建设区域内分布有松散人工填土及淤泥质土等软弱土,该类土工程力学性质差,渗透系数低、排水缓慢、固结时间长,易触变性,扰动后强度大幅度降低、高压缩性、强度低等,为不良工程地质土体。若不对其进行处理或处理不当,在地表堆载或施工震动作用下,则可能产生变形或震陷,从而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等问题。拟建设区域直接遭受地面沉降的建构筑主要为路面等,若沉降不均匀,有可能引起路面开裂,地下管道破裂。经计算,拟建设区域内由于软弱土层引起的沉降量为40.950m~225.354mm,其可能产生的沉降量小,因此拟建工程引起的地面沉降的可能性小,其危害性小,危险性小。

2.2基坑边坡崩塌或滑坡

拟建基坑边坡范围主要为填土、残积土及强风化岩等,其水理性能较差,浸水较易软化崩解,由这些岩土体构成的坡体工程性质较差—较好,则拟建项目可能遭受基坑边坡崩塌或滑坡地质灾害影响。经计算,区内基坑边坡在不采取支护措施或措施不当情况下潜在失稳可能,一旦失稳将直接影响拟建高层住宅楼、车辆及行人等。综合预测拟建设范围内遭受基坑崩塌或滑坡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强,危害程度小,潜在的危险性中等。

2.3对策划方案的周密性进行严格把控

在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实际评估工作中,地形地貌也是影响评估的重要原因。不同的地形所出现的地质也是不一样的。如果勘测人员对这方面知识不够了解,在勘探过后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影响工程的进行。因此,想要使工程地质环境勘测得到解决,就要完善对地质环境的勘测机制,以科学的方式对工程地质环境以及可能出现的工程的影响做好周密的预防方案,如果发生工程事故,有效的预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不至于使工期延误,在地质勘察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结合现有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设备进行预算,在策划方案上,不要局限在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周边的环境也要想到,完善施工的政策,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实现我国工程的发展和稳步前行。

2.4提高工程地质勘测工作人员的技术

工程地质勘测施工阶段,必须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能够有效地保障其施工的安全,避免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风险,这也是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具体的施工阶段必须强化其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完善应对措施,这样才能对突发事件进行妥善处理,作为施工单位,要尽可能地降低施工风险,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使施工人员的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技术人员在水工环的勘测上也会出现误差,之间较为准确的预算也会被自然灾害所影响,因此,技术人员在进行评估工作时,不能局限于施工现场,还要对施工周围的环境进行预算,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提供一些具有科学性的意见。

结语

在工程建设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可以在确定出能够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的前提下,提前采取防治措施,防治地质灾害。并可针对各区段地质灾害的现状及预测评估结果,统一制定工程治理的具体规划,按轻重缓急适时治理,更加具有合理性、针对性地防治工程所在地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于威胁重要区段的地质灾害,采用可靠的整治措施,对于临时工程或一般工程,采用比较简单的防治措施。提前制定好防治方案有利于降低评估区内各工程建设设施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确保建设工程正常运行,避免人员安全问题和财产损失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德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福建某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福建建材,2018(07):10-11.

[2]陈昌彦,朱志刚,王维理.废弃矿山植被恢复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关键问题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8,2(10):76-81.

[3]刘书江.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岩土工程勘察与地质灾害评估[J].价值工程,2018,6(30):148.

[4]沈高平,阮传贵.绩溪—黄山高速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浅析[J].安徽地质,2017,2(3):146-151.

[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单位甲级资质审批公告[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7,3(10):145-149.

[6]杨良权,李波,徐鹏,高焕芝,魏定勇.普腊水库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防治措施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4(9):985-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