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问题及其策略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7
/ 2

国土空间规划问题及其策略的探析

金涛 1 魏杭芳 2

1. 嵊州市仙岩镇自然资源和规划所 2. 嵊州市剡湖街道自然资源和规划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绿色发展新理念,明确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总体部署和战略布局,拟定了2035年和2050年国家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和发展要务。国土空间规划应遵照党中央部署,重构职能体系,重建任务框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原则,对国土空间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原则;问题;策略

根据我国相关政策法规和相关要求,国土空间规划是为了合理配置资源开发,统筹规划城市建设发展以及治理环境问题等所作出的科学性和指导性的建议和规划,是国家战略性布局发展,地区综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国土资源需求越来越大,而可用资源且相对不足,做好国土空间的规划工作,有助于合理利用土地以及保护土地资源的不被破坏,保证国民经济的长久发展。当前我国的社会建设和发展迅猛而快速,资源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保护问题也愈来愈被人们重视。因此合理进行国土空间规划,对于解决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的土地资源矛盾非常重要。

一、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国土空间规划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科学的规划政策,为规划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撑。以土地征用为例,关系到多方利益,首先要提高征地管理的规范化,发挥出市场的调节功能,引导农民转行;其次结合土地性质、规模、质量等要素,制定补偿方案,既能提高土地使用率,又能兼顾农民的利益。而在建筑用地上,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坚持保护耕地的原则,突出土地规划的重要意义;制定的政策要严格执行,既满足经济建设需求,又能实现土地的保护和利用。

2、规划体系原则。国土空间规划本质是对土地资源进行整合,提高利用效率,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现象。因此,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开展要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并利用法律手段保证土地利用的规范化。在国土空间规划上,应该不断完善规划体系,重视土地的利用,结合自身发展需求,编制合理的、可行的实施制度,如此既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又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3、土地储备原则。土地储备指的是政府以法定程序为准,在批准权限范围内,采用收回、收购、征用等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进行储存、开发整理,以便为社会提供各类建设用地。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建设用地面积明显增加,由于规划工作不到位,导致土地储备不足,影响后期建设。对此,应该做好土地储备工作,在城市规划、房地产市场中,发挥出土地储备的作用。同时应该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优化土地储备规划制度,科学进行空间布局。

国土空间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土地空间规划的上下级存在重复。随着土地空间规划的层级逐年递增,难免会出现层级重复等现象,这可能会影响土地空间规划的整体进度。另外,上级规划对下级规划的制约性较弱,进而使得指导这个职能难以发挥其价值。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发展规划、土地空间规划在上下级之间的管理上各有千秋,约束力不足,无法保证土地规划管理的有效施行;同时,城乡规划改革中所涉及到的城、镇、乡的规划在管理强度上还不够到位,难以让大众信服。

  2、土地空间规划体系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的规划类型都是围绕编制、实施和监督三种机制来执行,这明显缺乏科学的决策和制约体系,人民的参与量尤为不足。若是这样发展下去,大众对土地空间规划了解不彻底,只会带来严重的后果。随着城镇规划类型的逐渐增多,政府的审批范围必须随之扩大,而这也违背了政府在土地空间管理改革上的大方向,无法适应社会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大前提,因此,政府应当完善土地空间规划体系制度,进而促进规划的有效发展。

3、规划方式问题。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能够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只有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总体规划和资源分配,才能保证土体资源能够被公平合理的使用。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对于国土空间的规划工作存在着重视度不够的问题,很多地区都存在严重的违法用地现象,往往会加剧社会矛盾,并且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从而影响到公共安全。另一些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采用具有持久性的方式规划,使得土地的管理工作不再具有权威性,当出现政策调整时,往往会导致管理工作出现很大的混乱。

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的策略分析

  1、建立国土空间规划法律体系,完善上下级的法律法规。在法律规章制度中,政府部门可加入一些条款,像“加强各地区统筹协调发展,实现功能性规划”、“改善个地区间的差异”;除此以外,政府可建立一个有关国土空间的规划法,并以此作为国家规划的指导方针,科学的促进管理国土空间规划。在省级、市级等层级方面,要完善上下对应的法律规划体系,保证土地规划、城乡规划等规划体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强调其在法律制度中的重要地位。若是出现破坏规划、违法用地等恶劣行为,当按照法律制度正确处理。

  2、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健全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必须强化由上而下的空间规划体系,在纵向上完成沟通的职责,并从顶层来客观的引导基层实施政策,做到分工明确、有法可依。具体体现在:(1)纵向衔接。国家级和省级在规划上需注重宏观与战略性,向大众展示国家的整体目标以及一些原则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顺利的进行引导。市级规划的职能主要是负责上下层沟通协调,不仅要结合国家、省级所提出的特色性规划方案,也要针对城镇具体的情况发展来整合。(2)横向协调。规划的横向协调应与法律法规保持一致性,既要做到带有层次性,结构清晰,也要使各级分工明确,有着统一的标准。对于主要的功能区规划而言,应带有战略性等指导思想,并借此作为横向层面中的顶层规划机制。(3)坚持三条底线。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政府要时刻确保重点,坚持维护耕地线、生态线和城建线,这不仅是实现“三规合一”的基础,更是各项规划的首要目标。因此“三规合一”在执行的过程中,必须制定三条准确的底线,然后其他规划便在此架构下逐一调整。倘若遇到越过底线的情况,必须追究责任到人、到单位,并按照法律规范秉公处理,方能实现生态安全、社会安全和经济稳固发展的目标。

3、合理运用国土空间规划方式。规划方式也是土地管理利用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能够提高国土资源的使用效率,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方式。以城市边缘区为例,由于处于城市及乡镇的双边缘地带,因此在实际用地管理期间也难免会发生土地属权不一致,土地规划存在难度等问题。故在健全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规划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针对城市边緣区的特殊性,明确用地规划方向,实现用地规划的统筹管理。同时设立建设用地转向非建设用地专门管理机构,加强土地利用审核力度,切实保证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规划的专业性及协同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土空间的合理规划是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到国土空间规划的功能价值,才能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实际价值性与科学性,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以及促进国家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江华.我国国土空间规划问题探析[J].大科技,2017(19)

[2]向亚丽,杨浩锋.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农业,2017(10)

[3]陈源择.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

[4]杨瑾文.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问题与对策[J].区域治理,20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