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自然资源管理新格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5
/ 2

新时期自然资源管理新格局

薛良敏

郓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郓城 274700

【摘要】长期以来中国自然资源管理中都存在制度不健全、缺少统一管理制度、难以建立、开发保护制度缺乏协调、监管维护机制职责交叉等突出问题,对国家经济、生态、资源构成恶劣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从新格局建设的观念和改革措施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自然资源,生态,管理

自然资源是天然生成的物质来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能量源泉和空间载体,自然资源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和不可替代性的地位,对切实维护国家所有者的权益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新时期自然资源管理新理念

1.1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自然是一个生生不息的生命有机体,而不是一部可随意拆卸的机器,也不只是一堆原料,自然有其要遵循的客观规律,需要按自然法则行事。人类虽然取得了绚丽的科技成就,“可上天,可入地”,但人类的智慧相对于自然还微不足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永远是人类的老师,是人类物质和精神的家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系着人的生产生活空间和生存质量,自然利载万物,人类破坏和毁灭自然,实际上是在破坏和毁灭人类自己。只有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观,有度有序利用自然,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文明。

1.2全过程管理理念

全过程管理包括源头、过程、后果,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严惩、责任追究的思路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需要按照源头保护、过程节约、末端治理的任务要求设置自然资源管理目标。源头保护关键在于防,产权明晰、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凡事预则立。过程节约关键在于相应激励和约束,激励节约,约束使用,形成税收杠杆、许可制、总量控制等机制。末端治理关键在于防治结合,生态环境损害要赔偿并修复,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全面开展生态建设与修复。这一全过程最终在于责任明确,对违反法律规定、违背空间规划、违反许可、违反总量控制行为都要严惩重罚,追究责任,通过对各类市场主体进行有效的约束,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制度。

1.3遵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山水林田湖都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存在的共同体,改革建立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也应是一个体系,需要从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来认识和落实自然资源管理制度。通过“科学规划、用途管制、市场配置、有偿使用、统一登记、维护权益、源头保护、统一整治、综合管理、强化监管”,努力实现“统一调查评价、统一确权登记、统一用途管制、统一监管信息平台和统一整治修复”的自然资源管理机制,解决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职责不清的管理问题,全面提升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和管理水平。

2构建自然资源管理新格局的举措

2.1建立资源、资产、资本“三资一体”统筹管理体系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生产、生活的重要要素,自然资源的属性设计资源、资本和资产,资源属性又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产属性又表现为产权关系和经济。因此,自然资源管理要以自然功能与环境属性为利用基础,以产权关系与经济属性为管理导向,以流通功能与增值属性为民生保障,建立资源、资产、资本“三资一体”统筹管理体系。资源管理层面,关注自然资源数量、质量、生态的保护与提升,推进资源调查评价、开发利用、监测监管、综合整治等;资产管理层面,强调明晰产权与保护权益,明确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主体、权利和责任,关注资源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内在利益机制;资本管理层面,构建自然资源资本融通体系,探索显化自然资源的资本性收入,关注资源流转、权利抵押、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资本显化和流通政策。

2.2建立自然资源市场体系,营造良好的市场交易环境

国家的产权制度、界定权属界线、确权登记等不断完善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所有权权能,完善自然资源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首先定义各类自然资源的产权关系,稳定产权期限,明确各类产权的权利、责任和利益范围;其次开展全域自然资源调查确权,全面完成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等各类产权确权颁证,摸清各类自然资源的自然底数和权属底数;进而开展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构建资产价值动态评估和定期评估体系,全面显化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明晰各类自然资源的经济底数;在明确自然、权属和经济底数的基础上,构建完善自然资源市场配置制度,制定自然资源市场配置规则,扩大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范围,规范自然资源资产流转方式;尤为重视建立健全自然资源市场配套运营体系,强化产权交易机制和争议调解处理机制,完善流转服务、价格管理、信息交换等中介服务体系,推进自然资源成熟市场体系的加速构建;最后是完善自然资源市场监管制度,运用税收调节、权益补贴、打击违法等手段,纠正市场失灵、营造良好的市场交易环境。

2.3以“自然资源综合整治+”为抓手,综合治理分散的自然资源

所有自然资源纳入整治治理范畴,调和人地关系失调现状,对现有的分散的自然资源进行综合治理,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综合治理。首先,改变传统单一治理手段导致的“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只管护田”割裂模式,将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治理等各个方面需求统一纳入国土综合整治的内涵中,通过“田水路林村镇”综合整治以优化生产生活空间和通过“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以改善生态空间。特别要以生态、景观服务及休闲游憩功能为重点,提升环境污染治理能力,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整体修复,构建以“山为骨、水为脉、林为表、田为魂、湖为心、草为皮”的自然资源生态安全体系。此外,应开展流程再造,细化并明确自然资源综合整治在谋划、实施和管控等环节在规划与施工、权责与机制、资金与利益分配等各方面的主要目标任务,建立健全源头保护和末端修复治理机制,实现自然资源综合整治“全生命周期”的有效运转。

结语

归根结底,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要想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使自然资源得以保护,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自然资源管理模式,创新出新的自然资源管理格局,建立先进科学的环保理念和态度,制定好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发展计划和目标。并扎实的将改革举措施行下去,并且为改革举措的施行做好有力的执法监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创建起生态文明时代的自然资源管理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赵陈晨.创建生态文明时代的自然资源管理新格局[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2):3224.

[2]汤春生.江西瑞金:“七个突出”构建自然资源管理新格局[J].自然资源通讯,2019,(18):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