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临空经济区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5
/ 2

湖北省临空经济区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李越 郑鑫

湖北省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61

摘要: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总体要求、设立条件、申报程序、建设任务、职责分工等,为各省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指明了方向。文章着重以湖北省武汉临空经济区、三峡临空经济区建设为核心开展研究,从临空经济区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从中分析出适合湖北临空经济区建设的政策与措施。

关键词:临空经济区;趋势特征;对策措施。

1.引言

临空经济区是指大型空港(机场)依托区位优势吸引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经济要素,以及生产、流通、贸易、休闲等活动向机场周边地区不断集聚,并通过政府引导和自我积累强化发展起来的多功能经济区域。临空经济区的概念主要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含义:它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它暗含了一系列相关产业,它具体指某一地理位置。

2.湖北临空经济区发展概况

湖北作为一个内陆省份,对外开放,航空自然是最快捷的途经。现在,湖北省机场建设梯度有序大推进,干线枢纽机场成熟壮大,新生代支线机场给当地带来人气,一批新建机场正在构建着新的人流物流关键点,依托机场建设发展临空经济的大幕业已展开。

2.1武汉临空经济区比较优势突出

武汉临空经济区涵盖两市三区,包含了武汉市东西湖区全部、黄陂区部分地区以及孝感市孝南区部分地区,位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两横三纵”空间结构的重要交汇点,是五大重点城镇群空间层面的中心,是中国“天元”的战略节点。临空经济相关产业已有初步发展,航空运输、航空制造、生物制药、商务贸易等企业加快集聚,航空枢纽建设和临空关联产业发展的相互联系日益增强。

2.2三峡临空经济区发展态势强劲

三峡临空经济区位于宜昌市西部,范围涵盖猇亭区、夷陵区和枝江市的部分地区。宜昌市地处长江万亿经济走廊,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所在地、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枢纽、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节点、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的中心城市。三峡机场是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国内外旅客可通过三峡机场直接出入境,近年来又新增了韩国、香港、台湾等国际和地区航线,区域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

3.趋势特征

3.1临空经济区发展历程

目前,综观世界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四个发展阶段:①雏形期,以航空运营、航空基地公司和航空支撑为主的相关产业发展阶段;②成长期,以航空制造业、临空高科技制造业发展为主的发展阶段;③繁荣期,城市综合功能发展阶段、现代服务业和城市综合功能发展完善阶段;④成熟期,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带动作用加大,处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阶段。

3.2欧美临空经济区发展特征

欧美发达国家枢纽机场的临空经济区则大多处于繁荣期阶段,如孟菲斯航空城、法兰克福航空城和史基辅航空城等。少量欧美临空经济区(如伦敦希思罗、芝加哥奥黑尔、达拉斯沃斯堡临空经济区)和亚洲近年一些全新规划建设的机场临空经济区(如韩国仁川),逐步向成熟期阶段发展,通过枢纽机场和临空经济区的辐射能力,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引领临空经济区的建设潮流。

3.3国内临空经济区发展特征

我国临空经济区大多处于临空经济发展的雏形期和成长期之间,三大枢纽机场—首都机场、广州白云机场和上海虹桥机场的临空经济区则介于成长期阶段与繁荣期阶段之间,正逐步完善临空经济的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功能以及居住、休闲、文化和医疗等城市综合功能,从单一的临空制造园区向航空城市转变。

4.发展湖北临空经济区的对策与措施

4.1管理体制方面

建议成立高规格的湖北省临空经济区管理委员会(常设机构),负责全省临空经济区的发展规划、宏观指导、区域协调、政策落实及其他管理。指导武汉市和宜昌市在全省临空经济的整体布局中,有效整合资源和优势,努力做到产业发展联动、空间布局合理、资源配置高效、工作齐抓共管,切实把加快发展临空经济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出台武湖北临空经济区发展战略规划。借鉴获批临空经济区示范区的先进经验,要做好临空经济区周边区域的发展功能规划,优先发展航空运输及现代物流业,加强机场、地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客运零换乘与货运的无缝对接,使临空经济区最终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空港产业基地。

4.2空间布局方面

强化空间层次中的“点线面”联动。“点”是指大型航空枢纽和区域性航空枢纽以及门户机场等。“线”则是指水运、铁运、公路运输等形成的运输轴线。“面”指机场周边区域以及城市集群所形成的特定经济圈。三者结合在一起,成为临空产业发展的布局规划基础。按照节约集约发展理念,推进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设施规划的有机衔接,推进“多规合一”。按照临空经济区布局原则和规律,突出我省临空经济区特色,主要采取“圈层式+组团式”布局导向。依据湖北各地临空经济区的功能定位,按照“一、二、三产业”并举,优先发展机场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与临空类高端制造业。

4.3临空产业方面

依托产业链发展需求构建起全方位的临空经济产业链,其中以核心产业为枢纽,结合关联产业以及周边产业等。在临空产业发展中对空运服务质量、机场硬件建设、航路修缮保证等加大管理力度,同时在链上经济节点进行科学规划,实现多重资源的高效利用,以机场为核心起到上下游经济的衔接作用,从而使临空产业发展区域优化。在发展传统客货运输、航空制造、维修维护等业务基础上,拓展应急救援、高端私人服务、商务航空、医疗救助等新兴业务形式,从而使机场临空产业与现代金融、物流、旅游等商业元素相结合。加强对航空产业、高新产品制造业、国际商务会展业、文化娱乐休闲业等重点临空产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4.4重大平台方面

要加快临空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在组织机构、发展平台上进一步着力,便于机场方与市、县两级政府之间的持续有效沟通、互动发展,有效整合临空经济区机场周边的资源,落实责任主体,推进政策出台,共同构建临空经济发展的平台。同时打破行政区划边界,建立统一的开发主体,成立各地临空经济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重大政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临空经济区的空间结构与机场功能分区的协调。要促进通关便利化,加快电子口岸平台建设,促进进出口货物通关无纸化改革。支持临空经济区投融资平台建设,通过发行债券、申请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等方法吸引民间及国外资本,充实建设资金库,加快湖北临空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

4.5设施建设方面

发挥湖北临空经济区独一无二的“铁、水、公、空”一体化综合交通优势和门户优势,建立多式联运的枢纽站体系,客、货运分离的道路体系和零换乘的客运衔接体系。按照“人业城和谐共生、产商居功能均衡”理念,统筹规划、建设临空经济区内的产业集聚区、人口集聚区、综合服务区、生态保护区等内在功能分区,打造宜居宜业的“临空港宜居城”。划定生态红线保护区,包括主要水体、防护林地、水源保护区和涵养区等,实行严格保护。建设生态防护林地,加强主要河流两侧防洪堤岸、区域交通通道两侧、重大区域设施周边的绿化驳岸与防护林地建设。串联生态网络,以临空经济区境内主要河流为主体形成水网,沿主要河流、交通通道、市政通道的生态绿化带,形成绿道网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4号)》;

[2]《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航局关于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地区〔2015〕1473号》;

[3]张巍匀.武汉临空经济发展中的政企协同机制研究.2019-05-01;

[4]刘春雷,薛宝佳,王军丽,刘琪.临空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性分析——以武汉临空经济区为例.现代商贸工业,2017-03-1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