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及应急管理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4
/ 2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及应急管理对策分析

褚尊起

天津百利特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5

摘要: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伴随着风险,要针对潜藏的风险及时做出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本文提出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潜在的安全问题,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应急管理措施,争取做到全面预控,从源头杜绝风险的发生。进而提高企业在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时的处理速度,把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控制在最低。

关键词:安全管理风险;应急管理;对策分析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层出不穷,近年来中国企业立足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自我国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以来,全球资金的流动更加频繁、复杂,这导致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风险陡增。作为一家优秀的企业要具有前瞻性,在企业的安全管理生产中合理应用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具有预见性。安全事故是可以预防的,我们要做到全面管控危险源头,安全生产、文明作业,动员全体员工规避安全风险,提高应急管理的水平。

1.企业风险基本概况

所谓的风险就是指受到不确定性影响而导致的可能存在的问题,可能来自于企业外部,有些来自于企业自身。风险具有客观性与不确定性,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风险必定存在于企业的生产过程,极有可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造成损失。但是风险也是可防可控的,人类可以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加以预防,对危险源进行有效处理,以阻止更严重问题的发生。因此,为了及时规避风险,企业要又做到提前预知风险的能力,及时制定正确的应对方式,以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生产的安全问题是企业面临的风险中很重要的一点,如何有效防止安全问题的发生,将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是制定应急管理对策的最终目标。

2.企业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应急管理意识薄弱,预防政策缺失

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常常面临着各种风险,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采取的紧急措施便是应急管理。一般来说,应急管理的对象都是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已经造成了企业的损失,这时要做的是尽可能地抑制事故的发展,阻止事故造成更多的损失。仅仅如此是不够的,我们更加需要预防风险,要做到提前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从源头处减少事故。安全生产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企业生产的安全教育应该融入企业文化的全程。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意识,令所有企业员工都具有安全危机认知,把维护企业的安全生产树立成企业全体员工在工作中的首要认识。

2.2应急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应急处理能力低下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管理体系体系不够完善,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非常不规范,还有很大的可提升空间。应急预案的制定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文化、企业实际情况,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但是很多企业的应急预案编写工作非常不负责任,执行性不强,脱离实际、前后矛盾,根本无法真正起到应对突发情况的作用。有些企业的应急预案在经过演习、或是实际使用后发现了不合理的地方,也不去进行修订,这会遗留下非常大的安全隐患。[1]企业要坚决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检查完善应急预案,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2.3员工培训不到位,缺乏安全应急意识

为了提高企业对于生产安全问题的应对能力,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是十分关键的一点。有调查显示,大部分企业的员工并没有严谨的安全意識,对于工作中潜在的危险认识不够深刻。同时,也有部分员工对于生活中的安全常识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甚至有员工不能识别紧急疏散出口。这是十分严重的安全问题,极大地提升了生产过程中安全问题发生风险,降低了紧急情况发生时员工做出正确应对措施的几率。良好的安全应急培训可以使员工获得优秀的紧急处理能力,这对企业来说是十分有益的。只有调动全体员工对安全问题的积极性,才能更好的预防安全问题的发生,紧急事件发生时可以更加镇定、冷静地做出正确的处理。[2]同时,很多企业的应急安全演习并没有得到重视,演习预案与现实不相符,领导人员没有明确的指挥,仅仅流于形式。对于员工来说只是做做样子,没有起到警示与教学作用,不满足企业应急工作的需要。

3.企业安应急管理对策分析

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意见内容指出,加强应急管理对策的实施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依靠法律法规和人民群众,落实完善公共安全的应急预案,提高预防和处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促进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在政府的监督下,结合实际情况,完善企业对于生产安全风险的应急对策,推动企业发展,对企业、对员工的生命安全负责。

3.1做好监督工作,时刻警惕安全事故发生

企业的生产要应该配备严格的监督程序,做到提前预控,监督过程,有效动员全体员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严格管控。管理人员要对潜在风险进行预测与评估,辨别安全风险的重要程度,针对性地进行评级、分类,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提出风险警告。要定时进行风险的动态监测、进行分析,一旦发现征兆立即报告上级,同时对员工发出安全警告。对与相关的员工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应急防范措施,时刻警惕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果紧急事件发生,要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在确保所有员工的安全的同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应对措施把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严格排查残存的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再次发生,造成二次伤害。如果有事故安全严重威胁员工安全,要坚持以人为本,竭尽全力救护伤员,尽量避免出现更严重的人员伤亡。

3.2健全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完善相关规定

企业应该顺应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应对生产安全问题的应急管理体系。在企业中要设置专门针对生产安全事件的应急管理机构,配置专职人员进行分析预防、处理应对工作。在公司实际的运行中,安全防护工作永远无法做到最好,常常会出现并没有前例的突发安全事件。这时仅仅依靠以往经验的处理方式是不够的,需要应急管理机构人员有效的应急预案。工作人员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对风险及时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定期进行检查。比如易燃易爆品储存的地点,锅炉、压力容器、高压管道的位置等等。对所有风险做到合理预防、才能更好应对意外的发生。

3.3针对风险进行演练,提升企业员工安全意识

企业应该针对生产过程中含有安全隐患,极易发生意外的环节投入格外的注意。比如举办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或者开展安全事故演练。对于安全教育以及演练的成果进行调查,倾听各方声音,及时做好反馈工作。总结演练中出现的问题,发现缺点以及不足,不断改善应急处理对策。设立专门的应急部门小组,有需要的情况下组建专职或者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负责安全生产的工作人员要熟悉岗位职责,定时接受教育培训,定期排查潜藏的安全隐患,熟悉工作环境,不断提高在突发安全问题出现时第一时间的处置应对能力。

结语

在大型企业中,良好的风险应急管理对策可以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以及公司的资产安全,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无小事”,要不断完善企业的应急管理措施,才能维护企业的稳定发展,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兴红,丁晓红. 浅议企业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

[2]刘昕.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能力量化及其管理对策研究[J]. 商品与质量,2016,000(013):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