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 建设优化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2
/ 2

“生态文化” 建设优化路径研究

侯棻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030006

摘要:生态文化繁荣与否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长久发展之大计,生态文化的培育需要全民参与。政府、企业、学校、生态环保组织以及每一位公民都有其职责所在。本文在分析以上各行为主体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职能及其责任的基础上,结合2019年“山西省生态文化建设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系统性分析,提出生态文化建设的可行性优化路径。

关键词:生态文化;政府;企业;公众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付出了巨大的生态、资源和环境代价,暴露了生态文化的困境。要解决当前资源环境危机,需从文化价值观念入手,加强对生态文化的培育,逐步改善人们日常行为方式以及各经济主体的活动方式[1]。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习近平主席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人们对生态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社会生态文化的成功普及和生态意识的形成。本文通过对山西省生态文化认知和实践的调查问卷分析得出:98%的公众认为生态文化建设重要,对生态文化知识了解面广,但准确率较低。对“生态文明”这一概念是哪国提出来的,多数人不知道,没有正确的生态文化知识;此外,整体生态环境法制意识较低,对相关法律法规缺乏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意愿普遍较高,但是践行度比较低。由此可见,生态文化的建设和培育还有待深入开展,其建设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企业、环保组织和学校,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本文就以上各行为主体的责任和职能入手,从广义的生态文化角度出发[2],分析生态文化建设的优化路径。

(一)政府驱动机制

近些年,我国政府的生态文明建设能力持续增强,提供了重要的政策环境[1]。生态文化建设需要生态制度保障,同时,生态文化能够助推制度与体制完善。制度与体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存在。政府拥有公共权力可在最大范围内调动社会资源和力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首先,政府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供给的职能和责任。生态文化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生态保护相关政策和生态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在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要综合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弥补市场、企业与社会的缺陷和不足。通过政策调节公民及企业的行为,建立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奖惩机制,如建立排污许可制度和财税制度约束企业行为,以及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在行政权力不适合参与干预时,可运用市场经济手段,调节大众的消费行为及企业的生产行为[3]。同时,需要加强生态环境立法和实施,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法律意识。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零容忍,落实领导干部、相关组织和个人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推进生态环境决策的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环保参与权。

其次,政府需要统筹城乡生态文化的建设。按照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及其整体性、系统性,对自然生态要素进行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对城镇进行科学规划,大力发展绿色城市、生态城市、海绵城市,提高民众的生态感知力。同时,生态文化不仅需要在城市中建设,更需要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生态文化的建设。美丽乡村生态文化的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和灵魂。乡村生态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考虑乡村原本的生态文化,突出地域性,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鼓励建设特色生态小镇。

最后,生态意识的培育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需要依靠政府的引导和大力支持。可以通过开展创建绿色单位、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家庭和绿色社区等行动,对绿色行为给予表彰和奖励,引导企业和公众自觉践行绿色行为。同时,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注重发挥新媒体对生态文化的传播和引导作用,结合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打造多元化的生态知识传播体系,普及生态价值观。此外,政府培育和扶植生态环保组织,也是发动公众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培育全民生态文化素养的重要路径。

(二)企业参与机制

企业是社会财富的主要生产者,也是自然资源最大的消费者和污染物的主要制造者。马克思实践论观点中指明,在生态物质文化中,生产方式是最重要的内容。生态文化指引下的生产方式应该是低碳、环保和绿色的,满足从生产技术、产品和消费整个生产链条的生态化。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压力,只有企业树立生态文化价值理念,才能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首先,在企业文化上,需要提升全体员工的生态环保意识和责任,重视和加强企业的生态环保培训,分析生态问题的重要性,扭转重经济效益、轻生态保护的思想理念,为构建生态友好型企业提供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和环境伦理基础;其次,积极探索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的绿色发展模式,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在生产流程上,建立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技术、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绿色物流、绿色回收的循环经济新模式。推动节能减排,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施节水降耗,废弃物回收循环利用等。同时,发展绿色金融,动员和激励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产业,加快经济的绿色转型。

(三)生态环保组织的助推机制

生态环保组织作为第三方,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在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起到纽带作用,监督各方的生态环保行为,是政府部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助手与合作伙伴[4]。目前,山西省生态环保组织迅速发展,志愿者越来越多,但是,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仍是一个弱势组织,运行困难。生态环保组织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讲座、出版物以及大众媒体等手段,向社会公众宣传生态环保理念,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同时,可以与企业进行良好合作,推广生态环保产品,增加经费来源。此外,生态环保组织要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增强人才储备、科技水平、专业知识和公信力等方面的建设,确保健康发展,发挥应有作用,提高社会影响力。

(四)学校的支撑机制

我国的生态文化教育起步较晚,目前仅仅停留在碎片化的环境保护宣传层面,尚未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

很多发达国家设置专门的机构负责生态意识教育,教育体系相对完备,涵盖各个层面,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有力地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形成和生态行为的养成。我国可以借鉴这些国家的生态文化培育的先进理念,重点放在中小学学校生态教育,在课程体系中增加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相关内容;同时,将生态教育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校内活动延伸到家庭、社区,且与近期的生态问题紧密联系,建设大批生态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知能力、增强生态文明认同感和生态环境忧患意识。

此外,高等学校也是培育生态文化意识的重要阵地,培育大学生的生态素养是新时代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通过对山西省高校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虽然大多具备生态环保意识,但缺乏深入的认知和实践。且高校生态文化教育不系统,除了在环境相关学科中开设课程外,大多高校没有开设生态通识课。其次,生态知识传授主要依赖于课堂,生态实践的机会很少。生态知识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伦理学、哲学、美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这类师资相当缺乏。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高校生态文化建设优化路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把高校思想政治课作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塑造生态文化信仰,把是否具有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和实践观作为衡量大学生是否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②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态文明通识课程,把生态文明教育渗入到所有课程和各个专业教育环节之中。③大力推进“知行合一”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行为;④将生态文化教育纳入师资培训。鼓励并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的学科协同和校际合作,整合优质资源,建设“慕课”等共享平台。[5]

综上所述,生态文化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根据我国现实状况,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生态文化建设不仅要培养人的生态意识,树立生态价值观,更需要转变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需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生态环保组织和全体公民共同参与的生态文化建设体系。只有以上行为主体各司其职,发挥优势,共同繁荣生态文化,才能大力推进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 章少民.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N]. 中国环境报,2018,4-12(003).

[2] 尚晨光,赵建军.生态文化的时代属性及价值取向研究[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9,36(02):114-119.

[3] 王华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责任政府的职能建设[J].学理论,2016(10):51-52

[4] 周觅.培育和发展生态文化的主要路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1):49-51.

[5] 王燕珺.绿色发展背景下高校生态文化建设的现实问题与出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6):3-5.

 *此文系2018年度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山西省“生态文化”建设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18A81)的研究成果

此文系2018年度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山西省“生态文化”建设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18A8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