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1
/ 2

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靳阳阳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企业在日常运营管理中,风险管理是一项重点的基础工作。其中,财务管理中心存在的风险有时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企业需要提高重视程度,并结合自身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规避。基于此,本文将重点阐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关键词:财务管理;存在风险;防范措施

引言

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竞争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产品方面,行业内部对企业的管理模式以及风险规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一项重点工作,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分析风险的来源,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规避处理,从而助力企业更加健康地发展。

1、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1.1资金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重点需要对企业的资金流动以及运营过程进行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不同企业的内部情况不同,资金运作也具备一定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风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融资过程中的风险。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由于企业需要资金满足发展需要,因此需要做好融资工作。但不管哪一种资金来源,对于企业而言,都会造成负债的增加,从而增加负债风险。第二,企业的投资行为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投资就是将企业的资金投入相应的项目中,但投资本身有一定的风险,投资失败造成的损失也会对企业的日常运营造成不利影响。第三,现金流风险。现金流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经营质量。现金流不充足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引发企业的破产。

1.2财务信息失真造成的决策风险

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更好地是对企业的资金和账目进行更好地管控,从而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因此财务管理的信息提供需要保证真实性,从而为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会计从业人员的水平不高以及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等问题的存在,在具体工作中可能会造成各种纰漏,严重影响信息的有效性。这些不真实的信息到了管理者手中,将会影响决定的科学性,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风险。

1.3财务管理与企业业务需要不吻合

财务管理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企业的发展服务的。但当前,由于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因此与企业的业务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导致两者无法有效配合,难以满足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这种管理模式的缺陷,将会影响企业业务开展的进度,不利于在市场中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1.4财务操作不当造成的风险

当前,我国的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各项法律的出台为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也在受到各个方面的监督,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受到严厉打击。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待提升,工作人员的失误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企业向社会披露的财务信息也会受到各个方面的监督,因此这种小错误也会导致企业信誉的下降,最终造成经营危机。

2、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2.1完善企业预算制度

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应该随时关注资金的运营情况也业务需求的匹配程度,并重视做好全面的预算管理。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实现资金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还能降低融资的风险。企业的预算管理,需要保证全面性,财务部门需要对各项业务进行全面考察,同时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制定经营目标,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具体情况对预算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月度或者年度考核中,需要重视预算与目标的完成情况,从而突出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还应该及时总结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重视信息的反馈,不断优化预算制度,降低财务管理风险.

2.2建立财务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

任何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以及风险的类型,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规避。首先企业需要提高重视程度,其次需要做好风险的正确评估工作,最后还需要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做好预警工作,不断健全预警体系。通过将风险预警与风险评估相结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风险进行判断,在投资方面、债务偿还方面以及资金流动的管理方面进行预警。做好预警工作的前提是对相关部门的信息进行有效的采集,从而及时发出生产经营的风险信号,并做好及时有效的处理,降低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损失。

2.3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生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一方面是产品本身的品质,另一方面就是企业的软实力,比如制度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其中,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为了更好地规避风险,需要重视团队业务能力的提升。具体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及时更新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掌握当前财务信息管理的必备知识,做好报表的及时制定、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工作。具体可以通过讲座或者培训的方式帮助员工及时更新知识体系。第二,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充分了解各个部门的功能与职责,熟悉企业各个部门的业务模式与生产经营情况,从而更好地了解风险来源,做好预防措施。

2.4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

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需要保证监督工作的落实。一方面,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明确监督对象,并逐渐完善内部的规章制度,明确监督人员和考核人员的责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控制风险。第二,企业需要接受外部的监督,接受相关的职能部门和国家的监管,及时听取有关意见,积极改进,提升抗风险能力。企业内控制度落实的出发点就是岗位分离制度,全面落实内控与管理工作。内控制度落实通过控制内控岗位实现,保证所提供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以内控岗位分离为出发点,将岗位分离制度落实到各项经济活动中,实现各个岗位之间的监督、牵制,实现内控的目的。

3、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市场的不断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也面临严峻挑战。因此,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从制度优化方面以及人才培养方面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做好风险的规避工作,助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娟.新形势下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J].财经界,2020(09):158-159.

[2]刘伟.探析企业财务管理内控体系建设及风险防范对策[J].财经界,2020(07):157-158.

[3]杨波.研究有限公司如何加强财务管理防范经营风险[J].纳税,2020,14(16):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