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施工合同管理与风险控制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4
/ 2

在施工合同管理与风险控制措施分析

施寸吴

云南华派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 650032

摘要:本文主要从可控与不可控、内部管理与外部环境以及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三方面内容入手,简略阐述了在施工合同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形式,并提出了几点在施工合同管理过程中强化风险控制的措施,旨在降低风险存在的概率,提高合同管理工作的水平。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管理风险控制

引言:近些年,我国市场竞争逐渐呈现出愈发激烈的态势,这使得工程开展有了更高的合同管理要求,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有可能存在的合同管理风险,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此提升合同管理的质量,这对于工程的顺利开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1在施工合同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形式

1.1可控与不可控风险

按照风险防范等级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可控风险与不可控风险。在实际进行合同管理时,可以充分运用流程规范化高效落实贯彻信用风险评估,进而解决普遍存在于合同管理中的各种争议,有效规避工程合同管理中的可控风险。之所以会出现不可控风险,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当时我国政治政策以及宏观经济的改变,同时,还存在部分自然灾害因素,使得工程合同在不可控风险的制约下,难以实际进行签署以及落实。

1.2内部管理风险与外部环境风险

从风险防范控制范围的角度出发,可以将公路工程中合同管理划分成内部管理风险以及外部环境风险两种。传统在开展公路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常常会面临着管理制度有所欠缺的问题,其管理流程也不够规范,并且无法全面落实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再加上部分工作人员自身专业素质以及专业能力不足,都有可能会使得合同管理过程中产生各类风险,这种风险类型便是内部管理风险。而外部风险主要指的是,在进行合同管理时,合同双方信用等级较低,同时,有着采用不合法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的记录,并且有蓄意欺诈现象[1]

1.3直接管理风险与间接管理风险

从风险防范责任的角度出发,可以将公路工程合同管理中的风险划分为直接管理风险以及间接管理风险。直接管理风险包括,企业在进行合同管理期间对于合同进行履约和更改,与此同时,其实际的制度体系不完善、发生管理不规范都是合同管理中直接管理风险的重要体现。而针对那些企业在进行合同管理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类因素的制约,便可以称之为间接管理风险,间接管理风险的存在对于公司的正常发展有着制约作用,有必要加强对其的重视。

2在施工合同管理过程中强化风险控制的措施

2.1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一般来说,合同流程管理工作包含着诸多内容,例如考察、预设、制定大纲、进行审核、签订合同以及终止合同等等。唯有详细开展对上述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才能确保相关责任、目标以及方式的高效落实,进而提升管理的有效性。若想高质量地实现对于合同的监督工作,则务必要在进行合同签订之前、谈判过程中以及合同履行、管理期间,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该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业的评价。这样一来便能够切实保障合同具备完备的形式、标准的语言以及完整的合同项目,并可以充分同相关法律规范相符合,让合同呈现出制度化、规范化以及标准化的特点。

2.2完善文本体系

合同文本风险是合同管理过程中常见的风险因素之一,其主要指的是存在于条款中的各项不安全因素,通常情况下其具体体现是条款有着不严密、不合理以及不安全的问题。若想有效控制对该类风险进行控制,需要对于执行评审制度进行全面贯彻执行。因此,在进行合同拟定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国家颁布的相关规定,对各种管理的方法以及不同种类展开全面了解,在原有的基础上优化完善文本体系。实时动态地对合同文本所产生的变化进行掌握,逐渐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除此以外,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当树立良好的岗位责任意识,第一时间改正文本中存在问题的部分,进而使得合同管理工作能够同投标报价、结算管理以及成本核定之间得到紧密联系,降低合同管理过程中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工作人员需要严密依照“四不”标准审核合同内容,此举能够有效增加合同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为后续合同的顺利签订创造良好的条件。

2.3强化风险预警

灵活地运用风险预警可以在开展合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减少合同风险,基于此,应当构建起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详细并准确地评估合同签订者实际的信用情况,加强对于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管理工作,以此有效降低风险存在的可能性,与此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构建起分级分类预警,以便于针对潜在的合同风险采取妥善的方式进行应对。工作人员需要对信息会商体系进行完善,各个部门之间应当针对合同中有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展开集体会商,以便于集思广益精准解决问题。工作人员在实际应用时,应当仔细检查好合同中所体现的收益情况以及内容规范性,特别是要重点注意存在亏损和收益不足现象的项目,应当深入探究其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此有效规避相应的风险问题。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针对有较大可能会存在风险的部分展开动态跟踪,并向有关部门第一时间反馈跟踪信息,提升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2.4加强信息化管理

近些年来我国信息化水平逐渐提升,在进行合同管理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以此实现在提升其运行效率的同时减少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并减少成本的不必要投入。信息化管理涉及到诸多内容,其中包含着工程预算管理、成本风险管理、项目成本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充分使用网络有效实现各单位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通过数据本身的传递性控制好合同管理的各个环节。将信息化管理手段引入到合同管理当中能够有效避免不确定的人为因素对合同管理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在开展全过程管理过程中可以实时反映出合同管理的具体情况,进而实现风险控制工作实际效果的提升[2]

2.5优化人才培养

对于合同管理来说,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应当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于人才人用的机制展开不断完善与优化,坚持采用公正以及公平的标准,对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展开全面了解,甄选出专业素质强的人才。此举有助于帮助人才充分发挥出其自身的主导作用,使得合同管理工作得以高效完成。与此同时应当强化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切实提升其知识以及技能,扩展器思维,健全工作人员的考核体系。加强对于专业人员的全方面培养,包括其自身的岗位责任意识、控制风险能力、履行合同等相关知识的掌握,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减少合同管理中的风险问题。

结论:综上所述,强化风险控制优化开展合同管理工作能够切实提高工程合同管理水平,对于降低工程成本以及提升工程建设效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应当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以及文本体系,并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系统,以此提升工作人员合同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磊,马维剑.公路工程建设的施工合同管理实践[J].砖瓦世界,2020,(16):233.

[2]董玉国,洪玉科.新形势下公路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J].新材料·新装饰,2020,2(5):83.

作者简介:施寸吴(1988.05--);性别:女,籍贯:云南省剑川县人,学历:大专,毕业于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