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会阴超声 诊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进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2
/ 2

经会阴超声 诊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进展分析

秦学敏,柏根基,盛文伟,张琴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 ,江苏淮安 223300

摘要: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往临床中难以发现的疑难杂症也逐渐被发现,并得到了细分与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女性而言,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其生产后常见的疾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还会对以后的生活与健康造成影响,所以说早期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经会阴超声(transperineal ultrasound,TPUS)诊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进展进行分析与综述。

关键词:经会阴;超声诊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进展分析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影响女性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其主要是指盆腔支持系统结构退化后,对盆底结构造成损伤,从而表现出压力性尿失禁、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等明显的临床症状。在该疾病的诊断中应用TPUS检查,不仅能够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同时也能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发展前景可观。

一、盆底结构概述

盆底是女性身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三维立体结构,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从垂直方向来说,其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前盆腔,其内部的组织主要有膀胱、尿道以及阴道前壁;第二部分为中盆腔,其内部组织主要有子宫和阴道穹窿;第三部分为后盆腔,其内部组织主要有阴道后壁、直肠以及肛管。从水平方向来说,盆腔同样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由主韧带-骶韧带复合体,进行最顶端支持,支撑子宫及阴道上三分之一;第二部分是由肛提肌群-直肠阴道筋膜、 耻骨宫颈筋膜组成中间水平方向支持,对女性的膀胱、阴道上三分之二及直肠进行支撑;第三部分是由会阴体及括约肌组成,对女性的尿道远端进行支撑。

二、TPUS检查盆底的结构成像情况

在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TPUS检查时,需让患者保持大小便排空状态,取截石位。使用腹部、产科三维探头或腔内探头,从患者的腹侧到背侧对耻骨联合、尿道、膀胱颈、膀胱后壁、阴道、阴道壁、直肠、肛管和会阴体进行依次观察,并将参考点设定在耻骨联合下缘,将其中轴线与下缘水平线成45°角的位置,以定位准确[1]。与以往的MRI检查方式相比,盆底TPUS检查不仅能够对盆底静息状态进行观察,同时也能够在患者Valsalva 动作下,对患者3个盆腔室进行动态评估,从而更好的了解膀胱颈下移、宫颈运动以及直肠、肛管运动等各项情况。同时,三维超声图像还能够对肛提肌裂孔、肛管及肛门括约肌等进行观察。

三、TPUS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

(一)TPUS对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

压力性尿失禁主要是指腹压突然性的增加导致逼尿肌或膀胱壁运动以外的尿液不自主的流出,而膀胱颈的下降是该种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并且膀胱颈移动度的超声测量与阴道测压法相关程度较大,所以说能够利用TPUS通过对膀胱颈的移动度对压力性尿失禁的情况做具体的评估。具体的诊断标准为:(1)膀胱颈的活动度在20°或20°以上,(2)在休息的状态下,膀胱的尿道角在95°或95°以上的范围,(3)耻骨联合与膀胱颈之间的距离在2.3cm以上。如果满足上述两个指标,则可对压力性尿失禁进行判定。具相关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对230名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通过临床检查、TPUS检查以及尿动力学检查时,发现尿动力学与TPUS都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另外,TPUS不仅能够对压力性尿失禁进行诊断,也可以对其治疗方案制定及疗效评估,并能在患者进行盆底肌锻炼时,给予一定的动态监测与指导[2]

(二)TPUS对盆底器官脱垂的诊断

在盆腔器官脱垂的评价时,大多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评价系统(POP-Q)的评定发生,并通过解剖关系,对脱垂的情况记性认定,但是这种方式却无法对盆底器官的功能状态进行真实的反应,而采用TPUS对器官脱垂进行诊断时,能够直观的动态的将盆底器官活动特点展示出来。在对盆腔器官脱垂定量评价系统(POP-Q)与TPUS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时发现二者的相关性较好,所以说TPUS能够作为临床中诊断盆腔器官脱垂有效的评估方法[3]。同时,TPUS能够对会阴过度以及真性直肠膨出进行有效的鉴别:当患者处于最大Valsalva 运动时,观察到肛门直肠肌的连续终端和疝囊的形成,且疝囊的深度大于或等于10mm,则可以判定为真性直肠膨出。而会阴过度的现象为,壶腹部内容物下降,并达到耻骨联合的下缘位置,筋膜未出现连续性中断的状态。对于女性盆底器官脱垂而言,直肠肠套叠也是一种常见形式,多发于多次经阴道生产的女性,临床中通常将其诊断为阴道直肠疝脱肛。对于该种疾病,通常采用排粪造影的方法进行诊断,虽然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诊断效果,但是对正常黏膜的下降却无法有效的区分,而通过TPUS对这种疾病进行诊断时,能够在患者处于最大Valsalva 时,对直肠壁以及小肠陷入直肠腔内进行观察,经临床研究发现,二者的相关度比较高,能够利用TPUS对肠疝等疾病进行诊断,其能够代替排粪造影这种检查方式。因为在最大Valsalva运动状态下,能够对腹腔内容物在肛直肠连接部的向下运动进行观察,并且能够对肠疝的严重程度进行判定,并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4]

(三)TPUS对肛提肌损伤与产伤性肛门括约肌损伤的诊断

三维TPUS可以对肛提肌形态与厚度变化进行清晰的呈现,及时发现肛提肌不对称、断裂等问题。而产伤性肛门括约肌损伤是产后常见并发症,可分为肛门内括约肌损伤、肛门外括约肌损伤与复合性损伤,如临床处理不当,可能发展为肛门失禁。经会阴三维超声断层成像(TUI),通过三维容积图像的建立与患者肛门括约肌最大收缩动作像配合,从而有效的发现患者肛门括约肌的损伤部位与损伤程度。

  1. TPUS对尿道周围病变的诊断

对于有排尿急迫、疼痛、膀胱反复感染的患者,在临床诊断中,通常会忽视尿道憩室的情况,而三维TPUS能够进行准确的诊断。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还能够客观反映会阴区囊实性病变的不同声像特征,如阴道壁囊肿、尿道腺囊肿、尿道憩室、阴道内肿瘤在声像图上有所不同,这对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5]

(五)TPUS对盆底障碍性疾病术后疗效评估

通过二维及三维TPUS,可以在压力性尿失禁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后,对吊带位置及形态进行评估;对盆腔脏器脱垂重建植入补片的位置、大小、形态及近期有无阴道壁血肿,远期有无网片挛缩、侵蚀等并发症出现进行评估。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会阴超声是临床中诊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有效方法,并具有简便、安全、无创等明显的优势,通过应用二维与三维超声,将盆底矢状面结构与横断面信息充分展示出来,不仅能评估盆底解剖结构和功能,动态观察盆腔脏器脱垂及盆底肌肉受损情况,还能评估植入材料的位置,为临床提供重要信息和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杨佳丽, 梁淑仪, 洪碧珊. 经会阴超声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观察及评估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 27(2):382-384.

[2]吴巧.经会阴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组织功能的近期效果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 30(10):1494-1495.

[3]江宁珠, 姜伟, 敖贵文,等.经会阴超声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应用观察[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7, 9(6):69-72.

[4]陈华, 王慧芳, 陈梦华, 等. 经会阴超声评估盆底康复治疗近期疗效[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6, 32(8):1240-1243.

[5]甘宜鑫, 张新玲, 周祥福. 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在会阴区囊实性病变中的应用研究[J].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 12(3):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