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配电运行管理及维护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2
/ 2

智能电网配电运行管理及维护策略

赵鑫

国网黑龙江富裕县电业局有限公司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电力公司必须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清洁、优质的电力资源。而智能电网就是基于这一目标来进行建设的。由于智能电网具有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等特征,因此,大力加强智能电网的建设,能够实现以下四个目的:(1)有助于实现配电运行的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2)有助于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电能损耗;(3)有助于增强电网的可靠性,确保供电安全可靠;(4)有助于提高电能质量;因此,建设智能电网,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运行管理;维护策略

1导言

智能电网建设是一项异常复杂的工作,而如何进行智能电网的配电运行管理与维护,又是进行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也是一个难题问题,因此,该课题也受到了学术界越来越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基于此,本文针对智能电网的配电运行管理及维护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电力公司开展智能电网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2加强智能电网配电运行管理及维护的必要性分析

在进行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随着接入设备的规模不断扩大,智能电网中产生的数据规模也越来越庞大。智能电网接入的设备主要为参与电能生产、变换、传输、分配和消耗电能的一次设备,以及对智能电网运行状态进行测量、监视、控制和调节的二次设备。涉及到继电保护技术、安全防护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等多个领域的专业技术,且需要大量厂家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由于智能电网中的设备数量庞大、来源复杂、投入运行的时间有长有短,且运维人员构成复杂,一旦相关设备或者系统发生问题,往往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才能把问题解决。不但增加了问题解决的时间,而且对智能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造成影响。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对智能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加强对智能电网的配电运行管理及维护,才能不断适应智能电网对运维管理的需求。

3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概述

对于现代化供电企业而言,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即是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在配电运维模式方面通过系统化建设,对配电网运行、调度与检修不再以传统分工模式为运用,而是在经合理调整后,使电网运行与检修实现了由同一部门统一管理、负责的运维模式。在该模式下,由于在资源整合后使电力系统倒闸操作、维护检修以及设备巡视等分散性工作可由同一班组完成,因此使资源配置更科学,作业流程更高效,最终实现了企业运行效率的大幅提升。具体来说,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包含组织机构一体化和员工职责一体化两层含义。其中,前者是针对传统配电网运维模式,在整合各职能部门后,建立专职部门来负责配电网运行与检修任务,以此使运管部门功能更加完善,管理更加闭环;后者主要是针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经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培训后,使不同岗位的运行与检修技能可被同一员工掌握。

4智能电网下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难点

4.1运行与检修的差异性

在配网运行与检修过程中,虽然其服务对象均为电力设备,但两者在具体要求方面差异较大,其中前者对综合性知识要求较高,后者则对专业性知识要求较强,与此同时,在电压等级不断升高与电网运行日趋智能的背景下,对配网运行与检修人员专业技能的要求随之提高。故此,在配电运维一体化具体建设时,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周期会因专业技能掌握难度的增大而表现更长。

4.2现场作业安全问题

配网检修任务的实施,为保证现场作业的安全性,有必要进行安全交底以及采取安全措施。对于传统检修模式而言,由于检修或变更设备运行状态时必须得到相关人员的批准,并在检修完成后需进行专业验收,因此模式相对而言责权划分明确且监督到位,可有效保障工作安全与质量。而将配电运维一体化后,则很容易形成该方面的缺陷。

4.3工作强度和风险增加

在配电运维一体化模式下,由于工作人员需同时承担运维与检修两方面工作及职责,因此使劳动强度与风险明显增加,在此情况下,如若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则易使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对运维一体化建设造成阻碍。

5智能电网配电运行管理策略

5.1智能电网配电运行的维保管理

(1)智能的电网的运行监测智能电网运行监测是智能电网实现自动化的重要手段,相关负责单位要根据有关规定,对其负责的设备、设施和线路进行巡检,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通知上级主管部门,并做好巡检记录。(2)智能的电网的故障处理为了保障智能电网的运行安全,智能电网中相关设备的维护、检修与故障处理都要实行工作票制度。重要设备的维保、重要参数的变更、重要设备的增减等都需要提前进行书面申请,经过主管部门的批准后才能执行,未经主观部门的授权,任何人员都不得到现场进行操作。(3)备件的管理智能电网中所需的相关备件的维修与更换,都要严格执行备件领用管理规定,备件要用专人进行管理。库库管人员来要按照“以旧换新”的原则进行备件的发放,并保证所有备件保持良好的性能。

5.2智能电网配电运行的安全管理

为了保障智能电网的安全性,必须对智能电网的配电运行进行安全管理。各部门的运维人员都要严格执行国家及电力公司的相关保密制度,在数据的安全方面也要实行“负责人制”,若因数据泄密造成损失,将会对相关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智能电网中的各级管理部门未经上级批准,不得在智能电网中随机增减相关设备,不得随意变更相关参数,不得随意对系统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删除、复制等操作。系统的运行日志及数据备份都要由专人负责。智能电网中的有关的系统及账号也要严格保密,严禁将智能电网的拓扑结构、网络配置等信息泄露给无关人员。任何人都不得在安装智能电网系统的计算机上安装无关的应用程序,此外,还要提高智能电网系统的安全等级,杜绝非法设备进行访问。

5.3智能电网配电运行的技术管理

在智能电网配电运行的技术管理方面,首先,智能电网相关设备的安装环境、防护等级、绝缘等级等方面都要符合有关的国家及行业标准;其次,相关单位要保管好各类技术资料,同时要做好各种记录单据的填写与保存工作。涉及到技术资料主要有:说明书、图纸、验收报告、检验报告、合格证等;涉及到的各项记录单据主要有:设备台账、保养记录、维修记录、配件更换记录、参数调整记录等,各项记录单据的填写也要有专人负责。新的设备在接入到智能电网中之前,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方可使用。

5.4提高维护人员的专业素质

(1)要根据维护人员技术情况,对其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针对智能电网配电运行维护过程出现的疑难问题,要进行案例分析。(2)开展停电演练、防火演练、地震演练等各项反事故演练,增强维护人员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3)加强对维护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维护人员的安全意识,使维护人员的安全知识深度融入到维护工作中,以提高维护工作的安全性。

6结语

针对智能电网配电运行管理及维护方面的不足,提出了解决方案。首先详细阐述了加强智能电网配电运行管理及维护的必要性,然后从维保管理、安全管理及技术管理等三个方面对智能电网的配电运行管理策略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智能电网配电运行的维护策略,一是要强化维护管理责任,二是要提高维护人员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黄伟勋.智能电网背景下的配电系统安全运行[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2):245.

[2]王驰.智能电网的供配电继电保护整定技术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7(06):97-98.

[3]颜庆宇.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