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预决算存在的问题及控制对策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1
/ 2

建筑工程预决算存在的问题及控制对策探析

陈洁

中建三局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74

摘要:在建筑工程预决算工作实施过程中,由于缺少健全的制度体系,缺乏对施工阶段造价预算的控制,再加上影响预决算工作的因素较多,导致实际工作效果不甚理想,施工成本超过预算的现象屡见不鲜,建筑工程项目很难获得预期效益回报,参建单位的利益受到了巨大侵害。本文将探讨和分析建筑工程预决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控制对策,希望能够在相关工作中起到参考作用,进而充分发挥预决算的作用,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及质量效益目标的达成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决算;问题;控制对策

引言:成本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唯有严格控制施工成本投入,建筑工程项目才能得以顺利高效开展,各参与方利益也能得到可靠保证。这就意味着做好预决算工作十分必要,通过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预决算工作的有效性,以此为依据实施资金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资金资源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工程造价就会被牢牢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建筑工程施工作业将会持续稳定的进行,创造的效益也会不可估量。由此可见,预决算工作效果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经济效益,值得对其予以高度重视。

一、建筑工程预决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决算管理制度不健全

现阶段,预决算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极为常见,正是因为如此,才导致了预决算工作的开展缺少指导和参考的重要依据,无法对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行为进行有力约束,更容易滋生违规操作,资金被挪作他用,预算屡屡超支,有些工作就不能按照预期计划顺利执行。在竣工结算阶段施建双方的沟通不畅,业主方对于结算资料存在疑义,施工方却没有及时作出合理解释,竣工结算工作的开展受到了阻碍,施工方未能收到足额工程款,将会对企业单位的运营造成不利影响。

2、施工阶段造价预算控制不到位

一般来说,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重中之重,极有可能会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材料、技术、工艺与当前施工需求不符的情况,不得不进行工程变更,施工成本将随之上升,与预算差距越来越大。甚至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自身利益主动提出变更需求,而这些变更可能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业主方倘若对于此类问题不加以控制,没有采取合适的造价预算控制策略,决算与预算必然会差异显著,建筑工程造价就会失去管控,引发的后果将非常严重。

3、影响预决算工作的因素复杂

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长,影响因素多,如材料、设备、技术、环境等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预决算工作质量,使得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变得难上加难。比如说,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材料的价格涨幅较大,施工单位仍然选择运用原有材料,施工成本就会明显增加,这种情况并不罕见。还有些施工单位会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引入新的施工技术,先进技术手段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费用,建筑工程决算与预算产生偏差就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二、建筑工程预决算管理优化对策

1、建立健全的预决算管理制度

要想保证建筑工程预决算工作的有效落实,建立健全完善的预决算管理制度是必要前提条件,应该以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托,结合建筑工程项目具体情况进行制度体系的建设,将预决算工作流程、标准、目标及各个环节工作要点予以详细说明,促使相关工作能够有章可依,更为规范化、精细化。值得注意的是,在预决算管理制度中要将各单位部门及人员的职责予以详细划分和明确,鼓励单位部门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共同探讨解决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按照预算来实施所有经济活动,严格控制成本支出,致力于最大程度的缩小决算与预算之间的差距,建筑工程相关参建单位的利益就会得到根本保障,充分彰显了预决算工作的应有价值。

2、重视建筑工程预决算工作审核

加强工程预算审核工作可谓至关重要,属于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所有建筑工程的参与方及相关工作人员都要积极参与到该项工作中,严格按照审核制度进行审核。首先,每个人员都要明确预算审核的要求和重点,树立高度的法律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能够认真负责的落实预算审核工作。其次,每一项经济活动的成本费用都要进行审核,任何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确保所有成本支出都处于预算之内。最后,参与预算审核的人员需要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加深了解,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好充分的审核工作,如果在审核的过程中发现预算文件有不当之处,应该集中进行讨论,并要求相关人员加以修正,接下来要再次审核,直到确定预算文件完全不存在任何问题为止,才能被应用于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工作中。

3、减少重复计算

由于参与建筑工程预算文件编制工作的人员较多,相互之间没有协调好工作职责,因此经常会出现工程量的重复计算,极大的影响到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工程预算将无法起到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指导作用。预算编制工作还有可能受到预决算管理人员所用技术方法的影响,陈旧落后的技术手段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准确度不高,多算、漏算、高估冒算也会成为常态,预决算工作效果遭到了一定的削弱。对此,预决算管理人员需要在开展预决算工作期间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应用BIM技术构建建筑信息模型,每个人员都有其专属职责,在严密沟通和配合之下将岗位工作予以贯彻执行,还能对工作效果进行实时检验,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建筑工程预决算工作效率和质量必然会迈上一个新台阶,可以从根本上遏制工程造价失控的问题。

4、提高预决算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作为建筑工程预决算工作的主要实施者,预决算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能力将会对实际工作质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为了提高预算文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应该注重提高预决算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确保他们能够明确自身职责,掌握建筑工程预决算工作标准要求,运用先进理念和技术实施预算文件的编制工作,促使预决算工作目标真正得以实现。通过定期开展对预决算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运用多元化的培训方式,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知识技能,使之得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渗透,能够灵活应用培训之所学于预决算工作中。同时,还要加强对预决算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预决算管理人员就会主动投入岗位工作,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好现场勘查、市场调研和资料分析等工作,建筑工程造价将会得到严格控制,决算与预算也能达成统一。

结语:

总而言之,预决算工作是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内容,与所有参建单位的利益息息相关,优化预决算工作已经成为了降本增效的有效举措。相关单位应该建立健全的预决算管理制度,加强预决算工作审核,培养优秀的预决算管理人才,运用先进的技术方法来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度,以此来控制建筑工程的成本造价,扩大建筑工程综合效益,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新竹,姚远.试析建筑工程预决算的控制和管理方法[J].建筑与预算.2019(06)

[2]陈宗珍.建筑工程预决算存在的问题及控制对策核心探寻[J].地产.2019(18)

[3]叶兴禄.建筑工程预决算审计与编制技巧研究[J].就业与保障.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