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学生劳动教育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6
/ 2

开展学生劳动教育的思考

罗仁强 1 郑志 1 莫钦 2

1. 重庆市潼南区太安九年一贯制学校 402660 2. 重庆市潼南区卧佛初级中学校 402660

摘要:劳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课改的深入,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很多处在农村地区的孩子,由于家长外出打工,留守儿童众多,农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意识下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给当前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要深入思考,积极寻找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关键词: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全面发展

劳动不仅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价值观念,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就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提出意见。具体措施包括:要设置劳动教育课程、要确定劳动教育内容要求,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等,对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帮助学生认识劳动的意义,逐步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那么,究竟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摸索。

一、观察分析,追根溯源

当前很多农村地区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其子女都留守在家中,由爷爷奶奶抚养。中国有句俗话:“隔代亲”。很多长辈都把孩子当作掌中宝,舍不得让孩子吃苦。一个小感冒在他们的眼中都是一件大事,更别说让孩子们从事劳累的体力活了。农村家族的独生子女也较为普遍,家长对孩子宠溺有加,让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片面追求孩子学习成绩好,家长们普遍认为,只要孩子考上了一个好大学,其他的并不重要。目前这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在农村地区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劳动教育在家庭中被轻视、被削弱,长此以往,后果将不堪设想。笔者认为,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切实转变自身观念,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劳动教育对于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为劳动教育奠定思想基础。

二、依据课堂、培养习惯

学校要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发挥优势,利用好课堂这一重要阵地加强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首先,对学生加强劳动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等; 学校引导学生认识到学校是一个“大家族”,每个家族成员都应该付出劳动,比如每周进行大扫除,每天对教室进行洒水、打扫等,要让这个“大家庭”更加清洁、漂亮。其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要重视劳动教育,进行相应的训练,将学生劳动实践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例如,学校准备利用校园的空地,开辟出来建设成一个学生的劳动基地---小菜园时,我们还举行了一个小小的“动员会”。在会上我们教育学生,学校是我们的“家”,要让这个“家”充满生机与活力,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劳动基地是我们的“根据地”、“责任田”,我们要付出行动,让自己的“责任田”生机勃勃,绿意盎然,为校园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此外,我们还开展了“我为劳动基地取名”活动,同学们积极参加,最后大家经过讨论,命名为“我家菜园”,体现了孩子们对劳动基地充满了亲切和期望之情。此外,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那些具有良好劳动行为的学生进行表扬,以此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对他们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从我做起,培养意识

经过幼儿园阶段的学习,小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服务意识,但在小学阶段还要进行强化。严格来说,自我服务实际上就是一种日常劳动,自我服务意识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自力更生的品质,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为了让学生能快速转变观念,迅速进入“劳动者”的角色,学校开展了“整理小书包”训练活动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书包整理好。学校还利用学校的劳动基地,开展了“我是除草小能手”训练活动,指导学生如何将自己“责任田”里的杂草清除干净。在这些训练中,学校和老师充分发挥指导和演示的作用,帮助学生学会劳动方法,学会自我管理,做好自我服务。引导学生在比赛中进一步学会分工合作,提高自我服务意识,体验劳动的乐趣。

四、强化保障、提高实效

开展中小学生劳动教育,需要健全保障体系。一是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学校制定了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的的规章制度,各班级制定了《学生劳动公约》,共同营造校园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促使学生逐步端正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经常性的劳动教育培训,让广大老师掌握劳动教育的教育教学能力,开展集体备课,落实好劳动教育内容。三是加强设置设施建设。结合学校实际,修建一些劳动基地, 配备相应的基本设施,购置充足的劳动工具和劳保用品,为学生学习、劳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学校因地制宜,立足地域特色,开辟 “我家菜园”学生劳动基地,用好周边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太安罐坝蔬菜基地等地域优势,加强校企联系,邀请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提高校园菜园种植实效性、高效性。开发校本课程,由学校教师来编写校本教材,这不仅拓宽了劳动教育渠道,还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学校还通过召开家长会等方式,加强家校联系沟通,引导家长和学生转变观念,鼓励倡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劳动。四是开展劳动成果展示。通过资料宣传、图片展览、手抄报展示、开展“菜园采摘节”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充分体会到收获的快乐,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劳动观。

五、引入机制,正确评价

如何评价劳动教育的效果?这是劳动教育的一个难点,也是重点。按照通行的做法,可以考虑以下因素:生活自理能力、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将每项评价指标进行细化。例如,学校在开展对学生进行生活处理能力训练这项活动中,可以引导家长也参与进来,除了指导学生进行能力提升之外中,还可以让家长参与评价。能够迅速有效地完成扫地、收拾自己的房间、洗红领巾、洗袜子等行为的评为优,只能完成部分的为一般,拖拉、做事马虎且只能完成部分的为不合格。学校对每个同学建立劳动档案,每学期对学生的劳动表现进行公布,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学校对表现好的学生颁发“劳动之星”奖状,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劳动热情。

六、家校联系,巩固实效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中,要做到家校紧密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个人卫生劳动、家务劳动、班级劳动, 组织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等,逐步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提高劳动技能。此外,学校教师要向家长经常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劳动表现如何、结果怎样,与他们在学校的劳动表现有何异同。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家长主动地参与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开展“我是父母的小帮手”的活动,让学生坚持每天放学后帮助父母干一些家务劳动,如洗菜、煮饭、扫地、洗衣服等,制作记录表并要求家长将孩子的家务劳动情况反馈给学校;老师则将学生在校的劳动情况反馈给家长,将学校与家庭的劳动教育表现紧密结合起来,综合考量、评价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等,增强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总之,要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把学校、家长、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挥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提高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学校要结合实践开展教学,把学到的劳动知识与具体劳动融为一体, 让学生做到知行统一,真正达到劳动课的教学目的,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革.感知美,领悟美,欣赏美[A].创造美- - -谈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小学体育课渗透劳动教育初探[I].学生之友2012 (下)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学科素养实践研究》批准号(2019-20-756)《农村村小培养孩子提问能力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19-20-757).

2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