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4
/ 2

探索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途径

黄伟松

祥浩工程造价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基于工程清单计价模式,本文针对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途径,从招投标阶段、合同管理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结算阶段这四个方面展开探究分析,以期能够为有效节省建筑工程所消耗的资金成本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清单计价模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引言:通过运用科学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式,能够为建筑公司有效节省资金经费,提高其经济效益,有利于促进建筑行业的整体健康发展。因而在运用清单计价模式的过程中,针对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途径展开探究分析,有着极大地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一、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途径

根据现阶段建筑工程的实施情况,在开展施工项目的招投标工作期间,通常会发生建筑单位造价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建构的现象。为此,建筑单位需要参照造价管理全面性、全过程性等特征,开展对设计图纸的审核工作,充分发挥管理工作的作用;在进行投标报价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理解清单计价模式的本质特征,重点关注招投标文件内容,深入研究设计图纸,对清单项目的特征描述需要特别关注其准确性,确保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更加公平合理,以此满足科学化的清单计价管理要求。在此期间,施工单位以及相关造价管理人员,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要求:

首先,在进行投标报价前,需要认真审核招标方提供的工程量清单,除了核查是否存在重项、漏项外,还应特别注意关于清单特征描述的内容,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工程量清单项目,工作人员需要查找相关资料,深入研讨造价方案;对相关资料展开全面审查,认真分析合作方的意图及其设计规定,依靠对实地情况的分析,结合本单位的施工技术条件,合理确定工程量清单项目的报价。其次,在进行清单报价时,应当结合本单位的施工实践、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经验,提高报价内容的均衡程度和报价的合理性;与此同时,在进行清单报价时,应当重点关注设备材料型号规格和价格等问题,为后续的造价管理提供依据。最后,在分析、检验工程量清单设计工作时,应当确保施工方案完整科学、具备高质量水准、精准程度较高,从而符合项目建设的设计指标[1]

二、合同管理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途径

作为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关键环节,施工单位必须重视对合同管理阶段开展科学的造价管理工作。一方面,施工单位应当确定造价管理的具体任务,根据预算审核工作的主要特征,研讨合同材料及其工作任务,引导管理人员增强保护观念,合理设定造价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在分析清单计价模式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健全造价风险控制机制,重点关注责任管控的内容,提高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水平,保证工作人员可以准确判定市场价格的变化情况。通过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规避或改进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减小合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造价风险,为公司完善合同管理工作给予帮助。

三、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途径

在实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注重不同环节的工作任务,规划出科学的工程量清单计价管控方案,以此确保工程预算与成本核算的科学性,从而为后续的审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另外,在进行项目设计工作期间,造价管理单位需要不断健全业主联系机制、完善监督与管理制度,为施工项目的审核及审批给予制度依据,以此提升项目设计的总体质量。通常情况下,在开展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及造价管理部门,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要求:

第一,做好审核施工的组织与规划工作。在管控施工项目的造价过程中,需要确保经济与技术能够有机结合,该阶段的审核工作,主要包括工程的进度规划、规划的科学程度、施工技术的组织方法、施工质量的安全管理、建议方案的可行程度,在审核期间工作人员需要将其同中标报价经费进行比较。

第二,要熟练掌握工程的主要情况。这其中包括工程图纸、招标材料、投标材料以及合同条款等部分,造价管理人员需要熟知现行定额与工程造价相关的法律法规,验证图纸同招标材料中的清单内容有无违背的地方,清楚各个分项目的造价占比;要审核图纸同招投标资料的清单工程任务,检验中标条款中有无甩项及活口问题出现,例如材料及设施的目前预估价是多少,建筑材料是否按照规定调整等,对于存在争议的地方需要通过协调商讨的方式,以此根据争议的解决方案采取行动。

第三,要注重运用造价管理技术降低成本。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任务,成本管理能够为建筑单位节省大量财力物力,提高经济收益。为此,施工单位应当科学调整施工方法,加强成本管控,以此处理成本浪费等现象。一方面,在人力成本方面,需要运用现代化工资机制作为工资分配方式,要努力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水平;另一方面,要重点从材料采购领域着手,完善材料管理机制,针对要采购的建筑材料开展市场调研工作,按照实际建设需要合理控制采购量,切勿严重超量购买,引起不必要的资金浪费;要做好材料的管理工作,通过可行性较高的管理机制确保材料储藏效果;还要管理好各种材料的分配调动工作,杜绝材料浪费问题发生。

第四,注重调整洽商与现场签证的管理工作。在调整洽商期间,要做好工作日记工作,认真记录项目工程的变更及洽商工作,合理绘制工程进度图以及投资网络规划图,针对施工期间出现的设计调整、洽商记录情况,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认真执行处理流程,尽可能地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准确的处置方法,防止对其工程进度造成不利影响,否则会产生不必要的合作纠纷。另一方面,在进行现场签证环节,为了杜绝事后签证及竣工一同办理签证合同的问题,在开展现场签证工作期间,应当保证预算及审计工作需要同时进行;除此之外,还应当明确签证范围,判定有哪些项目应该签证、哪些项目不该签证、该项目是否在合同范围之中。为此,必须认真执行洽商签证的审核工作,针对全部洽商与签证变更的情况,都需要通过文字记录的形式进行整理归档;要尽快审核资金状况,倘若发现变更情况会产生重大影响时,应当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汇报,将其作为项目竣工结算的依据。

四、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途径

根据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情况,作为项目设计的重点内容,施工单位及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做好竣工结算工作。在此过程中,要以造价管理内容为依据,规划出完整的预算审查方案,有效确保设计工作的合理程度。根据现阶段清单计价模式发展趋势,要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要求:

首先,在施工建设项目的竣工结算期间,审核人员应当分别在前期、中期和审计阶段统筹数据信息,充分发挥造价管理的价值,确保清单计价模式的有效建构。其次,在开展预算审核期间,还应当参照工程量的研究特征,研讨招投标环节过程,有效发挥招投标文件的作用,从而符合现代化建筑公司的经济建设需要。例如,在设计建筑工程的招标管理工作期间,需要重点设计清单计价模式,设计的依据可以参照招投标文件材料、竣工图纸等,以此提升造价控制与预算审核环节的作用,为完善后续的造价管理工作给予支持。最后,在完善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在第一时间内发现预算审计时出现的问题,杜绝该类错误现象再次出现,从而提高审核工作能力,提高建筑公司的经济效益,有效节省资金成本,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2]

结论:综上所述,在运用清单计价模式开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建筑单位及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将管理方法贯彻于建筑施工的所有阶段。针对具体阶段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运用造价管理方法,以此提高造价管理的效率,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有效节省施工所需的资金成本,以此促进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颖.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J].中国房地产业,2019,000(002):213.

[2]张燃.工程量清单模式下招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研究[J].当代旅游,2019,000(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