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 GIS技术下的城市土地规划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9
/ 2

试论 GIS技术下的城市土地规划问题

王 欢

星际空间(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4

摘要:在现阶段,国内很多城市都还处在社会经济变革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城市用地需求也在不断增大,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城市方面的土地问题是一个基础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规划城市发展和相关研究工作展开的关键所在。近几年,城市建设管理一直都是地理信息系统支撑,并由此引发了一个热点,有很多的城市拿出大量的资金对其进行研发和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GIS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规划城市工作当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性工具,使得城市用地规划变得更加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从而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GIS技术;土地规划;问题;措施

1GIS技术功能

1.1数据采集与输入

它是有效地收集各种外部数据信息,然后输入到相关的GIS系统中。这样,不同格式的不同类型的数据将被转换和处理成相应的数据格式,这些格式可以被GIS系统本身处理和正确识别,从而实现对不同数据信息的综合处理。通过这样的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将具有完整的空间和内容,从而获得更加合理一致的数值逻辑。

1.2数据编辑和更新

它主要包括两个不同的功能:属性编辑和图形编辑。前者通常需要联合数据库管理应用,后者可以处理和编辑各种图形。此外,还可以进行误差修正和变换投影。

对于整个系统来说,数据更新是非常重要的。它通常用新收集的相关数据来代替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

1.3数据存储与管理

对于整个系统来说,这个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与属性和空间等两类数据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目前,在数据组织中常用向量和网格两种不同的模型。此外,可以选择各种空间数据结构,在数据分析和实现上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于整个系统的管理来说,将不同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有机地结合起来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当前学术界特别关注的问题。

2对城市土地规划问题进行分析

2.1城市土地资源紧缺

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国土面积大、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但由于人口过多,平均人口用地情况不容乐观,人均耕地面积也十分有限,可利用的土地也不多。在这种情况下,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国内新增人口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出了更大的土地需求。由此可见,土地问题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负责城市规划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意识到,城市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并不多。

2.2城市土地利用制度转型

改革开放前,城市土地利用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可以说主要依靠行政管理手段,它提倡免费和无限时间,没有土地使用的规章制度,其主要特征是城市土地行政划拨。之后,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城市土地利用制度创新。1980年首次征收土地使用费,之后转变为以有偿出让制度和国有城市土地出让为核心内容的房地产业,推动了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方式的重大转变。城市土地利用已由无偿向有偿转变,这是一个深刻的变化。城市土地利用制度的有效创新,使城市规划的功能由原来的物质空间转变为城市社会经济要素的自觉运用,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3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有效应用GIS技术的目的和现实意义

3.1GIS技术之下的城市规划图

目前,网络计算机和绘图软件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城市规划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模式。但是,由于城市规划的范围比较广,信息量远远大于总体规划。除了描述地理位置的空间数据外,还可以包含城市化各主体的属性数据。因此,一般的计算机辅助制图系统不易实现,也没有办法对这些不同类型的城市规划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基于GIS技术,城市规划制图的关键是利用GIS的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处理城市规划制图的信息和分类,使城市规划制图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将城市规划分析模型与城市规划制图有机地结合起来GIS环境下的专题制图使城市规划制图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3.2计划管理和项目评估

目前,我国的规划管理和方案评价还停留在空间布局层面,在方案质量评价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科学合理地应用GIS技术,可以使城市规划从一开始就做好定量评价工作,通过土地利用评价,准确地知道哪些适合建设,哪些不适合规划范围内的建设,然后更好地分析方案的适宜性和实际用地条件,为后续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同时,基于GIS技术,也为以后的数字化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必须通过专门的软件进行分析,统一保存和管理。这样,在后期查找相关信息将更加方便,并有效提高效率,大大提高了检索数据的准确性。基于GIS技术的城市规划数据更符合城市空间信息的需求,数据的检索将更加方便高效。

4GIS技术在城市土地规划中的应用

4.1表达地图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表达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地图。地图的信息表达形式可以简单地分为矢量数据描述元素、栅格数据描述元素和tin可视化曲面。用地图来观察它会更加具体和直观。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计算机在地理信息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地图也可以在计算机上动态显示,这对地图信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GIS技术的应用使地图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更加紧密,人们对目标位置的查询也更加方便。

4.2三维分析功能

三维可视化可以用来模拟场景的位置。三维数据地图的显示与观测,甚至地表数据的生成与分析,可以借助数据叠加将研究用地置于三维地形上,从而更好地观察土地利用与地形的关系,从而将多时间项的TM图像叠加到地形模型中,形成更真实的地形。此外,还可以分析多个时间项变化与地形因素之间的相关因素。利用该技术还可以将规划结果整合到城市景观的虚拟环境中,创造出更真实的环境。此外,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使数据信息的分析和查询功能更加强大,将以前的数据带入可视化空间,从而更好地了解各个层面的具体情况,使城市土地规划过程更加科学合理。

4.3规划指标动态管理技术

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系统的应用过程中, 同样要从长远的角度来出发, 传统的应用模式, 并不能对系统功能良好发挥, 同时造成的缺失和疏漏现象较为严重。本文认为, 规划指标动态管理技术, 是GIS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该项技术的应用过程中, 能够促使耕地总量的控制过程中, 按照动态平衡的模式来开展, 同时对于建设用地的供给, 提供了较多的依据。例如, 我国的高铁项目建设过程中, 对于土地资源的应用, 势必会造成耕地的占用情况, 规划指标动态管理技术, 能够促使规划指标得到更高的可靠性、可行性, 并且在辅助土地规划编制, 减少了外部因素的影响, 对于基于GIS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系统的完善, 以及各个土地规划事业发展, 都提供了较多的帮助。值得注意的是, 在规划指标动态管理技术的应用过程中, 指标的种类是非常繁杂的, 需要坚持针对不同类型的用地总量, 做出差异性的把控。

结论

数字城市规划是城市规划过程的关键,它可以量化、动态规划。GIS是一个大型的信息处理技术系统,能够从多个方面有效地满足数字城市规划的需要。GIS技术在城市土地规划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有效地处理大量的信息,也可以有效地分析和处理空间问题。由此可见,GIS技术在土地规划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来.利用GIS技术提升城市土地工程分析能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9(18):134.

[2]徐岩.城市规划设计中GIS技术的运用探讨[J].门窗,2019(11):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