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营养支持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营养指标及营养不良发生风险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8
/ 3

采用营养支持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营养指标及营养不良发生风险的影响

陈春棉,莫碗珍, 吴丹丹, 叶秀莲, 谭洁楹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采用营养支持护理,对改善患者营养指标以及预防营养不良风险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共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设定其中25例患者为对照组并实施常规护理,另外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实施营养支持护理,比较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观察组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采用营养支持护理,不仅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心功能,从而加快患者的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营养支持护理;营养指标;营养不良;心功能

慢性心力衰竭作为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作为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 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患者使用大量的抗心衰药物,这不仅会导致患者很容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消化道淤血的问题发生,极大的影响患者的正常饮食,很容易会引发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而营养不良还会导致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提高对患者的治疗难度,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的严重后果[1]。所以,就有必要对患者采用营养支持护理,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从而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采用营养支持护理,对改善患者营养指标以及预防营养不良风险所取得的效果。详情如下文所示。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共50例,全部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设定其中25例患者为对照组并实施常规护理,另外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实施营养支持护理。对照组患者中的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区间为60岁到84岁,平均年龄为65.1(s=5.4)岁;其中,心功能3级患者14例,心功能4级患者11例。观察组患者中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区间为60岁到82岁,平均年龄为64.8(s=4.9)岁;其中,心功能3级患者15例,心功能4级患者10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作对比实验。患者的纳入标准为[2]:第一,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患者;第二,能够配合治疗、依从性佳的患者;第三,能够正常交流、无意识障碍的患者。患者的排除标准为[3]:第一,存在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第二,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第三,无法正常进食或者是存在慢性炎症的患者。

1.2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用药护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等。在这个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则是本着自愿原则请营养师会诊,根据病情设定摄入量,本研究中基本都是在2000千卡以上。护理的主要内容为:首先,在常规饮食的基础上,对患者使用肠内营养混悬液补充能量,使患者每天吸收能量可以维持在2000千卡以上。如果患者无法经口进食,则可以将肠内营养混悬液通过鼻饲管道为患者输注,初始计量为每天500毫升,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肠内营养混悬液剂量逐渐进行调整,并使患者每天摄入的能量在2000千卡以上[4]。同时,还要结合患者的病情以及营养状况,评估患者每天需要摄入的热量,由我院专业的营养师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营养方案,不仅要为患者通过鼻饲管输注肠内营养混悬液,还要给予患者肠外营养。主要是通过营养袋(由糖、脂肪乳、氨基酸等组成),对患者静脉滴注,剂量为3升。为患者补充足够的微量原物、维生素、电解质等物质。并且,还要定期品谷患者的营养状态,合理的调整对患者的能量和营养素补充[5]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的过程中,记录其营养不良问题的发生情况。并在两组患者经过1个月的护理后,检查他们的各项营养指标(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以及各项心功能指标(B型钠尿肽、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频数(n)、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检验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5f3b8e566b5b4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标准差(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

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n/(%)]

组别

n

发生

未发生

对照组

25

7(28.00)

18(72.00)

观察组

25

2(8.00)

23(92.00)

5f3b8e566b5b4_html_375801081d4ab9e6.gif

/

4.693

P

/

0.029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如表2所示。

表2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5f3b8e566b5b4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

组别

n

C-反应蛋白(毫克/升)

前白蛋白(毫克/升)

白蛋白(克/升)

对照组

25

28.9±8.2

194.8±7.0

32.8±2.9

观察组

25

17.8±7.7

234.1±7.9

36.8±3.9

t

/

3.892

4.934

3.390

P

/

0.013

0.000

0.026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

观察组患者的B型钠尿肽水平为每毫升(317.8±26.9)皮克、左室射血分数为(46.8±2.9)%、心排血量为每分钟(4.8±0.8)升,对照组患者的B型钠尿肽水平为每毫升(466.7±65.8)皮克、左室射血分数为(37.7±2.7)%、心排血量为每分钟(3.6±0.8)升。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观察组均好于对照组(t=5.178,P=0.000;t=4.683,P=0.000;t=3.376,P=0.018)。

3 讨论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各种老年性疾病的发病率也是大幅上升。尤其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数量在我国是与日俱增,由于该疾病具有死亡率高、易复发的特点,所以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治疗难度[6]。目前,针对该疾病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但是由于患者需要长期用药,再加上身体机能的下降,会对其正常饮食造成不良影响[7]。有研究资料显示,超过50%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都会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而营养不良将会使患者的病情进一步进展,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特别是患者在发病后,不仅会出现各种相关症状,还会发生胃肠功能紊乱的问题,导致患者的营养不良问题进一步加重。还有研究资料显示,患者在出现营养不良问题后,将很容易会出现低蛋白血症,而低蛋白血症则会极大的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而常规的护理方式,往往只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护理,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8]

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营养支持护理尤为重要。尤其是需要结合患者每天的病情变化,及时的为患者调整营养方案,为患者适当的补充电解质以及微量元素,从而使患者每天能够获取充足的营养物质,能够避免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9]。同时,还要结合患者的肝肾损害程度以及心功能,给予患者适当的营养液,从而减轻患者的肝肾代谢压力以及心脏负荷。并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态以及胃肠吸收功能,及时的为患者调整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以及营养获取的方式,将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出现肠道功能紊乱以及营养失调的问题,使患者能够处于良好的营养状态[10]。本次研究结果也充分的体现了营养支持的优越性: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通过对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护理,能够避免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通过对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观察组均好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通过对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护理,能够大幅提高患者的心功能。

综上所述,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采用营养支持护理,不仅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心功能,从而加快患者的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沈佶. 基于MNA评估的4I营养支持护理在老年心衰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当代护士, 2019, 26(2):40-42.

[2]李伟, 王义围, 王淼,等. 肠内营养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营养状态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C反应蛋白及白介素6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 2019, 35(5):751-755.

[3]潘媛媛, 彭羽, 陈萍,等. 多元化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心衰伴营养不良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J].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9,14(1):118-122.

[4]白璐, 脱宇静.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29(13):201-202.

[5]孟凡艳. 护理干预与营养支持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38(18):3045-3049.

[6]黄靖雯. 个性化饮食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情况及MNA, MNA-SF评分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38(15):2413-2417.

[7]李红樱, 邓美红. 对接受腹部手术及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老年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的效果探讨[J]. 当代医药论丛, 2018,16(13):232-233.

[8]周幼峰, 赵敏. 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在老年COPD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24(4):403-407.

[9]李艳玲.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 2018, 28(36):290-290.

[10]包萨丹.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观察与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29(19):192-193.

作者简介:陈春棉,女,1978年10月出生,本科学历,民族:汉族;籍贯:广东茂名;职称:内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心内科重症(CCU);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