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建设对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8
/ 2

水库建设对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

冯富

文山州德厚水库建设管理处 云南 文山 663000

摘要:在水库工程建设时,难免会对周边生态环境环境产生一些不利影响,然而,由于目前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型技术层出不穷,同时加强了水库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借此可有效确保水库工程建设有序开展,也能够降低对自然生态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反推周边生态环境修复提速治理。因此,本文以云南省文山州德厚水库工程为例,详细阐述了水库建设对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望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水库建设;环境保护;促进作用

引言

在环境保护部门对德厚水库工程的批复中,因德厚水库建设项目对周围水环境、水生生态以及陆生生态等将产生一定不利影响,结合水库的开发功能定位,建设单位应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区及影响区的一系列预防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使得建设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能够得到减缓和控制。根据德厚河流域前期环境现状调查,德厚水库淹没线以上的集水范围内及周边可能通过地下水建立水力联系的工业企业共12家,在生产环节对周围土壤、自然水系和河流底泥都产生了极大的潜在危害。环保部门要求,流域环境治理工程整体进度必须与德厚水库建设同步,在水库建成蓄水时完成全部治理工程。

一、工程概况

德厚水库工程位于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马塘镇,水库总库容1.13亿m3,开发建设任务是以城乡生活、工业供水、农业灌溉为主,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同时还具备一定的防洪调控和优化自然生态环境的功能[1]。水库建成后将解决22.44万城乡居民的饮水问题,灌溉耕地9.28万亩,并向平远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和马塘工业园区供水4295万m3,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源保障,有利于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对兴边富民、巩固边疆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与暮底河水库、下游堤防工程共同构筑文山市完整高效的防洪体系。

二、当地环境现状及应对措施

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德厚河流域内及周边可能通过地下水建立水力联系的工业企业共12家(其中1家位于红河州、11家位于文山市),包括3个煤矿、4个选矿厂、1个铁矿采场、2个废弃砒霜厂、1个铁合金冶炼厂和1个锰矿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对流域内土壤、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河流底泥造成了污染,对水库蓄水发挥效益存在很大的环境风险。通过多次实地勘察检测,地表水水质断面中丰、枯水期都无法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级标准,经过检测发现超出标准的水质指标有总氮、锰、铁以及粪大肠菌群等,而且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水质。

按照环保部门要求,文山市已开展关闭径流区文山市内11家污染企业,对遗留危险废物送拟建的文山市遗留砷渣填埋场进行安全处置,对一般工业废渣和受污染土壤进行稳定化处理,在采取防渗措施后进行封场和生态恢复,并建立污水处理站等治理措施。对蒙自市的蒙自矿冶有限公司白牛厂矿区,通过建设白牛厂截水导流工程,包括牛作底截清导流工程和白牛厂矿区汇水外排工程,建设牛作底拦河坝,将厂区上游集水区内(22.4km2)清洁地表径流拦截后,通过连通引水隧洞,引水至下游德厚河;通过建设白牛厂拦河坝,将蒙自矿冶有限责任公司选矿厂经处理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的矿坑涌水及矿区内的地表径流(约13.5km2)拦截调蓄后,经39.466km的外排输水管线,输至平远阿三龙灌区,作为农业用水。

三、水库建设对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

(一)对水环境的作用

1.水文情势

在水库建成后,坝前水位抬高约50m,水库中水位消落变动幅度也在35m左右,由于融汇了区间支流,所以断面中水流量、水深度、水面宽等减小的变幅得到减缓,一直到迷洒断面河段其水文情势所受到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仅。经过对坝下河段中水生生态的认知与了解,德厚河中水生物种对生态需水并没有较为敏锐的需求。在建设水库期间,建设团结大沟输水隧洞,由团结大沟输水隧洞自流引水进入坝下团结大沟,通过团结大沟上设置的生态供水管引水进入坝下河道保证大坝下游的生态供水,完全能够满足坝址和马塘取水口下断面对生态水流量的泄放要求。

2.对地表水环境的作用

通过Mike11系统构建一维水质模型,其中有德厚水库库区的德厚河干流以及盘龙河干流。经过预测发现,设计水平年枯水年丰、枯水期库区化学需氧量的平均浓度是9.22-19.93毫克/L,氨氮含量平均浓度是0.12-0.25毫克/L;坝前取水口部位的化学需氧量以及氨氮浓度皆与相关质量标准规格相符。早运用MIKE13系统构建德厚水库三维立体水温数学模型,对水库中水温构造以及下泄水温进行预测。通过预测发现,应用底孔取水的方式,丰、平、枯3个典型年德厚水库水温预测核算说明,德厚水库水温结构为过渡型。而应用塔式固定分层取水措施,其低温水下泄的现象有显著的减缓趋势,和天然水温产生的差值从底孔取水方式的8.5-10.4℃转变为2℃左右。且应用分层取水方法可将铁、锰等元素对供水水质的影响降至在限定范围内。

(二)对水生生态的作用

根据对鱼类的影响分析,库区淹没、大坝阻隔、径流调节导致下游水文情势改变等对鱼类种类组成和资源数量将会产生一定影响,水库蓄水并不会对陆生生物带来影响。结合整个德厚河的开发,采取一定人工手段进行人工增殖放流。评价区内中鲤形目鱼类最多,至今并没发现存在长距离洄游的鱼类。当增值放流站建成投运和水库蓄水完成后,横斑原缨口鳅、带条鳅以及红河纹胸鮡等喜爱流水生境的鱼类会逐渐转移至库尾和其他支流,而麦穗鱼、鲤鱼、鲫鱼这些比较喜欢水流量缓慢和静态水的鱼类会慢慢变成库区的优势种类。推动鱼类栖息地的划定,加强宣传,强化渔政管理力度,严格执行渔业法规,杜绝电鱼、炸鱼、毒鱼等违法行为,逐步恢复鱼类种群。

(三)对社会环境的作用

水库在建设过程中所在区域会减少当地土地利用面积,然而灌溉条件会得到改善,灌溉保障率得到提高,对提升粮食产量具有积极作用。从可持续发展的层面来看,水库建设工程对规划区种植结构调整,优化水土资源开发利用,高原特色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有较大的积极作用,也能够为当地区域石漠化整治提供有力帮助。除此之外,水库建设也倒逼地区环境修复和污染防治提速,其中污染防治主要从集中式饮用水源污染防治、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农村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等四个方面对流域内的各类主要污染源提出系统的整治措施。以生态恢复与建设的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河道综合整治等四个方面,分别提出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及景观等,推动了生态保护意识的进步、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宜居程度。在建设水库的过程中投入大量资金,能够加快和工程有关的产业、服务业以及文化旅游事业的有序发展,并为当地劳动力增加就业上岗机会,同时也能够明显将电力、文化、交通、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予以改善,借此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科学持续发展,并且也能为民族地区的社会安稳提供有力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我国水利工程而言,水库建设项目是其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对当地社会稳定快速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而建设水库工程会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是必然和可控的。对此,相关部门及人员一定要对其展开科学合理的环保策略,使得水库建设工程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从而建立优良的水库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李光荣.水库施工环境保护设计及其水源地水质保护措施研究[J].环境与发展,2020,32(05):211+213.

[2]李昭广.研究水库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低碳世界,2020,10(05):37-38.

[3]卓文,石林,彭浩,陈云鹏.水库管理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湖南省黄石水库为例[J].湖南水利水电,2020(03):73-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