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审计视角下电网企业供电所审计质效提升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7
/ 2

数字化审计视角下电网企业供电所审计质效提升探究

梁小栋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32

摘要:基层供电所是电网企业核心业务的基本单元,是服务和联系客户的前沿阵地,也是服务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保障,供电所的管理水平对电网企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甘肃省公司县供电企业上划时间晚,管理基础薄弱,地区发展不平衡和专业不平衡的问题突出,农村供电所的管理工作是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短板之一。

关键词:数字化审计;电网企业;供电所

1 聚合各类资源,提升审计质效

1.1 创新审计模式,提高审计覆盖面

以数字化为驱动,改变原供电所抽样审计模式,创新在线审计与现场审计闭环交互的审计模式,提高审计覆盖面。

第一,抽取全量数据在线分析线索,实现供电所审计覆盖率100%。

依托泛在电力物联网全业务数据中心(后续升级为数据中台),远程获取审计全量业务明细数据,通过构建基于时间戳和日志的增量数据捕获和抽取方法、构建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数据清洗模型、利用SQL Loader加载技术等,进行数据抽取、清洗、转化及加载,全方位将有效数据映射至数据集市。应用聚类分析进行无目标的样本总体分析,依托审计建模开展有目标的数据疑点监测,互补开展数据的高效计算、智能分析、深度挖掘,精准锁定线索。

第二,针对重点线索实施现场审计,实现重点风险控制率100%。

构建供电所风险指数模型和重要程度模型,核算供电所风险指数及重要程度,整合形成供电所风险矩阵,锁定重要审计目标。通过后台和前端动态交互,实时跟踪现场审计,实现在线审计到现场审计的闭环管理,确保重点风险得到控制。

1.2 精准挖掘数据,提升审计精准度

通过审计建模开展有目标的数据疑点监测,配合聚类分析确定阈值,开展数据的高效计算、智能分析、深度挖掘,精准锁定线索。

目前,某公司立足供电所量、价、费、损、表计、基础管理六大管控重点领域,开发固化模型18个。量方面,包括抄表异常、长期零度户、间歇性手动抄表用户3个模型;价方面,包括力调电费执行(功率因素)、峰谷分时电价执行、农业生产电价执行、学校用电电价执行4个模型;费方面,包括变损计算执行、现金电费风险评估(解款到账不及时)、频繁退票监控、非工作日收费操作、无电量有预收异常5个模型;损方面,包括报装体外循环评估、频繁更换电表、台区线损评估3个模型;资产方面,包括库存电表风险评估一个模型;基础管理方面,包括业务流程执行评估、应收取但未收取多回路供电费、业务费欠费3个模型。

1.3 智能辅助决策,实现审计智能化

首先,综合供电所风险指数和重要程度,绘制供电所风险矩阵,结合GIS地图可视化呈现现场审计优先级。其次,基于优先级确定审计目标,通过自动匹配决策引擎,实现智能化现场审计决策。

第一,多维决策供电所现场审计优先级别。

扩展供电所现场审计优先级决策维度,综合供电所风险指数和重要程度,绘制供电所风险矩阵。风险指数方面,利用信息熵法确定各类线索风险权重,构建供电所风险指数核算模型;重要程度方面,综合售电量、服务对象情况等主客观因素,构建供电所重要程度核算模型。综合风险指数和重要程度,绘制供电所风险矩阵,将现场审计优先级划分3个等级(Ⅰ级,Ⅱ级,Ⅲ级),优先程度依次递减。结合GIS地图,生成供电所现场审计优先序列图谱,为现场审计决策奠定基础。

第二,智能决策供电所现场审计资源配置。

基于双边匹配决策理论的权匹配算法,搭建自动匹配引擎,自动综合供电所距离、问题风险等级、问题数量、所属辖区审计资源(指人员)等因素,进行审计目标和审计资源的优化匹配,生成匹配方案(可手动调节)。

2 构建多元画像,服务基层发展

2.1 绘制审计对象个体审计画像

构建供电所个体审计画像,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被审计供电所状态,实现对被审计供电所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信息特征的具象化展示和评价,彻底打通管理和数据壁垒、业务和数据壁垒、资产和数据壁垒及信息数据壁垒,从数据到管理、数据到业务、数据到资产等多维度,全方位规范供电所管理,全面提升审计揭示风险、辅助决策能力。

2.2 绘制审计对象集体审计画像

构建所、县、市各级管理单位所辖供电所画像,形成各级单位供电所集体审计画像。各级管理者可通过供电所集体画像了解管理区域内供电所整体管理水平,系统规范管理流程、标准和制度,开展专项治理,提升供电所管理水平。此外,可通过集体审计画像与个体审计画像的对比、个体审计画像与个体审计画像之间的对比,为供电所管理评价、供电所所长评价等工作提供客观依据。

2.3 绘制审计对象分类审计画像

构建分类审计画像。通过对量、价、费、损、表计、基础管理六方面,从不同范围、不同指标维度、不同主体构建分类审计画像,为供电所专项问题治理提供依据。

2.4 绘制审计对象自定义审计画像

按需构建自定义审计画像。根据应用的需求扩展标签的维度,关联分析其他影响因素,广泛收集供电所数据信息源,归纳供电所特征标签,关联分析供电所异动原因,运用大数据建模形成自定义审计画像,服务专项工作,形成自定义画像的标准流程,方便用户根据需求自行定制审计画像。

3 数字化审计的目标及优势

3.1数字化审计目标

由于传统审计手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无法满足现阶段审计工作需求,因此应用大数据技术已成为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必由之路,数字化审计作为全新的审计方式已逐渐成为信息化大环境下的主流审计方式。

数字化审计将基于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判断,在数据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避免了传统资料的全面性、真实性和可靠性等人为干扰因素,审计结果更加全面、真实、可靠。基层供电所重点业务是电力营销工作,基于电力营销信息全部系统化、流程化,利用数字化审计提取数据、判断疑点,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对供电所管理全过程应用数字化在线监控。

3.2数字化审计优势

一是审计时效突显。通过数字化审计在海量数据中进行关联、汇聚、查询和计算,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监督,可以及时发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二是审计精准发力,事半功倍。将审计经验和审计思路数字化、模型化,在繁杂的数据中精确找到最重要、最关键的线索,从而大幅提升审计工作效率。三是全量核查,重点分析。充分发挥大数据全量数据优势,实现重点业务的全面核查,使审计不再受制于抽样样本,实现关键风险点全面性、系统性核查。四是提高审计成果的利用率。以数字化审计开展的审计监督以大数据分析结果为支撑,审计结论和审计评价更加客观公正,揭示的问题更具宏观性和整体性,提出的整改建议指导性更强,从而提高了审计工作质量和成果应用效益,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了更有效的依据。五是支撑企业辅助决策。数字化审计通过全量核查技术,全面分析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管理异动,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短板,为企业制定持续改进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周珊珊.浅析供电公司供电所审计[J].科学技术创新,2014(27):294.

[2]赵俊.如何审计农村供电所[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9(23):33-34.

[3] 白雪娇.浅谈提高乡镇供电所管理审计工作效益的思路与做法[J].中国经贸,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