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节能意识 加强建筑节能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7
/ 2

提高建筑节能意识 加强建筑节能管理

王亚超

高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河北省保定市 071500

摘要:当前,节能已经成为了新时代发展的主题之一,各行各业都在加强对节能技术的创新以及节能意识的落实。而对于建筑行业而言,相关施工管理单位要想实现节能施工,就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节能意识,在日常的管理中加强节能理念的渗透,积极开展节能管理。

关键词:节能意识;节能管理;建筑行业

1 当前我国建筑节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环保节能意识相对较低

尽管全球环境意识正在稳步增长,但中国目前的工程,还没有形成良好环保意识,特别是对于通常不受公众影响的施工管理方。中国的建设项目在整个管理过程中都没有强烈的绿色管理理念。参与项目一线建设的技术人员,也没有绿色工程的意识,所以绿色环保建筑的概念极大地阻碍了中国建筑项目绿色施工的发展。我们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实现绿色施工管理。

1.2 缺少相应的体质约束

中国的绿色施工管理开始时间晚,尚未建立起扎实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在当前相关的管理体系中存在某些缺陷,绿色施工管理缺乏必要的系统支持。许多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已经获得批准,严重限制了中国建设项目中绿色施工管理的发展。市场各方对绿色施工的认识仍然存在许多误解,绿色施工通常等同于文明建筑。政策,法规的实施系统由于不够健全,无法对责任方进行明确的划分,因此难以实施绿色建筑。同时,中国缺乏建立环境意识的激励机制。不乏热衷于推广绿色施工的建筑公司,但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后,在巨大的压力下只能停止,这阻碍了绿色施工的发展。

2 提高建筑节能意识的现实意义

建筑行业节能意识的提出是完全顺应人类的发展趋势的,也是积极响应国家环保理念的,更是满足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人类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带来的问题也愈渐严重,人类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少,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果不提高建筑节能意识,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实行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就是合理的进行建筑节能管理,其建筑单位的管理人员不仅要深刻落实绿色理念,更要肩负起管理的责任。我国是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类型,建筑节能管理是我国社会类型的发展要求,节能建筑的实现可以加快我国城市建设进程,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另外,建筑节能新技术的提出和发展是加强建筑节能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发展节能建筑的具体实践措施。要想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推动我国走上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就必须注重建筑行业的节能意识,牢牢树立和落实建筑节能管理措施,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发展战略,实现建筑行业的绿色健康稳定发展。

3 如何提高节能意识、加强节能管理

3.1 制定较为明确的技术应用目标

在工程建设中,相关的施工单位想要将绿色节能施工技术运行中,那么对应的绿色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目标就必须要明确,并且还要确保相关技术的适用性、应用性。也就是可以在建筑物的有效使用周期内节约和充分利用各资源,进而减少能耗。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所以确立新型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目标就要从一下两因素进行分析:第一,技术应用的意义以及价值,也就是确保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应用的有效性。第二,架构属于该技术的建设机制,提升建设效率。

3.2 优化管理机制

以健全的建筑管理机制为建筑节能的规范使用提供保障,这是确保建筑节能应用效果的重要举措。因此国家相关部门要结合建筑节能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让建筑节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有法可依,为各项节能体系的合理应用提供应用标准和应用规范。同时施工企业要以国建相关行业法规规范为依据,结合建筑节能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完善的管理制度,并成立专门的监管小组,深入施工现场对整个建筑节能进行全面监管,以此来引导朝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3.3 注重专业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的节能培训

建筑节能技术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其提供智力支撑和技术支撑,所以应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教育与培训。施工单位要创建长效学习机制,定期对相关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教育与培训。通过教育培训使他们具备较强的节能意识,提高对节能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增强对节能技术的了解与认知,同时能够结合自身岗位实际对节能技术进行创新和优化,进而更好的促进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3.4 注重“四节一保”的有效应用

3.4.1 积极开展绿色节能管理工作

加强对建筑施工设备和器具的油耗、电耗管理。油耗与电耗是一项巨大的开销,施工企业应建立相关保障制度,在日常施工作业中,做到机器不超负荷运转,不空转,及时对其保养,减少机器的损坏,会使得机器在同样的效率下能耗较低; 其次要对办公生活等临时场所进行有效管理,加强电力线路的巡检,使得节能管理的成果在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体现

3.4.2 积极开展绿色节地管理工作

绿色节地管理简而言之为节约用地,并对之科学管理,对临时场所进行优化布置,增加施工场地的利用效率。具体为对施工场所提前设计,尽可能减少占地面积,对场所的各个位置进行有效利用,防止出现废弃场地的现象,可以增加办公与员工住房的楼层,一层板房会增加土地的浪费,增加板房楼层,能够节省出土地来进行其他规划。

3.4.3 积极开展绿色节水管理工作

水资源在施工作业中起到重要作用,许多活动都需要水的参与。施工作业单位在用水时,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实行节水措施,例如实行计量收费、限量使用等,还要采用新技术降低水资源损耗,例如运用节水型器具,合理布置用水管道,在施工中采用提前喷淋等降低水资源使用,积极使用非传统水资源,采用新技术回收水资源并循环利用,增加水管线路保护,降低水资源滴漏流失,最终达到绿色节水的有效管理。

3.4.4 积极开展绿色节材管理工作

从材料的最初策划设计到施工,到最后的回收利用都需做好统筹规划,对材料的类型与用处要做到精准定位。具体而言,绿色节材管理要在质量、安全等都达到要求的前提下,采用材料消耗较少的方案,例如采用高强钢筋,减少钢筋损耗,提升结构混凝土强度,降低结构自重,采用新技术进行结构设计,达到材料损耗最低。在现场施工中,材料也可以进行最优选择,工地围挡材料可采用彩钢板,办公住宿建筑可以采用板房布置,同时减少施工材料的多次搬运,以免对其实用性产生影响。

3.4.5 积极开展绿色环保管理工作

绿色环保管理是降低施工对周围居民生活影响的重要措施。要达到绿色环保管理,就要做到对污染的全面整治,污染治理中比较突出的工作为对泥浆的治理,泥浆的大量外流与车辆轮胎携带的泥浆对周围的道路、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问题,要减少泥浆产出,定时进行清理打扫,降低泥浆对环境的破坏。其次加强扬尘处理,采用围挡、喷洒等方式,控制扬尘对空气的污染,然后做好光、噪声的污染防治工作。

4 结束语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节能意识贯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关系着施工单位能否紧跟潮流发展趋势。因此,为了可以不断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相关单位必须要注重节能意识水平的提升,强化节能管理。具体来说,既要制定较为明确的技术应用目标,又要优化管理机制;既要注重专业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的节能培训,又要注重“四节一保”的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昌, 董国伟. 建筑工程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 建材与装饰, 2019(28).

[2]康旭升. 新常态下房屋建筑施工中节能技术应用[J]. 中国住宅设施, 2019, 188(01):12-13.

[3]刘伟. 工民建筑工程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索[J]. 中国房地产业, 2019, 000(001):P.183-183.

[4]朱江. 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的应用实践探微[J]. 华东科技(综合), 2019(3):0107-0107.

[5]刘健. 建筑工程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J]. 建材发展导向, 2019(3):16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