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5
/ 2

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张力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中医院检验科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摘 要】目的:对开展贫血诊断鉴别中运用血常规检验的效果进行分析,确定血常规检验所具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在2018年5月到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存在贫血症状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贫血类型,进行分组,地中海贫血型患者为A组,缺铁性贫血患者为B组,两组人数都是49例,另外设置一对照组,组成成员为身体健康的成年人,人数也是49例。对三组成员实施血液检查工作,重点分析指标信息。结果:经过检测之后可以确定,在RBC/MCV、RB与Hb检测中,A组的检测值比B组更高,而检测RDW时,B组成员的检测值最高。B组患者在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结果符合率等方面均优于A组。结论:血液检验可以在鉴别贫血症状时发挥重要作用,可直接将检测结果设置为诊断贫血类患者的重要类型指标,以此提升贫血鉴别工作的精准度。

【关键词】贫血;鉴别诊断;血常规检验;临床应用

贫血属于临床中多见的综合征,患有贫血症状的患者的外周血系统中,在单位溶剂之下,红细胞比容、Hb浓度与RBC均比常规指标低。另外很多疾病都会有合并评贫血症状的情况,我国的贫血症状发生率高,同时患者的贫血类型比较多样化,其中缺铁性贫血占比重较大,导致患者出现这种贫血症状的因素很复杂,常见原因包括造血功能出现异常、造血系统被直接破坏以及缺少骨髓造血的原料等。在治疗前期,先对贫血患者进行诊断至关紧要,虽然开展了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与病史检查等基础检查工作,但是仍旧会出现贫血误诊的情况。为了避免延误患者的最佳时机,抑制病情恶化,应重视血常规检验工作,结合血液细胞学相关参数信息,来做出更加精准的判断。现研究诊断与鉴别贫血患者的过程中,运用血常规检验方法的情况,研究内容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某院诊治的98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组,按照贫血类型分为两组(研究A组和研究B组),另选取同期49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18~69岁,平均(32.5±5.6)岁;研究A组为地中海贫血患者,男27例,女22例,年龄19~69岁,平均(33.9±5.3)岁;研究B组为缺失性贫血患者男25例,女24例,年龄16~72岁,平均(34.6±5.7)岁。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

1.2 方法

确定贫血患者的排除以及纳入标准,对研究组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工作,所有患者均已经确诊为贫血类患者,研究组患者产生的临床症状有头晕、乏力与心悸等;对照组成员需接受体检,检查结果并无异常,受检人员与家属对实验过程完全知情,已签署了同意书。对实验对象进行排除时,首先要将存在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在研究之外,如肾、肝与心等功能障碍者,血液系统存在疾病的患者也无法参与实验,不能自主配合检验工作的患者,以及基本信息资料不完整的患者。

三组患者在进行血常规检验工作前,需要开展禁食活动,禁食时间设置为12h,在禁食的隔日早6进行统一抽血活动,在实验对象处于空腹状态时,抽取肘静脉血液2mL,给患者运用的抗凝管为统一配备,血常规检测工作坚持标准化的原则,形成真空条件,抽取血液样本之后,使用较轻的力度对试管进行摇晃,这一动作主要是为了使抗凝剂与血液样本能够充分混合,所有操作均按照相关说明书进行,采用进口原装血液分析仪,质量控制工作也落实到位,实验过程可靠性较强。

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血液检查报告结果中相关指标,其中包括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及RBC /MCV;分析研究组患者临床检验符合率、特异性、灵敏度;记录研究组患者的白细胞水平情况。

2 结果

三组受检者临床血液检查R B C指标情况:研究A组患者RBC、RDW检测值明显高于研究B组,研究B组RBC/MCV检测值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对照组Hb、MCH及MCV检测值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B组患者临床血液检查结果中显示符合率、特异性、灵敏度情况高于研究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患者白细胞检测结果显示1例处于正常值范围内,研究B组患者白细胞检测结果显示2例处于正常值范围内。

3 讨论

在临床检验工作中,血常规是既基础却又非常重要的检验项目,通过这种检验从理论层面出发,确认人体是否有贫血的情况,血常规检验系统中的各种指标可精准地对人体血液细胞学方面的变动情况加以反映。在贫血类疾病中,缺铁性贫血是最为常见的,可将其看作是小细胞的低色素型贫血。机体吸收铁元素系统出现功能障碍的状况,体内含有的铁元素偏低,Hb受到影响,数量也随之降低,红细胞系统也因此而产生非常规情况,难以通过正常的分裂活动形成新细胞。老年以及女性群体多发贫血,尤其是处于闭经期或者育龄期的女性,由于缺少特异性症状,因此识别诊断难度增高。

当前针对贫血症状的有效方法有很多,除了本文研究的血常规检验之外,还有骨髓铁染色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在常见缺铁性贫血的检测活动中发挥效用,具有很高的可信度,但是检验实践中也存在局限性问题,检查方式属于侵入式,患者对此的接受度并不好,如果在检查过程中,进行骨髓取材的操作时,位置出现差异性,检测结果将丧失精准性,相比这种方式,血常规检验可直接对贫血类型进行区分,同时检验过程快捷且不复杂,不需损耗过多的检验时间,相比其他同类检验方法,可节省检验成果,提供的检验信息更加可靠。

除了缺铁性贫血之外,地中海贫血患者也比较多,这种患者的情况与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情况不同,该类患者的血液系统中,生成珠蛋白的功能出现障碍,因此形成了贫血的情况,该贫血症既有遗传性,又有溶血性,大多数医院都无法进行基因诊断的工作,因此需要有血常规检验提供支持。

本研究中针对确诊为贫血患者的临床血液检验符合率、特异性、灵敏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检验有效情况相类似,即虽然研究B组患者临床血液检查结果中显示符合率、特异性、灵敏度情况高于研究A组,但是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说明采用血液检验针对两组贫血类型不同的诊断情况相类似,血液检验有效率与患者的贫血类型无相关性,可直接应用于临床贫血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同时临床针对研究组两亚组患者的白细胞水平情况予以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白细胞正常率分别为2.04%、4.08%,比较差异不明显,说明贫血患者病发后其血液白细胞水平会明显降低,因此在实际诊断检查过程中可通过白细胞的情况予以初步辅助判断。同时临床上想进一步确诊,地中海贫血可以检查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EFT),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等筛查,但基因检测才是地中海贫血的确诊方法。血清铁蛋白检测可为缺铁性贫血诊断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应用血液检验诊断鉴别贫血患者的临床价值较高,可提示患者的贫血发病情况,同时根据临床血液指标情况可初步诊断患者的贫血类型,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国颖. 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9(11):146-146.

[2]许健. 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27).

[3]冯忠游. 血常规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 现代养生,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