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4
/ 2

浅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谢祥 2. 王洪江

1. 210624196801297810,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2.210727198211043910,辽宁省,沈阳市,110000

摘要: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和科学的方法建立技术管理体系完善技术管理制度,卓有成效地开展技术开发创新和技术考核工作。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在常见的施工工程中技术管理是人们不容忽视的重点。只有将技术管理内入建筑企业的管理中,才能不断提高施工技能和技术管理水平,有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管理

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工作任务及作用

(一)技术管理工作的任务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及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规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以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符合技术标准,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

(二)技术管理工作的作用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技术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使员工能预见性的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2、保证施工时能按科学方法及技术规范、标准要求进行施工,并确保政党施工程序进行。3、能充分发挥施工人员的潜力及设备、材料的利用,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做好技术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

(一)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在建筑业实行总分包的体制下,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总包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工作还要涉及到各分包单位的协同配合,并且要与平行承包单位做技术上的沟通和必要衔接。因此,施工现场的技术组织管理体制从广义上讲是以工程承包合同结构所确立的管理关系,对建立起以总包为核心的总分包密切合作,总包指导分包,分包依托总包联动运行的技术工作机制。

(二)建立和实施技术管理的基本制度

1、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管理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必须根据企业制度的管理方针和目标,充分研究现有的施工条件,包括合同条件、法规条件和现场条件,编制出现切实可行的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报企业技术部门或施工技术主管部门和监理单位组织审查批准后才能具体实施。

2、图纸审查的注意事项。深化对图纸的理解,全面考虑和部署施工;审查设计图纸是否和合同相矛盾;通过审查图纸,明确工程施工条件进行施工的可能性和所需采取的措施,如果在审查过程中发现图纸有问题,必须做详细记录,做好技术联络、技术核定、设计变更通知的签证工作;检查设计存在的问题,是否符合国家技术规范,各种材料构件标记是否错误,建筑、结构、设备及装修之间有无矛盾存在等。

(三)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管理制度

在工程施工前或施工中,由于设计的原因或业主的需要及现场条件的变化等,会导致施工图的变更设计,这不仅关系到施工依据的变化,而且涉及到工程量增减的变化。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如施工人员或管理人员对施工图某些技术问题存在异议或提出改善性的建议,必须由技术负责人向设计单位提出,由设计部门出具设计变更图才能实施。关于设计图的变更,必须按规定程序处理变更问 题,一般由设计单位签证确认、监理工程师下达变更命令,企业或现场技术部门备案后执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准确按图施工,维护设计文件的严肃性。

(四)健全技术交底制度

技术交底内容包括:让施工人员了解施工合同的范围及有关技术方面的要求;让施工人员了解施工组织设计的全部内容,掌握施工部署、施工计划、施工方法及完成任务的技术手段和组织措施;使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图,建筑物的功能、特点、主要部位及特殊部位的做法要求等;新技术项目交底的目的是将该技术所涉及的材料、具体操作方法等向有关人员详细交待,必要时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督导;设计变更交底时,必须向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及时交底。健全技术交底制度的目的是让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在正式施工前对施工对象的建筑特点、设计情况、技术要求及操作注意事项有较详细的了解,以便科学施工。

(五)技术复核制度

技术复核主要内容有:定们轴线、标高、尺寸、配合比、预留洞、预埋件的材质、吊装预制结构的强度等。工作时必须根据设计文件和技术标准和规定复查,并做好记录。这项工作的目的是保证技术的准确性,避免因技术工作的疏忽造成工程质量或安全故事。

三、加强工程施工项目技术管理措施

以法治企,强化落实,明确各级人员的权、职、责,组织全体员工,特别是技术干部学习现行规范,尤其是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学习,明确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并以此来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其次,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培训、技术交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从而预见性的发现和处理问题,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一)加强工程技术资料管理

建筑安装工程技术资料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性和管理性文件,它不仅是施工过程的控制手段,也是施工过程的准确记录,要加强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

(二)加大技术投入

企业技术进步要有适宜的投入作保证。技术投入包括人力、资金、基础设施等方面。技术人力资源主要是企业应拥有相当比例的文化程度高、技术素质高、操作技能水平高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企业要为技术管理和技术开发设立专项资金,技术管理资金占企业管理费用的比例相对于各个企业有所不同,企业应按技术工作计划,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来定。技术基础设施方面,除办公设施外,应有完备的材料试验室、技术资料室,适时更新购买适宜的技术规范、标准、技术参考资料、技术管理应用软件等。

(三)注重施工后期技术管理

首先,组织各专业的技术人员核对施工与设计是否相符,是否有施工遗漏和失误。对重点设备和工段应进行重点检查。其次,要注意建筑工程的清扫和打压。管道在安装前后都要进行清扫,要焊一段清扫一段,这样可大大减少系统封闭后的清扫工作量。在现场施工中,管线中常常带有污物和施工残留物,应及时清扫,否则会对阀门、设备、仪表带来严重损害。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信息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照抄照搬,而应结合企业实际逐步完善。信息化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协调配合,是应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潜力。优化组合这些现有资源,进行业务流程的系统设计,使信息的查询有迹可寻充分发展作用。我国至今大多数业主和施工方的信息管理还相当落后,主要表现在对信息管理的理解以及信息管理的组织、方法和手段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ERP、MIS这些大型的系统虽然好,但其投入也是巨大的,实施起来比较困难。最好是立足现有资源,通过一些局部的改进而积累经验逐步完善。

四、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在工程项目实施中呈面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不仅要努力做好各项工作,还要与其它方面协调一致、相辅相成。从而使技术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彭海洋. 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6):98-99.

[2]余丰麟. 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及措施探析[J]. 建材与装饰,2018(08):183.

[3]赵连国.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建材与装饰,2018(11):39.

[4]陈礼华.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与要点分析的认识[J]. 智能城市,2018,4(02):122-123.

[5]苏翃.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16):21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