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模式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7
/ 2

自我管理模式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董雅娟

西安凤城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 陕西西安 710016

摘要:目的:分析自我管理模式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进行研究调查,其中部分患者(40例)被动接受常规护理,部分患者(40例)在主动展开自我管理,前者进行组间对照,后者进行组间观察,两组主要对比患者在护理前后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DBP)的数据;并从高血压并发症的角度出发,对比患者头痛、恶心、心悸、坠床的不良问题几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DBP)经护理后更为接近正常,护理前期两者的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DBP)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头痛、恶心、心悸、坠床的问题几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在自我管理模式下,能够结合护理人员的引导,展开自我问题检查,自我问题报告、交流,有一定的生活健康意识、高血压控制能力,有助于护理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自我管理模式干预;高血压患者;应用

引言: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从高龄逐渐的向着青年延伸,大部分患者为中老年人,也偶见青年发病,部分患者血压波动大,药物难以控制,与其治疗遏制高血压的发展,不如重视自我控制,从饮食、作息、原发病、心理层面展开自我管理,减少高血压产生的不良影响。基于药物作用,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够从根本上避开影响血压波动的条件,促使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对高血压问题引起重视,有利于血压控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33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47例确诊为继发性高血压,排除临床检查伴有蛋白尿、血尿、血肌酐升高、肾脏缩小或者两侧肾脏大小不一等严重病例,排除低血钾、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病例,取病程3个月~5年之间的患者进行调查,患者男女比例为47:33,患者的年龄为46~75岁,平均年龄为(59.63±8.25)。对比数据均进行重复验证,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的发病因素、病程与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

对患者进行高血压宣教,结合临床检查结果,简单的说明患者高血压的状况,并询问患者病史,分析患者产生高血压的诱因,要求患者戒烟戒酒、饮食清淡,鼓励患者多吃素食,日常饮食中可添加粗粮、杂粮、新鲜蔬果补充营养,减少脂肪的摄入,注意食物中的胆固醇含量。紧急浓茶、咖啡与辛辣刺激食物。提醒患者降低盐的摄入量,尽可能规律饮食,细嚼慢咽。

观察组:

对患者进行宣教之后,结合患者的情况,综合分析针对患者的护理对策,并制作自我管理手册,患者通过阅读手册或观看视频,形成自我管理意识,而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制定管理计划,针对心态的调节,与患者商定,通过写日记记录每天发生的好事情,掌握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在心理较为抑郁时,可通过培养爱好来转移注意力,如听歌、看书、阅读新闻、玩游戏、做运动等缓解不良情绪。制定体重控制计划,针对肥胖患者,计算该患者身高对应的标准体重数,结合饮食与运动,要求患者展开体重自我管理,并在护理人员的监督与敦促下,减少总热量的摄入。按照患者的作息习惯,提供患者进行运动,保持运动习惯,可每日展开不同时间段的有氧运动,女性患者可进行瑜伽、舞蹈运动,男性患者可进行太极拳、慢跑运动,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记录每天的运动次数、时间,患者则记录每天的运动感受,调节运动的强度等。可为患者提供运动操作视频,帮助患者纠正运动动作,合理的开展运动。可针对饮食问题,患者将喜欢的食物名单写下来,护理人员据此为患者制定营养计划,患者可荤素搭配、粗细搭配,保障营养的供给,同时减少脂肪的摄入。结合患者不同时期的血压值,分析患者血压控制得当期间的生活模式,延续血压控制办法,监督患者自我管理。

1.3观察指标

两组主要对比患者在护理前后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DBP)的数据;并从高血压并发症的角度出发,对比患者头痛、恶心、心悸、坠床的不良问题几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医疗数据分析采取SPSS21.0软件进行资料统计,评定资料计数检验的单位为x2,评定计量单位的检验单位为t, 平均数以x±s(mean±standard deviation)表示,以P<0.05、P>0.05评定两组对比的统计学差异性。

2.结果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DBP)的数据对比

组别

SBP

DBP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145.2±4.2

144.2±2.6

85.6±6.2

83.6±2.3

观察组

146.2±3.6

132.6±3.5

87.4±5.2

80.2±5.3

t

6.235

5.241

6.325

4.195

p

<0.05

<0.05

<0.05

<0.05

表1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几率对比

组别

n

头痛

恶心

心悸

坠床

观察组

40

0

1

2

0

对照组

40

3

2

4

2

X2

-

3.265

3.485

3.418

4.196

P

-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高血压的控制、调节、并发症预防,一定程度上与患者的生活习惯有关,临床治疗中,单靠药物难以根本上帮助患者调节血压,为帮助患者降低血压、同时获得自体抵抗力,可采取自我管理模式,护理人员协同患者制定管理计划,并监督患者的实施,分别从饮食、运动、心理健康等不同的角度展开患者自我管理安排,围绕影响患者血压的关键条件,加强自控。护理中对患者进行指导,阶段的调整管理方向,促使患者能够对自身问题形成高度认知,有自我预防与管理经验,在高血压引起头痛等不良反应时,能够自我评估,与护理人员沟通,采取药物与物理形式,缓解生理、心理不适。本次调查中,自我管理的患者均能够更好的控制血压,且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低。应在护理中提倡自我管理,结合患者自我管理干预,将护理干预渗透到生活中,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康. 自我管理模式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分析及对生活能力、生存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9):169-170.

[2] 屈雯. 自我管理模式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6):99+102.

[3] 周洁. 自我管理模式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西南军医,2019,19(06):585-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