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小儿发热家庭护理“纠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7
/ 1

为小儿发热家庭护理“纠错”

何亚莉

四川省邻水县妇幼保健院 四川 邻水县 638500

小儿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以腋窝温度为例,正常为36~37℃,超过37.4℃就是发热。小儿发热后,家长在进行家庭护理时,常常存在几个误区,不仅影响退热,还可能导致发热进一步加重。下面对此进行简单论述。

1.什么是小儿发热?

发热是身体对抗病原菌入侵的保护性反应,也是人体免疫系统工作的过程,因此短时间内轻度发热是有益的。一般情况下,发热多是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患儿伴有乏力、皮疹、食欲减退等征象。根据腋窝温度的测量结果,可将发热程度分为4个等级:一是低热,温度为37.5~38.0℃;二是中热,温度为38.1~39.0℃;三是高热,温度为39.1~40.0℃;四是超高热,温度为40℃以上。受到性别、年龄、季节变化、气温、饮食、哭闹等因素的影响,小儿的体温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家长必须正确识别发热,继而采取有效的降温处理措施。

5f2d23cc23668_html_91eb6cd0aee187b0.png

2.小儿发热的病因有哪些?

(1)短期发热。发热时间在2周以内,多是感染引起,具有自限性;或是危重疾病的早期表现。判断时,应结合病史、传染病、各个系统症状,看有无黄疸、贫血、皮疹、出血点、肝脾肿大等征象。

(2)长期发热。发热时间在2周以上,一是感染引起的,常见如呼吸感染(流感病毒、结核菌)、其他系统感染(脑膜炎、心包炎、胆管炎)、全身性感染(败血症、疟疾)、局限性感染(阑尾脓肿、骨髓炎)。二是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常见如风湿性疾病、组织坏死、体温调节中枢病变、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3)慢性低热。体温维持在37.5~38.0℃,发热时间超过4周,病因调查显示:感染因素占比40%,非感染性因素占比57%,原因不明占比3%。

3.小儿发热时的降温措施

(1)物理降温。①头部冷敷。使用湿毛巾敷在前额,间隔3-5分钟更换一次。②使用冰枕。冰块捣碎后,和冷水一起装在冰袋内,排出空气后抓紧袋口,放在小儿颈部。③温水浴。将门窗关闭后,室温维持在25~28℃,小儿脱光后进入温水盆中,水温控制在42℃左右,沐浴时间15~20分钟。当小儿皮肤微红、额头出汗时,擦干水并穿好衣服,多喝白开水。④酒精擦浴。使用浓度为25%-30%的酒精,加热至30℃,擦洗小儿的额头、颈部、上肢、下肢、腹股沟部位的大血管,轻轻摩擦皮肤至发红,能发挥散热作用,整个过程控制在20分钟以内。酒精擦浴期间,禁忌部位包括:耳廓、枕后、阴囊,容易冻伤;心前区,容易造成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腹部,容易造成腹泻;足底部,会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效果。

5f2d23cc23668_html_2febdcaf83d08264.png

(2)药物降温。一类是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代表药物是扑热息痛,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小儿。该药物可减少前列腺素PGE1的合成和释放,促使外周血管扩张、出汗,发挥出解热作用。另一类是非甾体抗炎镇痛解热药,代表药物是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小儿。该药物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挥出解热作用。

4.小儿发热家庭护理中的误区

(1)把小儿包裹严实。当小儿发热后,家长为防止小儿受到风寒,使用衣服和被褥将小儿包裹起来,不仅不利于降温,还可能引起高热惊厥。纠正方法是:只要没有冷风直吹,应减少穿衣数量,或松开领口袖口,有利于散热降温。

(2)不敢使用风扇空调。小儿发热后,即使天气炎热,家长也不敢使用风扇、空调。这是一种错误做法,人体降温离不开空气对流,如果环境温度高、通风条件差,不利于体表散热。纠正方法是:使用风扇、空调,将环境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控制在55%~65%,并适时开窗通风;注意小儿不要直接对着出风口,随着体温变化及时更换衣物。

(3)使用冷水或高浓度酒精擦洗。温水或低浓度酒精擦洗是可以的,但使用冷水或高浓度酒精,会造成血管收缩,不利于散热,还会引起发抖、畏寒、酒精中毒等症状,加重病情。纠正方法是:使用温水洗浴,严格控制水温在42℃左右,擦洗部位是大血管分布处;酒精擦洗时,浓度控制为25%-30%,并加热至30℃。

(4)一发热就用退热药。一些家长看到小儿发热后,立即使用退热药,恨不得马上就能降温。滥用退热药,由于体温降低速度快,可能引起虚脱、出汗等反应,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纠正方法:小儿发热后,首先测量腋窝温度,如果是低热可暂不处理,或采用物理降温、多喝水、减少衣物、降低环境温度等措施。定时测量体温变化,如果降温效果不佳,再使用退热药。

(5)盲目使用抗生素。引起小儿发热的因素多,除了细菌感染以外,还和其他因素有关。一些家长看到小儿发热后,盲目使用抗生素,但不知道可能会增强病原菌的耐药性,甚至损伤肝肾功能。纠正方法是:小儿发热后,家长如果不能明确病因,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根据病因确定治疗方法,合理选择药物治疗,才能提高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小儿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除了感染因素以外,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文中介绍了小儿发热的病因和降温措施,指出常见的误区:把小儿包裹严实、不敢使用风扇空调、使用冷水或高浓度酒精擦洗、一发热就用退热药、盲目使用抗生素等误区,希望为家庭护理工作提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