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例妊娠期糖耐量降低对母婴的影响分析及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5
/ 2

200例妊娠期糖耐量降低对母婴的影响分析及护理分析

罗正平

南京江北人民医院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效果及对降低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价值。方法:纳入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200例为研究对象,孕妇就诊时间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A组(100例)孕妇接受常规护理,B组(100例)孕妇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护理。分析2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结果:护理后,B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3.00%,明显低于A组(p<0.05);护理后,B组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89.28±6.13)分,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效果及对降低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妊娠期糖耐量异常;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心理压力

妊娠期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during pregnancy)是指妊娠期血糖发生异常的病症[1]。常规的情况下,孕妇对于妊娠期糖耐量异常不够重视,易增加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导致妊娠不良结局的风险性增加[2]。良好的护理措施,可发挥辅助治疗效果,帮助孕妇调控血糖,促进血糖达标。因此,我院选择200例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护理为对照,分析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效果及对降低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纳入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200例为研究对象,孕妇就诊时间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纳入标准:(1)确诊为妊娠期糖耐量异常;(2)宫内单胎妊娠;(3;)产检资料齐全;(4)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1)宫内多胎妊娠者;(2)胎儿畸形者;(3)精神病孕妇。200例孕产妇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2组。A组中,孕产妇共100名,最大年龄38岁,最小22岁,平均(29.14±3.09)岁。B组中,孕产妇共100名,最大年龄37岁,最小21岁,平均(29.19±3.11)岁。

1.2方法

A组(100例)孕妇接受常规护理,B组(100例)孕妇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1)健康教育指导。护理人员向孕妇讲解妊娠期糖耐量异常的临床表现、病因、危害性、对母婴的不利影响、治疗措施等知识,消除孕妇对于妊娠期糖耐量异常的认知误区,引导孕妇重视自身健康,积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告知孕妇定期血糖检测对于病情控制的指导意义,叮嘱孕妇定期来院检测血糖。(2)饮食指导。护理人员向孕妇发放食物营养信息表,根据孕妇的饮食喜好, 为孕妇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确保荤素搭配,营养互补,并遵循少食多餐原则。(3)运动指导。护理人员向孕妇介绍可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游泳等,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运动计划,每次运动的频率为30min/次,3次/w。

1.3 分析指标

(1)分析2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早产、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

(2)分析2组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范围为0分~95分,若得分越高,代表护理满意度越好。

1.4数据分析

采用SPSS 200.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1. 结果

    1. 分析2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

B组早产1例、胎膜早破2例、妊娠期高血压0例,妊娠并发症发生率3.00%,明显低于A组(p<0.05)。见表1。

表1 分析2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

分组

孕妇

(例)

早产

(例)

胎膜早破

(例)

妊娠期高血压

(例)

妊娠并发症发生率

(%)

A组

100

3

4

4

11

B组

100

1

2

0

3.00

X2

4.9155

P值

0.0266

2.2分析2组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

护理前,A、B组孕妇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B组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89.28±6.13)分,明显高于A组(p<0.05)。见表2。

表2 分析2组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

分组

孕妇

(例)

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

(分)

护理前

护理后

A组

100

60.54±4.29

79.47±5.02

B组

100

60.48±4.33

89.28±6.13

t值

0.0984

12.3813

P值

0.9217

0.0012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3],妊娠期糖耐量异常会对母体和子代造成不良的影响[1]。针对发生妊娠期糖耐量异常的孕妇,应通过采取糖尿病饮食,定量,定时,定餐,适当锻炼等方法,必要的情况下采用药物进行干预治疗[2],以降低高血糖不利影响,避免发生早产、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保障母婴健康安全。由于孕妇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认知水平较低,因此,有必要对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优化,以提高护理质量,满足孕妇的护理需求。

优质护理干预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方面,通过健康教育指导,提高病人对自身病情的重视[3];另一方面,通过饮食指导,防止孕妇摄入高血糖的食物, 减少不利因素影响,促使血糖平稳;其三, 通过运动指导, 孕妇对糖的利用率上升 , 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p<0.05),证明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丝瑶,魏丽丽,陈凯,王声韵,陈琼琼.连续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07):1-8.

[2]吴红艳,董金华.个体化的孕前体质量指数干预对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09):65-68.

[3]胡峥,王曼,朱昊平,胡国敏.医学营养治疗对交界性糖耐量受损孕妇孕期并发症及母婴结局的影响[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8,34(02):14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