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学数学高段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指导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3
/ 2

分析小学数学高段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指导策略

殷芳明

陕西省宝鸡高新第五小学 陕西省宝鸡市 721000

摘要:应用题是数学考试中最常见的题型,它所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它能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小学教师要强化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数学思维。学习应用题的解题步骤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小学数学高段应用题解题步骤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步骤

引言:学生们通过日常的数学学习,能掌握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在考试中,还是会有很多学生会在应用题中出现错误,出现错误的原因就是学生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没有找到最关键的条件就开始解题,导致出现了很大的错误。想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就要帮助学生学会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一、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含义

现阶段,大部分学生出现错误最多的题目类型就是应用题。学生们在解决应用题时,常常无法理解题目的含义,导致无法正确的解答题目。解题的第一步就是读题,要读懂题目的含义,知道题目问的是什么,防止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读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还需要学生通过读题了解题目中的一些重要数据,通过掌握题目的要求,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解题步骤。比如,一个圆圈的半径为20厘米,这个圆圈滚动1圈前进了多少米?滚动10圈前进了多少米?滚动100圈前进了多少米?这道题看起来非常复杂,但是通过仔细阅读题目发现,题目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圆圈滚动1圈前进了多少米?根据分析就能知道这道题最终要求出圆圈的周长,学生们在解答题目时,首先要理清题目的问题,其次是掌握题目中的重要数据,这道题中最重要的数据就是圆圈的半径,半径是20厘米,题目最终问的是前进了多少米,单位不同,则需要先换算单位,20厘米等于0.2米,换算单位后,再计算圆圈的周长。利用圆的周长公式可得,2×3.14×0.2=1.256米,则圆圈滚动1圈前进了1.256米,滚动10圈前进了12.56米,滚动100圈前进了125.6米。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课堂中讲解应用题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仔细阅读题目。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更多的材料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他们在每次解答应用题前都会先仔细的阅读题目[1]。

二、在题目中勾画出关键的信息

很多学生在阅读题目后,不找出关键的解题信息,就开始套用公式,经常会因为忽略了关键的信息,导致错误的发生。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勾画关键信息的习惯,在仔细阅读了题目后,对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和重要条件进行勾画,根据勾画的信息,分析应该运用什么公式。比如,有一个一面靠墙,另一面用栅栏围成的一个半圆形花圃,这个花圃的半径为3米,问栅栏的长为多少米?学生在解答这道题目时,首先通过阅读题目,能知道题目问的是什么,知道题目中的重要数据是半径为3米,其次要勾画出重要的信息,花圃是半圆形,则题目求的就是半圆形的周长,接下来就可以运用圆的周长来计算答案了。圆的周长为2×3.14×3=18.84米,半圆的周长为18.84÷2=9.42米,则栅栏的长为9.42米。很多教师会忽略勾画信息这一重要环节,但勾画信息对学生的解题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学生在勾画的过程中,能明确关键的信息和条件,通过分析条件运用正确的公式,得出最终的答案[2]。

三、在题目中寻找条件的关系

读题和勾画信息是一个收集信息的过程,思考则是对信息解读的过程。学生在知道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和已知条件时,要通过分析,找出这些条件中的数量关系,然后运用公式解决问题。比如,学校操场的两头是半圆中间是长方形,半圆的半径是10米,长方形的长为150米,宽为20米,则绕着操场跑一圈跑了多少米?首先,这道题目问的是操场的周长,其次,题目的关键信息是半径为10米,长为150米,通过分析条件可知,操场的周长为两个半圆的周长加长方形最长的两边,题目中的宽则是干扰信息。分析后就可以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半圆的周长为2×3.14×10=62.8米,则操场的周长为62.8+150+150=362.8米。思考是解答应用题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学生在解题时,要思考题目中的条件,通过分析条件之间的数量关系,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问题[3]。

四、注意解题的规范

教师在批改试卷和作业时,会发现很多学生会出现字迹潦草、漏写重要的解题步骤、忘记写单位等等现象。有一些学生的解题过程杂乱无章,无法看清解题的步骤,这样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解题的规范和字迹工整,解题过程要清晰明了,不能漏写重要的解题步骤,防止丢失分数。比如,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若要将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学生在解答这道题时,要注意解题步骤,不要忘记写单位。首先求出圆的周长得知铁丝的长度,2×3.14×3=18.84厘米,其次,铁丝围成正方形,正方形的四个边长相等,18.84÷4=4.71厘米,则正方形的边长为4.71厘米。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解题规范的习惯,若学生注重解题的规范,教师的批改也就会相对轻松一些。

结束语:综上所述,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解题的步骤缺一不可,学生要熟练掌握解题的步骤,通过读题、勾画、思考和规范解题,逐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新华.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探讨[A].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C].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1.

[2]刘玉.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分析[A].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C].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1.

[3]许彦秀.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能力培养例析[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