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小学生的习作火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30
/ 2

点燃小学生的习作火花

周江丽

乌鲁木齐市第 116中学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作文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而能上好作文课更是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用自己善于发现的眼睛去积累素材,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

【关键词】习作能力 激发兴趣 留心观察 写真话 强化基本功

有位作家,曾用这样的一幅对联形容写作文时的情景:

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

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

小学生对习作普遍有厌恶写、害怕写的心理倾向,还非常害怕上作文课,究其原因,关键是学生的“内存”太少,没有生活源泉。加上学生家庭教育缺乏,文化底蕴浅;导致学生习作困难。这严重妨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怎样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呢?结合教学实践,我谈几点个人见解:

一、创设情境,激发习作习趣。

达尔文先生曾说过:“就我记得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呢?首先,广泛收集阅读材料,打下习作基础,这方面,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读课内外书籍,因为课内外书籍里面有像老舍、鲁迅、巴金、冰心这样的名人名作。让学生积累这些语言大师文中的好词、好句,并让他们对这些词、句、段进行评价,说说好在那里,如何运用,如在学习了《草船借箭》后,建议学生看《三国演义》扩大阅读知识面,增加习作素材,同时拓宽学生视野。其次,引导学生多观察,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因此,这方面,老师利用电视煤体等让学生多观察,鼓励他们看新闻联播,体育世界,焦点访谈等节目,或让他们观察动物、植物等。一则培养观察兴趣,二则为习作收集素材打下了坚实基础,其三,引导学生想象。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是知识进步的源泉。”要结合课文内容,适时适地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经常读写作文,想象作文,童话作文等多种形式的练笔,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任意发挥的空间,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习作的兴趣。

二、开掘生活之源,积累学生写作的素材

常听学生抱怨:“我最怕写作文了,没什么东西可写。”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内容空洞不具体;语言单调,缺乏真情实感。那是因为学生对所写的内容没有经历过;有的虽经历过,但是没有什么感受和体验,因此写作文时,只得胡编乱造,这样,就不可能表达出真情实感。针对这样的问题,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情感。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我对此情有独钟,常常是一遇到偶发事件就不失时机的指导学生练笔。

一个初冬的早晨,纷纷扬扬地下着鹅毛大雪,当我来到教室时孩子们正望着外面的雪兴奋不已,有几个孩子挤在窗前急切地伸出小手去迎接那些飘落的雪花。这时一阵清脆的铃声响起,孩子们悻悻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等待上课,目光却不时飘向窗外。看着孩子们心不在焉地样子,我想与其强迫孩子们去上课,不如让他们痛痛快快地玩一场,上一节作文课。于是我带着欢呼雀跃的孩子们来到教室外面。他们高兴极了,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到用双手、衣服接起了雪花。“这雪花像鹅毛一样。”“这雪花是洁白无暇的。”“这雪花掉到我手里就化了。”……孩子们议论纷纷。这时一位同学仰着脖子,张着嘴巴接雪花的样子引起了其他同学的注意,孩子们又观察起他的样子……

几分钟以后,我们回到教室,孩子们仍然处于兴奋状态,他们不停地和别人交流着自己的感受。“我真是太高兴了,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雪。”“雪花化在我的手里凉凉的,舒服极了。”“想不想把刚才快乐的一幕永久地留下来?”我又顺势引导他们。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叫道“想!”“那么我们就把他写下来吧,注意写上自己的心情。”半个小时过后,一篇篇语言流畅、感情真挚的文章跃然纸上。孩子们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愉快地上了一节作文课,谁也没觉得作文难写。有的孩子因此爱上了作文课。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欲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这说明创作的冲动来自于对生活的热情。如果写之前没有对事物的认识,没有心灵的体验,就不会写出好文章来。

三、鼓励写真话,表达真情实感

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写真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每次写作文总是磨磨蹭蹭,实在被逼紧了就胡乱写三言两语或是抄一篇交差。有一回我催了很多回他也没有交上来。叫到办公室后他低着头小声说:“老师,我不会写。”“难道不会写就不用写吗?”我嘴里虽然没有说出来,但心里有着许多的不满。不过看到学生诚实的态度,我想了想对他说:“不会写,如果再不练习的话就永远都会不了。不如这样吧,你回去写一下每次写作文的感受,写完后交给我,只要感情真实就行。”半个小时过后,他交上来一小段文字。文章虽然很短,但是语句通顺,感情真实,这对他来说也是很难得的。他在文中这样写道:每次老师上作文课的时候,我就想逃掉。作文真是太难写了,我怎么想也不知道怎么下笔。老师不停地提醒我,你怎么不快写,快下课了。哎,这一节课的时间好像比一天都难过,如果我们什么时候不用写作文就好了。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表扬了他感情真实,还鼓励他说:“如果你以后有什么想写的内容,就写下来教给老师,你一定会慢慢进步的。”听惯了批评的他听了表扬的话非常激动,从那以后他常常交给我一些小文章。每次我都注意表扬他。慢慢地,他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

教师指导学生作文,还要重视批改和讲评的作用。教师在作文批改时,要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要尊重学生,尽量不改变学生原本的意愿。多鼓励学生点滴的进步和微小的成绩。教师讲评学生的作文,要抓住带有共性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评,要特别重视学生好的习作,选读几篇作为范文给学生听,让学生观摩学习,开展讨论。让学生明白好在哪里,使学生学有榜样,比有目标,充分调动学生之间比、学、赶、帮的热情,还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四、抓好学生的基本功训练

我认为,习作的基本功就是把句子写通顺,让人明白你所表达的内容。只要学生的基本功扎实了,写作技巧自然就呼之欲出。我要求学生每人每天写一篇日记,内容不限,鼓励多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写得好的给予表扬。教师注意及时批改,指出优点和不足。内容较好的让学生在班里范读,然后让其他学生给打分,评出最佳句子,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总之,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多留心观察,多启发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从细节出发,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学生的作文情感,感受作文的乐趣。多教给学生习作方法,常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文字表达出来。加强习作训练,提高作文质量,形成一定的能力,就能收到好的习作效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