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凝固文字 关注生命涌动——浅谈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9
/ 2

激活凝固文字 关注生命涌动——浅谈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蓝君红

浙江省常山县实验小学

摘要】叶澜教授说:“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所以,真正有意义的教学,应该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归依的教学,它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作业作为语文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评价学生知识掌握、能力提高、情感体验的常规环节和手段,而只把作业定位于对学生知识的反馈、评价,已不适应当前教学的要求。那么,如何创设一个弥漫着生命化、有新意,又能把知识、情感、态度贯穿于其中,从而使学生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享受受语文学习的魅力和情趣的语文作业呢?

关键词】作业 设计 魅力 生命 涌动

一、发现问题, 追根溯源

基础教育改革倡导新的课程价值观,它赋予了教学新的生命内涵,即关注学生的整体人格,又强调学生的个性差异。这是一种建立在生命发展基础之上的教学观,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得到生命意义的建构。这种教学即尊重了生命的独特性,又理解了生命的生成性,善待了生命的自主性,从而拓展了生命,提升了生命。这种价值观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是生命内涵的体验过程,是情景交融的过程,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生命情趣。

在课改的大浪潮下,我们欣喜地看到老师倡导的是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追求创生性、灵活性,教学形式也趋于多样性。老师更多地关注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的培养,放权与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实施过程中的课堂是热热闹闹的,学生的学习情趣也是兴致盎然的。但是学生一旦完全离开老师进行自主作业,学生们则是神情黯然,表现出无奈和茫然。作业过程中也是“想方设法”、“东拼西凑”,收交作业更是拖拖拉拉,缓交迟交。然而,造成此现状的原因何在?是我们的教学环节出了问题?还是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当?为了探究其原因,我就学生、家长、老师三方面进行了调查。    

(一)学生方面

我针对不做作业这一现象对班里的41位同学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30位的学生认为老师布置作业没有商量的余地,学生没有自主选择作业的权力;80%学生对作业本作业兴趣一般,60%的学生认为是作业设计缺乏创意,90%的学生认为形式过于单调,以“抄、背”为主。 (二)家长方面 同时,我运用访谈、电询等多种方式对家长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家长多认为老师布置的有必要做,但应该是针对教学内容作一定的删减,少做机械重复的抄写练习。2、基础性的作业还需强化(如:练字),因为个别学生的书写能力趋于弱化。3、老师的统一作业要适中,要考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并在相应的水平上有所提升。4、最好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让学生做选择性的作业,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有一定的差距。5、作业前是否可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主体参与作业的设计,具体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多些实践性的作业。6、不要布置网络作业,尤其是留守儿童为多数的家庭,爷爷奶奶根本没有能力帮助孩子完成作业。 (三)教师方面 针对上述学生和家长的不同问题,教师正在探索和研究最优化的作业设计,但存在一定的难度。1、学困生的作业量和要求降低后,势必造成各种能力降低,是否改变期末成绩评价标准。2、分层设计的“层”应把握好,并随时调整,更要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3、如果分层设计,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提高能力,发展智力为目标。评价的标准有很多,那确切的标准应该因人而定,以鼓励为主。4、根据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又要采取不同的批改方法,在教学时间上要处理适当,要注意采用适当的评价。5、作业既不能增加学生负担又要高质量,对老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二、探究问题,寻医问药 学生的作业好比是一顿饭菜。课前作业如“早餐”,课中作业如“中餐”,课后作业就如“晚餐”。从饮食角度讲,要餐餐讲究营养,讲究科学。 作业也一样,内容设计得“新”、“实”“活”、“宽”,就能合学生的“口味”,就能激起学生对作业的期待,对学习的热情,从而知识、能力、情感达到深层次的提高。我尝试着从课前、课后两方面设计作业。

(二)课后作业精妙绝伦 课后作业虽然学生会有更多时间来完成,但必须设计得“妙”,注意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才能使学生感到新奇,充满激情,发展学生的内在潜能,变作业练习为学习动力。 1.由浅入深,设计体现层次性。 目前的课后作业设计,绝大多数搞一刀切,全班学生做同一类型的题目,同一要求,造成优等学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往往有的学生课外时间一会儿就完成了作业,有的则落到下一课还没有完成。因此作业设计要因材施教,要为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可采取的是“自助餐”式的作业。如学了《燕子》一课,教师可设计如下课外作业: ①熟读课文,把生词抄3遍; ②说说燕子给你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③查找有关描写燕子的文章并与同学交流。 ④推荐阅读高尔基的《海燕》。   四个层次,难度由浅入深,从词到句,句到段,由段到篇,要求一步。教师让一学生自由选择任意 一、二题做做,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并在原有水平上提高加深。   2.由点到面,设计蕴含情感性。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延伸。传统的作业一般是课后让学生抄写字词、背诵课文、完成思考与练习,单调枯燥,缺乏弹性,脱离生活与学生实际。而新课程创导的是巩固知识的基础上、增加趣味性作业,使学生走出讨厌的作业心理。如学了《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后,可让学生设计一张学校的新布置图,还可以想象理想中的学校会是怎样的。学习了《巨人的花园》一文后,让学生动手收集有关世界童话的资料,办一期《童话博览》报。既丰富了学生动手能力又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三、激活文字, 涌动生命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新课程实施中的作业设计,达到优化目的不完全是老师的设计,而是学生学习的方式“优化”,学生主体意识的“优化”。作业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一段段凝固的文字,彰显出一个个涌动的生命。

课堂是老师与学生创造的,作业也是老师与学生创造的。老师与学生同是学习的生命线,既要在乎“我”,更要在乎“你”。教师要视学生为朋友,作业时,给学生以时间,以空间、以机会,作业中给学生以信心、以胆量、以热情,真正把人文关怀与生命情感融于其中,相信老师和学生一定会共同感受生命的意义是如此美丽与率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钟启全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3]《让课堂绽放美丽的生命之花》

http://www.weihaiedu.cn/oblog/u/4207/archives/2009/23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