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8
/ 2

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李 祎 想

身份证号: 21012419930111****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对土木建筑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土建工程在其中就越发显得重要,但在土木工程建筑中安全性和耐久性就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除了注意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安全管理、材料质量、地质特征等因素,所以在土木建筑项目过程中的结构设计环节就有必要进行实效的有针对性的满足这些需要,让最终建设项目成果的安全和耐久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土木建筑;安全性;耐久性

一、设计土木建筑工程结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抗震效果较差

导致建筑工程抗震效果较差的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

1)设计方案与实际不符

建筑设计公司在设计方案时如果选用一些缺乏经验的建筑设计师,其设计方案很可能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建筑物的高度很容易出现不相称的现象,从而导致建筑结构发生变形。

2)材料伪劣问题

材料质量问题关乎着建筑工程质量。在选择材料时如果选择伪劣或者质量不达标的材料将会造成建筑物的承载力不足。虽然能够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达到节约成本的目标,但是很难达到抗震的效果。例如: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减少了混凝土结构用量或采用一些不合格的钢筋材料,虽然减少了资金的过多投入,但是在设计过程中如果没有对材料引起重视,导致建筑工程项目无法抵抗大规模的地震,使得建筑主体缺乏一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抗震设计达不到规范要求

建筑结构设计安全问题最先考虑的问题就是抗震设计。如果在设计阶段不符合安全设计标准,将会使建筑工程安全质量问题愈加凸显。例如:高层建筑中,设计人员并没有对抗震设计的标准或者规范等予以考虑,使得抗震设计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抗震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很多问题被忽略。

2.土建工程使用和维护环节较差

在建筑的后期使用过程中,不良的使用方式和维修维护对于土木工程建筑的使用寿命和质量表现都有比较大的影响,外在表现就是建筑的安全和耐久方面不足。在很多人的理解里,有些非常不可思议的想法,例如,有些人认为建筑是坚不可摧的,在日常的使用中对建筑进行一些暴力的、毁坏式的操作,甚至还有些人认为建筑物和动物一样是有寿命的,不管日常怎么对它维护或者呵护,到了一定的时间都会不行,这些缺乏基础常识的理念对建筑展现出来的安全和耐久有非常大的影响。

3.安全设计监管力度不足

建筑结构安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整个施工过程开展有效的监督,才能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更加完善的方案。但是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没有建立良好的监督氛围,如:缺乏良好的安全设计监理环境或者监理人员、监理方案、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将会导致设计出的图纸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管。

4.管理机制和法规没有完善

在我国,有许多的法律法规对土木建筑工程项目有着规定和制约,但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这些法律法规没有充分的重视和落实,造成了土木建筑工程的相关管理机制和法规对施工流程的约束力度不够的现象出现。在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一般会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质材料等建筑所需的资源。这些材料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在后期,由于施工人员对建筑物的的监管不到位、维护力度不够,就出现了建筑形成结构裂缝,并且由于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造成其不能修补而复原的现象,承载性已经和建筑施工时的水平相差甚远。所以如果建筑施工出现了小问题,没有施工管理人员对其充分重视的话,可能就会造成以后的安全问题的出现。

二、强化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的策略

1.应用合理的技术规范

在制定规范时候,不要像以前一样过分要求同一,而是需要各个地方需要制定不同的规范,有的地方或区域水文、地址、风貌或者人文风俗都不一样,所以在不超过大规范的情况下,尽量制定各个地方性规范。规范中强制性条件越多,政府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多,但这些本来并不是政府的责任,所以大规范只是个蓝本,尽量编制地方性规范以适应不同地区在环境地质和经济、技术水平上的差异,并鼓励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

2.强化安全管理意识

在土建工程中安全管理意识对于不同岗位不同工种有着不一样的涵义,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就需要落实在对安全管理的认识、宣传的工作上。因此在落实安全工作中,就得从管理岗位人员和施工岗位人员入手。对于管理岗位人员,安全工作就是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监督管理土建工程现场施工,落实自身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对施工现场环境状态注重留意,对于施工过程中易发生事故的工作环节强化监督管理,也需要积极防范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强化土建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避免事故发生。对于土建工程施工人员,就是在土建工程工作过程中遵循施工安全规则,提高施工警惕性和风险意识,例如,工作期间佩戴安全帽、防护服、安全绳等,将安全规则转化到实际行动中,另外,施工人员需要对安全隐患及时通报。

3.设计科学合理的理念

首先,要具有零缺陷的设计理念。在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中,务必要有完整、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这个方案要考虑到施工可能出现的问题,应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机构,使其成为没有缺陷的设计。如果一旦有缺陷问题的出现,我们要及时的对其进行合理的解决。每一个设计理念达到零缺陷都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如果想要使施工的设计方案尽可能的达到合理、可以保障项目工程的顺利进行,就要把施工的设计方案交给施工的专业人员进行制定和审核,使其可以找出需要进行优化的项目,然后在进行设计。在方案中不仅要将耐久性和安全性体现出来,还用该将造价成本节省下来,对建材的选用都要新型的。将施工现场和设计方案二者相结合,并预测出有哪些不稳定的因素存在于施工的过程中,将解决方案讨论出来。要防御自然灾害在建设区域中发生,充分的借用阶段的稳定性来进行,进而保证工程顺利的进行。

4.严格管理土木建筑结构的质量

对土木建筑结构的质量的管理工作要格外的严格,首先,我们要调整土木建筑施工的进度,整个的施工进度要依据承包合同以及施工设计方案来进行,整个设计方案中要包括对施工进行设计和规划进度控制等的内容。其中,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经常使用的方法是对比法,施工进度的检查主要是通过第横道图计划。将其中的细节详细的制定好,并对人力、物力进行合理的分配。与此同时,还要对存在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掌握,进而严格的按照进度进行土建项目施工。其次,就是检测土建结构工程以及对整个土木建筑工程的维护。对施工进行检测时所需要的建筑构件和原材料是土建建筑控制内容中最为重要的,针对采购设备、构配件等关口相关部门必须要严格的把控。在对工程进行建造的过程中,如果使用的原材料质量不过关,自然工程的质量也一定是不过关的。要严格的控制和规定施工的始末,进货的检验要做好相关的记录。针对材料的这一方面,必须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的执行和监管。

结束语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与耐久性不是简简单单的几个要求就能够做到的,未来的建筑设计以及建筑施工中必将还会出现新的挑战,而能否做到面对挑战积极应对,及时拿出应对方案是我国未来建筑结构设计的动力所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提升建筑结构设计,保证建筑质量的同时也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是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秦世奇,曹维科,王浩屹.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6):87.

[2]张建波.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J].中华建设,2020(02):142-143.

[3]崔浩.建筑结构工程中的耐久性与安全性设计策略研究[J].居舍,2019(31):95.